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往事(293)探访苏州名宦祠-白居易和林则徐背后的神秘人物

说完了车营,咱们再接着来说说袁可立。


对于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说,袁可立和张居正一样,一生之中有着数不清的目标,比如扶正大明王朝、中兴朝廷政治、加强军事建设、收复国家失地、整顿腐败之风,不过这些术语,多少有些官方了,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无非就是“奉献自己,建设祖国。”


不过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讲,这个理想并不太现实,所以咱们谈点实际的,对于那时的袁可立而言,最首要的,只有两个目标必须完成。


一、保证孙承宗的前线补给。


二、收复海对岸(登莱对岸)的旅顺。


首先完成第一个目标的前提,就是必须要保障登莱的经济回暖,当然也不单单是经济,因为现在的登莱属于是一个很乱的地方,它的政治、它的治安、它的秩序,甚至是连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比如百姓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达不到,所以袁可立如果不把登莱先治理好,那就更别谈可以保障前线的补给了。


我很喜欢一句话:“衡量一座城市的高低水平,并不只在于建了多少高楼大厦,而是更应该注重弱势群体有多大程度的尊严,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障。”


那么现在咱们来看看,袁可立究竟是如何治理登莱的。


历史上对此的记载很简洁——“拓地筑城,招集并安置大量流民,开创新政,巩固并稳定治安秩序,整肃军纪,操练水师,打造战舰,屯兵各岛间,沿海增置炮台,步步向前推进海上防御。”


其中这记载的前半段,是关于政治方面,而后半段,自然就是关于军事方面,总得来说,袁可立涉及得很全面,但就光是这么看,咱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搞得好不好,所以废话不多说,接下来,咱们马上来看看成果。


“袁可立抚登期间,市农工商安居乐业,小海沿岸水榭遍布,歌乐之声,通宵达旦,在袁可立的治下,一时出现了‘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的繁荣整饬(整齐有序)景象。”


“在军事成就上,袁可立形成了‘百里棋布,鼎足传烽’的犄角之势,使登莱武备大为增强,成为辽东前线的海岛基地,确保了明朝沿海疆域一带的平安,并大大牵制削弱了后金对明山海关一带的战斗力,使具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就地蜷缩无以西窥。”


而下面,还有一条总结:“袁可立抚登三载,坐临登莱,开创东江,厉兵秣马,练兵用戚继光水军先习陆战之法,积有战船四千艘,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师陆战军队,与枢辅(指古代中央掌军权的大臣)孙承宗,津抚(即天津巡抚)李邦华、毕自严,总兵毛文龙、沈有容等戮力(协力)策应,一方豪杰皆在老公祖(老公祖,指对地方长官的称呼,即对袁可立的称呼)幕下,士气自倍,人心自归。”


最后,是各类史书上对袁可立的崇高评价。


明代登州府,现为蓬莱区,蓬莱区内,又设有一处名宦祠。


有明一代,山东共计有十四任登莱巡抚,但只有一任登莱巡抚被列入了登州名宦祠,此人即便是袁可立,很简单,因为他是十四任登莱巡抚中,最有作为的那一个,登莱地区从明初到明末,甚至是到了清末,也仅仅只有袁可立任职(巡抚)期间辉煌过,史称“登州水城的兵戎最盛时期”。


说到这个登州水城,也是大有来头的,登州水城,又称蓬莱水城,至今还完整保留着,也是现如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代军港,当年就是在这个军港,袁可立达成了兵戎最盛的成就,对于这个成就,史文还有着一个更具体的描述:“划城一面,出纳战舰,黄龙青雀,首尾相接,万橹千帆,簇簇其中。”


朋友们唯一不太清楚的,应该是其中的“黄龙青雀”四字。


“黄龙青雀”,又称“黄龙青雀之舳”,出自于典故《淮南子》,此乃春秋战国时期,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所撰著的一本古书,而“黄龙青雀之舳”的意思,简单理解,就是指天子坐的大船,既然是天子坐的大船,那必定是气势磅礴、风光无限,据此参考,咱们也足以知道,袁可立打造出来的战舰有多么雄伟壮观了。


其次,明代苏州府,同样设有一所名宦祠,但这所祠堂内的人物可就不得了了,这里面都是些大人物中的大人物,比如最早的,唐朝时期的狄仁杰、白居易,后来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司马光,于谦的偶像文天祥,再到后来明朝时期的海瑞,清朝末年,虎门销烟的主角林则徐。


这些人物,哪怕你没读过两本历史书,也多多少少听闻过他们的名字,但此时此刻我要说的,是在这些名字的中间,还有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物,就事实来说,袁可立确实不见经传、寂寂无闻,不被大众曾听闻,但最特殊的点就在于这里了,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人,竟然被排列进了一群有着诺大声名的人物之中,光是这个点,我想就已经是一个最强有力的证明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单独把袁可立拎出来写上这么几篇,袁可立的人生经历,他的闪光点,他所被历史淹没的一切事迹(被清朝封杀),在这里,我想让它们重现光明。


而下面,我要讲述的,同样是一个被历史深埋的故事。在历史上,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宁远之战,也知道努尔哈赤生平唯一的一次败仗,是败给了袁崇焕,但这里我要说的是,这事可不止于此(这事可不一定),努尔哈赤这一生中,有三个令他很头疼的对手,袁崇焕是其一,首当其冲,孙承宗为其二,令努尔哈赤咬牙切齿,望而不得山海关(无法接近山海关),而其三号人物,就必定是袁可立了。


或许大家有所不知,袁可立曾大败过七次努尔哈赤,打得努尔哈赤血脉喷张,连夜嚷嚷着要把袁可立逐出清朝实录,换句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即使我明面上打不过你,那我也要在历史文献上抹掉你的功绩,让后人记不住你,让你沦为无名之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那我也是成功了!


而只有那些真正败倒在我(努尔哈赤以及满清统治者)手上的人,我才会将其写入史录,来赞美我的功勋。


所以说,岳飞被雍正皇帝移出武庙,消沉了百年之久,同理,袁可立也被乾隆皇帝下了封杀令,消沉了几百余年,但因为种种因素,岳飞到了现代,渐渐重现在了人们眼中,但反观袁可立,就没那么幸运了,至今为止,知道他的人,依旧是寥寥无几,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要写袁可立,越是被历史所淹没的有功之臣,就越应该值得被大家熟悉。


总结:袁可立治理好了登莱地区,并被列入了登州和苏州的名宦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明朝   努尔哈赤   山海关   水城   兵戎   蓬莱   人物   巡抚   苏州   战舰   明代   往事   神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