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灭亡时有1100万领土,明朝仅有350万,清朝疆域方面贡献巨大?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在退位诏书上加上了一句话:“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标志着民国正式继承了清朝11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也确立了我国继承满、蒙、回、藏等各族版图的法理。

清朝灭亡之时版图有1100万平方公里,而明朝灭亡时只有350万。从这一点看来清朝对我国版图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却不能说清朝的贡献就一定比明朝大。

比如说,你吃了3个包子吃饱了,但是功劳并不都是第三个包子的,没有前两个包子打底,直接吃第三个包子也吃不饱是吧。版图的扩张也是一样,除了打下来的,还有继承而来的。


秦朝时期,秦始皇北筑长城,南征百越,基本确定了长城以内的版图,此后历朝历代都以此为基本盘。

两汉时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开始将如今新疆一带纳入版图。虽然后来失去了,但是却给后继的王朝将西域纳入版图留下了历史依据。

盛唐时期,辽东以外的东北地区开始逐渐受到中原王朝的治理。蒙古高原也被短暂地纳入了版图。


蒙元时期,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不过由于版图太大,很多地方没有继承的法理,都是暂时的征服。法理这种东西有时候有些玄幻,既要看过往的历史,还要看当地居民的认可程度,百姓是否归心。元朝打下大大的疆土,可是在本地人看来就是侵略者,于是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其主要治理的地方还是我国传统的势力范围。

元朝的突破性进展就是将西藏纳入了长久治理的版图。或许这就是我们可以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原因,而不能说多瑙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因为成吉思汗曾经打到过那里……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法理,全盛时期也将西藏和东北纳入版图,不过由于中原农耕民族的局限性,没能占领大漠和西域,始终在和元朝的后裔打拉锯战。值得一提的是,安南国(现在的越南)历史上也被我国长时间地纳入过版图,但是由于当地百姓不归心,最终还是脱离而去。而明朝的云贵川一带也有这种问题,不过随着汉民的大量移民而暂时稳定了下来。所以说法理这种东西除了要有历史依据,也是时势权衡的结果。


到了清朝,你会发现清朝几乎每一寸的土地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将其收入版图的理由。都能说上一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再加上满蒙联盟,天然就带着农耕民族搞不定的大漠草原入关。于是在武力能解决的情况下,具有历史渊源的地方都可以被纳入版图,事实上清朝也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不过清朝却没有跳出这个格局之外,还是始终限制在传统的势力范围之内。比如中南半岛,比如西域的更西边,这些土地清朝没有再去征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秦朝首次开拓百越,汉朝首次都护西域,唐朝首次治理东北和大漠,元朝首次占据西藏,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打出了“历史革延”。


清朝最大的贡献其实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实行“改土归流”,较好地消化了这些具有“历史革延”的领土。

即便是这样,到了清朝末年,清朝领土依旧是被鲸吞蚕食,这是任何一个末代王朝都不可避免的。若不是左宗棠收复新疆,赵尔丰西藏平叛,曾国藩扼杀太平天国,李鸿章上下裱糊。那么清朝灭亡的时候还有多少领土还很难说!那么而这些人之中,可有一个八旗子弟?

清朝是满蒙的江山,但也是汉人的江山,这一朝代对我国的版图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不必带有偏见。但我国有现在的版图也不是全靠清之一朝,它只是你吃饱的时候吃的最后一个“包子”而已。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所谓明朝仅有350万疆域,显然是将后金以及后金背后广大东北区域全部刨除,如果这样算的话,那清末多个省份通电全国宣告独立,是不是也应该将这些省份刨除呢?


一直以来,对于清朝在灭亡后,其在领土疆域上所做的“贡献”大小争议很大,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清朝留下了远大于明朝的疆域面积,显然是贡献极大的,确实,清朝灭亡时,当时的疆域达到了1107万平方公里之多,要和明朝灭亡时,仅剩三百多万来对比,清朝完胜。

但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和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是,明朝350万平方公里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而清朝所谓的1100万,又都包括哪些区域呢?

按照支持清朝贡献大这种说法的计算,明朝的350万,显然是将后金以及后金背后的女真各部所占据的区域全部刨除,甚至将归化城顺义王一系的蒙古各部所在的区域也一并给刨除掉。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明朝的两百多年历史中,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明朝一直没有放弃,并且在诸多文献中,明朝也一直在行使宗主权,接受朝贡,发放官职等这些都是有明文记载的,既然大明是宗主国,那这些依附在大明周围的部落所在地,是不是也应该算为大明的疆域?

要知道,努尔哈赤在叛变之前,可是大明朝的官员,你不能因为他叛变,就将他所在的区域给开除出大明,如果不算的话,那清朝末期,国内多个省份通告独立,是不是也应该从清朝的疆域中扣除?这样一来,他满清哪里来的一千多万疆域?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下清朝所谓的疆域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疆域这个概念,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才在国际上被提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对主权国家的存在及国家享有主权的确认。

而提出这个概念时,已经是1684年,此时的大明已经灭亡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是因为在此之前,包括明朝在内的封建制国家,是没有疆域这个概念的,如果非要强加这个概念,那么按照中国古代采用驻军、征税、遣派官员以及征调兵卒为标准的话,明朝在大多数时间里,其有效领土面积显然要大得多。

明朝时期所谓的疆域,那就是朝贡,只要哪个番邦小国向大明朝贡,那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可以算是疆域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按照能朝贡的区域来讲,明朝占据优势。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在疆域扩展方面,无疑是有贡献的,但这个贡献来源于,清朝从大明手中接过的,是一个超级豪华实惠大礼包。

