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是如何49岁从举人做到封疆大史的?

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著名的湘军将领、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诗人。他一生亲历了讨伐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的中国历史事件。他在49岁之前,只是一个屡试不第的举人,后来却成为了封疆大史,功勋卓著,风光无限。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寒素之家,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求知欲。他在6岁时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9岁时就开始写八股文。他参加过三次会试,但都没有中进士,因此放弃了科举之路。他转而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关注地理、军事、经济等实用之学。他曾在城南书院师从贺熙龄,在渌江书院主讲,在安化开馆授学。他的学问深厚,广受赞誉,被称为“国士”。他曾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的读书治学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他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

左宗棠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却得到了许多名臣的赏识和举荐。他先后入过陶澍、张亮基、骆秉章等人的幕府,担任幕僚和参赞。他参与了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略筹划和军事指挥,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勇气。他曾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他在幕府中出了名,连咸丰帝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并命他出来任官。1856年,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正式开始了官场生涯。

1860年,左宗棠在长沙成立了“楚军”,这是湘军的一个分支。楚军由左宗棠亲自挑选和训练,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楚军在江西首战太平军,并取得胜利。后来楚军又随曾国藩南下收复浙江,并攻克杭州。左宗棠因此功勋卓著,升任闽浙总督,并封一等恪靖伯。

1866年,左宗棠改任陕甘总督,并授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当时陕甘地区正遭受回民起义的困扰,局势十分危急。左宗棠定下“先捻后回”的方略,先与李鸿章合作平定捻军,再集中兵力镇压回民。他在陕甘期间,不仅重视军事,也重视民生。他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总局,发展工业和商业。他还修筑了兰州至新疆的马路,修建了黄河铁桥,改善了交通和水利。

1875年,左宗棠奉命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当时新疆已被叛军阿古柏割据,并得到英俄的支持。左宗棠定下“缓进急战”的方略,指挥刘锦棠、金顺等将领,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并为新疆建省开发等预作规划。左宗棠因此功高盖世,升任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一等轻车都尉,并晋二等恪靖侯。

1881年,左宗棠入京任军机大臣,次年改任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再次入京任军机大臣,并以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他重整湘军,并与李鸿章合作抵抗法国的侵略。1885年,他因病逝世于福州,谥文襄。

左宗棠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博学多才、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伟大人物。他在49岁之前,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却通过读书治学、入幕从政、组建楚军等途径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在49岁之后,更是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在平定陕甘、收复新疆、督办海防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太平天国   捻军   封疆   钦差大臣   军务   湘军   举人   晚清   新疆   功勋   总督   进士   大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