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任都督尹昌衡退出军政后,他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


笔者多年前曾与尹昌衡的孙子见过一面,也阅读过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对他也算略有一些了解。

尹昌衡是四川彭州人(前些年,彭州还为他重修了故居),因身材高大,人称尹长子。我见过一张旧照片,是他和罗纶的合影,看上去他明显比罗高出一大截。在四川人中,算是罕见的大个子。

尹昌衡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当过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等职。辛亥革命之际,四川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他出任军事部长。随即,成都发生兵变,军政府都督蒲殿俊和副督朱庆澜下台出逃,已交出军权的前清四川总督赵尔丰站出来维持秩序,尹昌衡随即率部将赵尔丰逮捕并处死于今天的天府广场附近。

1912年,成都和重庆两地军政府合并,组建新的四川都督府,尹昌衡出任都督,所以人称尹大都督。其后,他率军入康,平定藏区叛乱,改任川边经略使。及其后,袁世凯将其诱入京中,以莫须有罪名处9年徒刑。袁世凯死后,1916年,尹出狱后回川,但从此赋闲,再未踏上政治舞台。

尹昌衡赋闲时,以诗酒著述自娱,乐此不疲,刊印有诗文集多种,后人结集为《尹昌衡集》出版。尹曾撰有一联,写他心仪已久的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是为:“爱酒、爱花、爱书、爱国、爱苍生,名士皮毛,英雄肝胆;至明、至潔、至大、至刚、至诚慤,圣贤学问,仙佛心肠。”

1949后,尹昌衡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属于挂名的闲职,四年后去世。


我们以此不难看出,尹昌衡先生的历史功绩和地位,国人已将把他永远刻画在历史的丰碑一一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说实话,作为当今的官媒对近代历史人物如此高的评价,本人好象还是第一次看到。


而当年尹昌衡先生留下的一首诗却是一一一狱中偶感:

“柏台风暖气如春,博得清闲养太均。地诵棘垣留楚客,天教名将作诗人”。

可见当时昌衡先生对时局的悲愤.委屈和无奈望着他那栩栩如生挥刀策马的雕像,仿佛又回到了一百年前战马嘶鸣的战争场面……。

他,为了祖国的疆土不被外敌分裂,也不计较个人得失,带领数万人马兵分两路前往康藏平乱,并沿途一路高歌猛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把当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公使,毫不客气地“请”到谈判桌前,签下永不干涉西藏事务之约,以确保祖国领土完整。


遗憾的是,当他带兵平乱凯旋而归的时候,却成了袁世凯想称“帝”的最大一块心病,并用召见的名义把他与云南的蔡锷将军一道,骗到北京软囚,并用莫须有的罪名说他贪污三万元军饷判刑九年。

当时的举国上下,都知道尹.蔡二将军是被冤枉的,是老袁明知两位将军的忠烈禀性是其称帝的绊脚石,只有先囚住这两只“猛虎”才能放心登上“皇位”。

谁知蔡锷将军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逃离了京城……。


而尹昌衡先生也有很多志士想帮他脱离牢狱,但却被他一一谢绝。

他说:本人为官以来一身清正,如果此时不明不白逃离京城,老袁不正好说我畏罪潜逃,到时我何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因此,他把囚禁之室当成读书作赋的地方,并挥笔留下那首悲愤的“狱中偶感”。

望着将军诗人留下的诗句,仿佛看到他那带着微笑的表情中,两眼却充满了泪水。

我们也可以从此时此境中,既看到他的良好心态和刚毅的品德,更看到他对未来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可是天道轮回,老袁才过了八十三天“皇帝”瘾就呜呼了,新总统黎元洪虽然一上任立马给尹昌衡平反并释放回川。

但此时的他,早已厌倦了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放弃了一身治国安邦的才华退隐江湖。

所以 ,才有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军阀中原大战中,众军阀大佬们一致推举他出来主政全国首脑的良机……。


昌衡先生虽然在官场中操执不到二十年时间,但他对推翻满清的统治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所作出的贡献,已永远刻画在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都督   彭州   军政府   京城   后半生   莫须有   军政   军阀   狱中   成都   悲愤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