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医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称“胡说八道”,如今全应验

你一定难以想象,医生和小说家能联系在一起。你也一定不敢相信,一个医生竟然写出了一百余部小说。

他就是陆士谔。因为行医的收入实在太少,不足以养家糊口,他为了生存,拿起笔杆写小说,竟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写的小说实在荒诞,以至于文坛领袖鲁迅先生对他口诛笔伐。谁曾想,他小说中的设想竟在百年后一一应验!

沪上名医

随着列强的入侵,以及自身朝纲败坏,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通过科举入仕已不再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想掌握一门技术来谋生。一时之间,学医之风盛行。鲁迅,孙中山也都是学医出身。

陆士谔出生于1878年,17岁时,也就是甲午战争这一年,他师从晚清名医唐纯斋学习中医。

十年之后,他医术大成,在上海行医。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对历史进程影响最深的是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投笔从戎,开始了革命生涯。而陆士谔也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他生涯的节点,似乎也与中国历史变革的节点相吻合。

行医二十年后,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这一年,他因为治好了一位富商的顽疾而闻名上海,被誉为沪上十大名医!

无奈从文

在晚清时的中国,行医的收入是很微薄的。再加上上海早早的对外开放,西医流入中国抢占市场,中医就更加难以生存了。

陆士谔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晚上下了班之后,兼职写小说来赚取稿费。于是,写作成了他的第二职业。

他目睹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目睹了洋人在上海趾高气昂,欺压中国老百姓。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呢?

像他这样的老百姓又何尝不想过上安稳和平的日子呢?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陷入幻想,幻想将来会有美好的生活。

现实是残酷的,美好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他把自己幻想到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写出来的小说竟无比荒诞!

上海梦境

1910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一年。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问世。虽然只有短短2万字,却预言了百年之后繁荣的中国。

小说的主人公描述了自己的一个奇幻的梦。在梦里,一切侵略者都被赶跑,中国人民彻底站立起来了!

上海的法租界,英租界都被撤销。洋人再也不敢在中国人面前吹胡子瞪眼。相反,中国成了别的国家学习的对象。

中国的教育,科学技术都要领先于世界。欧美国家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也成了世界通用语言,中文书籍畅销全世界。

上海修建了神奇的地铁,以及横跨黄浦江的大桥,甚至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万国博览会”

中国的军事力量也一改甲午海战时的不堪一击。各种军舰,巡洋舰在广阔的大海里演习。

鲁迅批判

陆士谔的《新中国》一经问世,就成为畅销书。然而书中荒诞的描写,却招致了鲁迅先生的不满。

鲁迅是民国时期最受人景仰的文豪。他的作品都是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他以笔为武器,对反动派,侵略者发起猛烈的进攻。

鲁迅一生也极好批判别人。受他批评的人太多了,郭沫若,林语堂,梁实秋等不计其数,陆士谔也是其中的一位。

鲁迅认为陆士谔的《新中国》内容太过荒谬,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目前的现状没有任何益处。

鲁迅是一位极其讲究务实的作家,他的批判不无道理。确实,空谈误国,空想误国。

然而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谁又不会在睡梦中,幻想摆脱困境呢?

预言成真

陆士谔在书中预言百年后的上海会举办万国博览会。想不到,一百年后的上海,真的举办了世博会。

预言真的实现了。当然了,他书中所指的万国博览会,并非是今日的世博会。那是预言,也是幻想。

他书中所寄托的,是一个处在压迫下的中国人,对摆脱压迫,驱除外敌的渴望,以及对祖国富强民主的渴望。

结语

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陆士谔书中所写,其实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掌握自己国家命运,消灭外来侵略者的决心。

祖国终会强大,它只是处在黎明前的黑暗。陆士谔一定也相信,凭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中国定能打败外敌,成为世界强国!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你觉得陆士谔的书,到底是荒诞呢,还是真的有理有据的预言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鲁迅   名医   中国   万国   晚清   侵略者   荒诞   胡说   新中国   上海   大胆   幻想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