史上最热的夏天来袭?青少年剧烈运动易中暑,教你几招科学预防!

早在今年四月的时候,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学者就说,受到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回归的影响,全球的平均气温会在今明两年再创新高。果不其然,从六月开始,阵阵热浪就席卷全球,我国北方更是早早就频频进入极易中暑状态。

进入到7月后,更是轮番刷新了温度最高极值。七月七日被称为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天,有学者更是声称是“十万年来最热的一天”。由此可见今年夏天可谓是史上最热,虽说已经要进入八月下旬了,却依然很热!那么这么热的天,很重要的就是预防中暑。特别是对于爱运动的青少年来说,可千万不要小看中暑哦!

一、中暑是小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最严重也可剥夺生命!

何为中暑呢?大家知道:多数人正常体温在37℃上下,运动或者是情绪激动时,体温会有所上升,但是往往这一改变并不会超过1℃;而中暑就不同了,正常的体温调定系统以及失控,导致体温超过调定点水平,被动上升到42℃以上。

这是一种病理性变化,中暑对机体有着广泛的损伤作用,会累及到很多器官系统,从而导致功能和形态的破坏,最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简单来说,当机体受到热应激后,会产生热应激反应,而后合成热应激蛋白。如果患者在高温和强辐射热的条件下,发生强烈的热应激反应,但是此时热应激蛋白不能迅速显著升高,其就会发生中暑。

当高温作用在机体上时,生物体细胞膜和线粒体就会发生损伤,一些蛋白质分子结构被迫产生改变,并且巨噬细胞的功能也会下降。

重要的是,这些变性的蛋白质不能被及时清除,就会变成变异的抗原从而导致热应激蛋白抗体的产生,使得热应激蛋白不能很好地应对热应激反应,故而患者的热耐受性变差。

浅层来说,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人体能够用以散热的机制,比如辐射、对流和传导就会逐渐减弱并且停止,此时蒸发,也就是出汗便是唯一一种散热方式。

但是在高温、高湿度和封闭的环境中,又并不利于机体蒸发散热,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随即发生中暑。

一般来说,根据患者的症状轻重,我国又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患者的症状多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和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等。

随着体温上升到38度以上,患者往往需要归类到轻症中暑,一般患者上述表现之外,常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者是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脉搏增快等。

那么进入到重症中暑的环节,又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情况可能会独立出现,或者交替出现,一般来说呈先后的趋势。

热痉挛是一种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主要是患者大量出汗导致身体内的钠元素丢失。一般这个阶段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腓肠肌等肌肉发生痉挛,并且意识清醒,体温多数时候正常。

热衰竭指的是患者不仅丢失了大量钠盐,还失去了大量体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血容量减少和水电解质紊乱。此时患者主要表现即是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随即发生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体温一般正常或者微微偏高

热射病可谓是整个中暑阶段最严重的症状,患者体温一般高达40度以上,发病初大量出汗,继而无汗

此时患者因为暴露在高温和高湿环境,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伴有皮肤灼热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代表的多系统损伤,是一种很严重的临床综合征,足以致命。

因此在发现中暑后,千万不可小觑,一定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以下这些中暑急救措施,每一个人都要掌握。

二、史上最热夏天,这些中暑急救措施你要掌握

当发现孩子中暑后,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要把患者带来引发中暑的环境,也就是使得患者脱离高温的地方,最好移动到清凉并且通风的环境。比如走廊和空调屋等,不管是哪种方法,风带来的对流效应都利于机体的散热

此时值得注意的是空调温度不能开太低,22~25°即可。因为患者中暑是太热了,此时汗腺和汗毛都处于开放状态,如果突然给予冷刺激,毛孔就会一瞬间闭塞。此时身体的温度调节机制会因为骤热和骤冷而发生失调,从而出现不适,则会加重病情。

在确定了合适的环境之后,我们要帮助患者仰卧并拨打120,并且解开衣扣和腰带,松开或者脱下衣服,方便患者进行呼吸和散热,特别是要脱掉被汗水浸湿的衣服,防止汗水堵塞毛孔。

此时也可以用力按摩患者的四肢,因为出汗后体液减少,血液变的粘稠,血运可能较慢,按摩四肢能够防止循环发生停滞,也能降低肌肉因血运不足出现抽搐的风险。

随后我们可以用清凉的毛巾擦拭或者敷住患者的面部和全身,也可以用酒精擦拭。特别是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分布有大血管的部位,可以放置冰袋,也可以在额头涂抹清凉油和风油精等。这样能够通过传导散热来降低患者体温。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要及时补充液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液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补充钠元素。一般来说,中暑最佳的补液方式就是运动型饮料、生理盐水和藿香正气水,中医上也认为绿豆能够消暑清热,所以绿豆水也是极佳的急救饮品之一。

对于意识障碍,处于重症中暑的患者来说,必须立刻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切记不能让患者步行,继续消耗体内的体液和钠元素,应该用担架使患者平卧,最好用空调车转送。

途中要给予吸氧、静脉输注5%葡萄糖盐水或者生理盐水等,运送过程中有条件的话要给予冰镇,在大血管处放置冰块,继续进行物理降温。

另外,重要的是,不管处于哪个急救阶段,我们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如体温和血压等。

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家里安空调的现象也很普遍了。但是中暑的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像现在这样的天气,其中最多见的就是高温工作的成人和烈日下不知疲倦运动的青少年。为了避免中暑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巨大伤害,预防中暑的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三、不要随意烈日下挥洒汗水,快记下这些防中暑措施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夏天一定要注意在户外玩耍和运动的时间,要避免长时间阳光的直接照射,尽可能避开上午11点到下午5点这段全天最热的时间,总之就是避免长时间高温下活动。

即便要适当运动,也要穿棉质或者麻类的衣服,这类材料制成的衣服透气性好,更利于机体排汗和散热。切记在高温下尽可能不穿化纤类的衣服,密度高,透气性差,结果就是散热性也很差,就会导致中暑的风险更高。

高温下和预防中暑的万能公式就是多喝水,不管是否进行大量的运动,在炎热的夏天都要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当在高温下活动后大量出汗,此时孩子应该喝一些温盐水一到两升水加上六到八克盐)或者运动型饮料此时不要喝酒精类的饮品或者碳酸饮料,这些饮料会使得体液丢失的更明显。

夏天日长夜短并且气温高,所以人体新陈代谢更旺盛,消耗也就越大,所以更容易感到疲劳。此时对于孩子来说,要保证充足睡眠,这样能够保证全身各系统不至于过度疲劳,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既能够恢复精力,也能防中暑。

作为家长,也要向孩子灌输科学的防中暑意识和正确的中暑后急救操作,向孩子全面讲解中暑的危害,提高他们对中暑的恐惧,这样有利于降低中暑的发生风险。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中暑是夏季常见突发疾病之一,因此了解中暑的危害、病情进展,以及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小看中暑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最严重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当然,天气越来越热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暑也是很重要的。#护苗有我2023#

参考文献

[1]任广立,朱婕,郑成中等.儿童中暑的防治方案专家共识[J/OL].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9[2023-07-26]

[2]王相森.育肥猪中暑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04)

[3]宋青,毛汉丁,刘树元.中暑的定义与分级诊断[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07)

[4]陈旭,周欣.中暑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16)

#护苗有我2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体液   机体   损伤   体温   剧烈   高温   青少年   患者   夏天   衣服   措施   发生   环境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