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这标志着大明朝已经宣告灭亡,而满清入关后,继承了明朝的遗产,其中包括土地、人口等等一切。

为什么说清朝得到的是一个超级大礼包呢?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从元朝统治者手里接到了什么。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当时的甘肃地区,经过多年的战争,已经是白地,登记在册的人口,不足三万,为了稳定统治,朱元璋不得不从江浙地区大量的迁徙人口到甘肃。

除了甘肃之外,再看看云南,元朝留下的云南,是一个有这个强大实力的麓川王国,这个王国,曾经将元朝军队打的节节败退,到了朱元璋时代,大费周章,并在此安排自己的义子沐英坐镇,才算将云南收入统治范围。

那么明朝灭亡的时候,甘肃和云南是什么状况呢?当时的甘肃,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并且现成的军事堡垒和大量的军官士兵也投降清朝;另外就是云南,在两百多年之后,土司基本被铲平,整体趋于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很容易的就对上述地区进行的深入统治与管理,像甘肃和云南的这种例子还有不少,包括在陕甘宁、青海东等地区,明朝所进行的征战、分封,都是后期清王朝能够继续在此推进的坚实基础。

最后,就是清王朝在疆域上所做的贡献

较之明代的领土,清朝主要是在其疆域正北和西北方向,以及藏地这些区域进行了扩张,实际上这种扩张,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自保。

明朝在灭亡时,其边境危机已经是十分明显,除了不断崛起的后金之外,包括上述地区也都成为了明朝的隐患,如果不是各地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者势必要对这些不稳定因素进行清除的。


只不过,在隆庆以及万历之后,大明已经是日暮西山,即便如此,还打了几场维护边境的硬仗,如果有机会,崇祯帝也会这样去做。

因为这些危机没来得及处理,所以就留给了继任的清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准噶尔、察哈尔以及和硕特等。

既然是继承了明朝的遗产,那么清朝就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家门口的威胁清除,不然,威胁的也是其本身的统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是扩张,更多的是自保,不打不行。

正如元朝留给明朝一个超级大烂摊子一样,明朝留给清朝的,同样是一个烂摊子,不过相对于清朝留给民国的局面,显然清朝接手时要好上很多,当时的日本、沙俄等,已经远超当年的准噶尔、察哈尔之流所带来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之下,再来看看清朝所谓的1100万疆域面积,我们就会知道,之所以在其灭亡时还有这种面积,主要是因为明朝为清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允许其扩张,同时,其扩张的根本,是在于自保,这换做任何一个继任者,都会这么去做,并不是只有清朝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清末列强们出于各自目的地遵守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才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大清朝领土的完整。

所谓领土,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清朝也不是天生的就有1100万领土,在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世袭父爵后,才开始了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直到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才占据了辽东。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降服漠南蒙古,此时的大清才不算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

而从公元1644年开始,到清朝版图的鼎盛时期,期间,清朝历经了康雍乾三朝,也就是乾隆皇帝彻底平定新疆和西北之后,清朝的领土,才终于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任何领土的拥有,都是从小到大,这和历朝历代的更迭是一样的性质,同样,朝代在灭亡时,由于衰败,其所能控制的实际区域也会逐渐缩小。

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列强在不断的蚕食疆土,而各地也在纷纷独立,其中新疆、藏地以及陕甘地区,更是动乱不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区域已经不算是清朝能有效统治的区域。

实际上,在清朝灭亡时,其所能有效发号施令的地方,也就是紫禁城,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片面,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紫禁城以外,谁还会听?

更进一步讲,明末虽然仅剩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但至少北京、天津没有外国驻军,甚至还要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这种壮举,但清末呢?沿海纷纷被列强租借,东北被分割,藏地、内外蒙、新疆也同样如此,南方各省也纷纷宣布从满清独立,请问,清朝的1100万,还剩什么?

因此,如果真的要和明朝对比,也只能是拿明朝的疆域最大的时代和清朝对比,你不能拿着清朝的疆域巅峰时刻,与步入灭亡时期的明朝对比,这样显然是双重标准,更是一种不正视历史进程的错误说法和态度。

前文也讲过,清朝在疆域扩张上确实有贡献,这一点没有人否认,但清朝的贡献,也是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以及从明朝手中继承而来的基础之上,才得以拿到最终的结果,并非是一蹴而成的,这就好比,你吃了三个包子吃饱了,不能就单单把功劳归功于第三个包子,而忽略前两个包子所做的贡献一样。

所以来说,这种对比是毫无意义的,首先对比的不平等就决定了结果的不平等;其次,国土疆域是一个动态化的存在,况且古代的中国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疆域概念;最后,时代的不同,也让人们对于国土疆域以及自身归属感觉不同,拿清朝疆域和明朝对比,你怎么不拿清朝和元朝对比呢?


小结:

清朝留下的所谓11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是一个烂摊子,列强虎视眈眈,各地纷纷独立,所以这种疆域,完全不具有什么意义,拿这个和明朝灭亡时来做对比,着实是有失公允,更是别有用心,任何国家的疆域,都不是从古至今一成不变的,没有前人的奠定基础,也就没有后人的扩张变强,所以,清朝在扩张疆域上,所作出的贡献并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明朝   疆域   领土   清朝   西域   大明   贡献   元朝   版图   包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