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代,除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冯子材抬棺出征,你还知道哪些呢

文:史记峰会

编辑:史记峰会

前言

在晚清朝廷没落的情形下,有这样的一群硬骨头,他们支撑着这个国家的脊梁,点燃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是生命

今天小编就盘点出其中的十位代表性人物,现在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事先声明,此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 林则徐

在纽约市中心 有着一座中国人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1839年,鸦片泛滥成灾,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调查鸦片事件。

经过一番调查,他强迫外国人交出鸦片,并将其没收,共计191792119袋。

看着堆积成山的祸害,林则徐毅然站在虎门,将这腐蚀人心的鸦片给一一销毁,而这一壮举 ,也直接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决心与意志

虎门销烟也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同时,林则徐也在战争爆发后,组织广东军民严阵以待,硬是没让英国人前进哪怕一步。

第二位 关天培

他于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听闻了林则徐的禁烟行动,表示坚决支持,同时关天培还承担起了收缴鸦片的重要任务,将两万多箱的鸦片,全部交给林则徐在虎门销毁。

1840年 面对外国人的入侵,广东地方官吏大部分主张和谈的态度,只有关天培不为所动,不愿意向侵略者低头,仍然坚决主战

同年12月初十,虎门要塞的沙角沦陷,守将陈连升等人战死,关天培带着仅剩的数百名将士 亲自坐镇虎门

1841年,英军对虎门发起了总攻,即使敌我力量悬殊颇大,但是关天培依然没有后撤半步,凭借着那数百将士,与侵略者从中午激战到了深夜,最终被英军炮弹击中,不幸牺牲,守卫虎门的400多名将士,也全部壮烈殉国

第三位 僧格林沁

1859年,在天津大沽口失守后,咸丰帝让僧格林沁去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的军防事务。

僧格林沁吸取了第一次大沽口失败的教训 ,积极筹建大沽口的军事防御 ,征兵备战。

英法新任军官不听中国军队的劝阻和警告, 带领舰队闯入大沽口 ,这让在场的官兵们都愤懑不已。

僧格林沁直接下令开战, 击毁了英国战舰三艘, 使英军死伤464人, 英国海军司令何伯重伤 ,僵持了630天后 ,英法联军正式撤兵。

迎来了自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 ,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第四位 左宗棠

1865年, 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 ,打着护送分裂分子后裔的借口,途经新疆之际入侵了喀什 ,英国趁机与阿古柏签订条约 ,将占据的新疆领土划分 ,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了伊犁。

清朝廷对新疆局势分析一番后 ,决定将新疆收回来。

一番准备之下 ,于1876年4月, 左宗棠在肃州誓师,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便将北疆收复。

次年9 月将南疆收回 ,对于沙俄占领伊犁 ,左宗棠采取了缓解的方式。

在南疆局势稳定后一举收复伊犁, 使得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重新划入中国领土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

第五位 聂士成

清廷丧权辱国之时 ,有这么一位将领 ,在清军甲午战争惨败的时候 ,打得日军节节败退

八国联军入侵时, 他带领北洋士兵保卫帝都 ,给八国联军狠狠的来了这么一记重拳。

他就是晚清最后的名将——聂士成。

1894年 ,在摩天岭面对日军大举入侵时, 聂士成没有选择放弃摩天岭, 而是提前在摩天岭做好准备, 借助摩天岭那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 ,他硬是打退日军的十几次进攻。

他一改往日清军作战风格, 趁着夜色, 在日军休息之际对其发动了反攻

只见聂士成带领着清军冲向敌营 ,对着熟睡的日军展开了复仇。

那一夜 ,枪声响彻云霄 ,一点点稀疏的火光, 在那黑夜里也是无比的耀眼 ,他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聂士成一众犹如一柄钢刀, 狠狠的插入了日军的心脏之中, 这便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摩天岭狙击战

第六位 刘铭传

刘铭传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将领 ,也是台湾省的首任巡抚。

1883年, 中法战争爆发 ,清政府任命他为台湾事务大臣。

次年8月 ,法军舰队占领了基隆港 ,对港内设施和炮台进行了破坏。

刘铭传带领守军, 与法军激战数小时后 ,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这也是宣布了他们侵犯基隆的首战是失败的。

