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作家“当年明月”的消失,是文化圈的“悲哀”,有几个知道


在广东佛山的一个普通家庭,2006年3月份,一名年轻人从湖北宜昌而来,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段他自己也难以预料的旅程。在屏幕上,他敲下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六个字,伴随着自嘲的笑意。他心生一计,将这不是小说也不是史书的文字,暂且定名为《明札记》。从那一刻起,他踏上了撰写三百多年明朝历史的征程,充满了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将这篇巨作写完。


“当年明月”,这个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仿佛一夜之间,风头无人能及,红遍了整个文坛。

然而,成名之后,这位年轻人的态度却让人感到意外。面对媒体的询问和关注,他如是说道:“别提我,我不会一直红下去,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粒沙子,功利名声是假的,只有真实地活着才是真的。”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轰动,以至于连商界的大佬柳传志都在央视节目中赞叹不已,将他比作“自来水”,推荐他的作品。


他的故事,要从1979年的一个秋天开始说起……

在湖北宜昌的一个普通家庭,1979年,一个胖胖的婴儿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石悦。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家庭朴素,生活简单。

然而,童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改变了石悦的一生。1984年,他的父亲带着他走进了新华书店,那里摆放着一套精美的《上下五千年》。对于一个当时只有5岁的孩子来说,他对“历史”这个词并没有太多概念,但他对那套书的封面产生了兴趣。他的父亲看在眼里,花了5元3角钱买下了那套书,从此,《上下五千年》成为了他的“枕边书”,伴随着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20岁时,石悦考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虽然他本可以选择更与自己兴趣相符的历史专业,但他听从了父亲的意愿,报考了法律专业。然而,在校园里,他放不下自己的热爱,法律专业的学习并没有阻碍他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书籍。他成了法律专业床头的“闲书”收藏家,物理、历史、文学,无所不包。每天晚上,当同学们已经回到宿舍,他还在自习室里坚持阅读,直至深夜。


当初,他的叙述方式充满了幽默

与诙谐,很快吸引了大批网友的注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种种争议。有人怀疑他的点击率是虚构的,认为写如此枯燥的历史内容,不应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面对质疑,他感到无奈,转移了创作阵地,将文字从论坛转移到了自己的博客上。而这一步,却让更多的读者投入了他的阅读世界。

2006年9月,《明朝那些事儿》终于出版,红遍了大江南北。短短一年,他就以227万元的版税成为“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2名。2009年,全书完结,他以1000万元版税荣登“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4名,总版税超过4000万。这位年轻人凭借历史的笔触,从一名普通公务员一跃成为了文坛的耀眼明星。


他笑着回应:“我爸爸曾经告诫我,无论你出多大的名,受多大的欢迎,都一定要牢记,务必要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记者进一步询问他是否希望被称为畅销书作家,还是历史爱好者,他却表示:“别提我就好,我不会一直红下去,真正活在这个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当大家期望他继续创作,写下唐朝、宋朝、元朝的历史之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出,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多年后,2013年,他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被任命为隆化县副县长。在他的下属眼中,他是一个平易近人、有头脑、与人为善的领导;而在村民们心中,他是一个“脑袋灵活、平易近人”的县领导。


经历过光芒和风景的他,选择了将自己的光环藏起,远离了文化圈的热闹。江湖已无“当年明月”,留下的却是无数故事。如今,或许再也不会有下一个“当年明月”出现在这个历史的大舞台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句话,或许正是他人生的写照。这位年轻人从儿时的好奇,走过青年时的探索,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他的故事,像是一曲婉转的乐章,让我们看到了奋斗和坚持的力量。


在时光的洪流中,他站在了最好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网络造就了名人,让才华得以快速闪耀。然而,如今的时代已不再是当初,要再出现一个如他般的“当年明月”,谈何容易?

故事结束在这里,当年明月的故事,就如同他的笔下历史一般,绵延而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隆化县   明月   明朝   当年   文化圈   套书   版税   平易近人   大江南北   文坛   悲哀   父亲   年轻人   作家   法律   故事   历史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