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时期布衣将相格局的最终确立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在他临朝问事的前9年之中,相国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实掌秦国大权。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前237年,除掉权臣吕不韦,嬴政开始独揽大政。此后秦政府中的布衣将相,可谓人才济济。以下六位最具代表性:

  1.李斯

  李斯在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前237年,嬴政下逐客令时,李斯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嬴政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统一全国后,李斯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2.王翦

  王翦自幼习兵略,为将持重,老谋深算。 前236年,率兵攻赵,攻克九城;前228年,再次率兵攻打赵国,赵王投降。前226年,率兵攻下燕国都城,燕王逃往辽东郡。前223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击败楚将项燕,攻克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次年,平定楚国江南地区,楚国亡。王翦善于用兵,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为秦国的统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力量,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作为对实现中国统一有贡献的历史人物而名传于后世。

  3.王贲

  王贲系王翦之子。前226年,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在秦国实现统一后,王翦、王贲父子激流勇退,荣归故里,不再参与朝政。

  4..蒙恬、蒙毅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威震匈奴。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毅系蒙恬之弟。兄弟俩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5.尉缭

  尉缭自始至终参加了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对秦国制定军事路线和军事战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适应新兴封建阶级政权变法图强、兼并统一的需要,在军事思想上继承前人又有深化。认为战争性质有“义”与“不义”之分,主张“挟义而战”,诛暴乱,禁不义,攻取一国一地后,保持社会安定;注重正确决策,灵活运用谋略,以争取主动;强调“制必先定”、明常决罚。尉缭著《尉缭子》为“武经七书”之一,其军事理论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商鞅变法(前359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的138年间除了在个别时期曾有过宗室贵族魏冉等人的专权外,国家政权中的卿相,将帅,大都是受过教育的智能之士,而且多数不是秦国人,都是出身低贱的布衣之士。战国中后期,由于秦国实行了以客卿为将相的政策,来自关东六国的智能之士在秦国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负和才能的政治舞台。秦孝公以后秦国政权中的布衣将相格局,逐步地得到了确立,在秦始皇嬴政时期得到最终的确立。有这样一大批布衣将相连续地推行新法,秦国日益国富兵强,最终统一六国,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江南地区   布衣   秦国   楚国   辽东   客卿   齐国   朝政   政权   格局   时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