法军见基隆不好攻克, 便转战淡水, 淡水守军兵力薄弱, 便向刘铭传求救,刘铭传前往了淡水 ,抓住法军不善丛林作战的劣势 ,与他们短兵相接 ,使得法军死伤惨重, 落荒而逃。

自此 ,法国舰队只能对淡水河口实施封锁 ,却不敢再次发起进攻。

第七位 刘永福

他是晚清时期最具传奇,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清军将领, 因为他的出身来自于反贼流寇 ,是反清复明的铁杆,在境外厮杀拼搏。

但是清廷被法军入侵时, 刘永福却没有去当叛国贼, 而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放下了仇恨 ,接受清廷的邀请

曾国荃刘铭传分别在浙东和台湾对抗法军并将其击溃, 实现当时亚洲最强陆军欧洲最强陆军的巅峰对决,而这一战的胜利也使得清廷站直了腰杆。

1895年 ,清政府与日军签署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 ,刘永福不愿放弃台湾 ,他亲自坐阵台南 ,在并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 ,硬是与日军対持五个月之久 ,在最后的抗日堡垒-台南沦陷之后 ,他无奈的返回大陆。

刘永福从一个流亡者、 造反者 ,演变成了一名为了民族大业奉献一生的爱国将领。

第八位 邓世昌

“全速前进,撞沉吉野” 这是邓世昌下达的最后一道军令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邓世昌率领着他的致远舰与日军在黄海大东沟对抗, 虽然日军炮火的猛烈 ,但邓世昌硬是没后退半步, 就是要你打我一枪, 我还你一炮。

接连进攻下 ,日军的舰队大多数被损伤, 邓世昌的致远舰更是损失惨重, 开始慢慢倾斜, 船上的炮弹也打光了。


看 着逐渐逼近的日军战舰 ,邓世昌对着部下嘶吼到 “全速前进,撞沉吉野 ”伴随着最后一道命令的下达, 致远舰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刃, 狠狠的刺向日军的心脏。


邓世昌等一众壮士壮烈殉国, 一同抗敌的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 自裁殉国, 甲午战争也以大清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在创作的时候 ,心里很是压抑, 看着这眼前的一幕幕场景 ,让小编感觉到, 他们当时是多么的愤怒与无力


船上士兵的仰天咆哮


刘步蟾那恨出血的眼睛


还有邓世昌喷着怒火的双瞳, 都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正是有着他们的支撑, 才让我们明白 只有不屈 民族才有延续的希望

第九位 左宝贵

左宝贵是第一位在甲午战争中血战沙场壮烈牺牲的清军高级将领

1894年7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朝鲜告急, 左宝贵率兵援朝, 驻扎平壤

同年9月, 日军包围平壤, 驻守将领叶志超卫汝贵等人 ,主张弃守平壤 ,这让左宝贵很是愤怒, 表示自己是不可能放弃的 ,这平壤就是自己的墓冢

随后战争爆发, 左宝贵站在战场最前沿与士兵一同抗战 ,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

就在他指挥军队作战时, 被日军的一颗炮弹击中 ,尸骨无存 ,壮烈牺牲, 清军将士只寻得他一领血衣与一只朝靴 ,将其从平壤护送到淮安安葬。

第十位 冯子材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70岁高龄的冯子材受命到广西关外主持战事, 他直接抬棺出征 ,誓为将法军赶出中国。

冯子材抵达镇南关后, 开始修建军事防御工事。

1885年3月 ,法军在将领尼格里的指挥下, 对关前隘发起攻击, 等待已久的清军在冯子材的指挥下, 与法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等到法军进去包围圈时 ,冯子材身先士卒, 领着两个儿子大刀队, 冲向了法军士众, 在各路大军的密切配合下,经历了三天三夜的厮杀 。

最终也是获得了全面胜利,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中取得的一次胜利。

这些先辈用他们的行动, 甚至生命告诉我们,国之领土,不容侵犯

虽然我们今天拥有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是国仇家恨,千万不能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虎门   晚清   平壤   伊犁   僧格林沁   清廷   新疆   日军   鸦片   将领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