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适老APP”不能只是表面文章

别让“智能化”绊倒老年人,早已是社会普遍呼吁,如今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对许多老年人来说,在看病、购物、生活缴费等方面还是会遭遇“拦路虎”。

细看老人遇到的种种问题,或是验证码总输入不对,或是页面字太小导致操作错误,或是线上支付障碍重重,便只能又退回现金结算……总结起来,在老人们好不容易克服了“触网”恐惧,掌握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之后,却又在瞬息万变的情况面前傻了眼:一旦APP强行升级,页面元素便再也找不着;若是遇到指定APP支付,刚学会的扫码支付又歇菜了。

如果说智能化是一种趋势,那么上述情况着实很难用智能便利来解释,甚或已经走向“不友好”“不便利”的一面。为了所谓的数据、流量,一次次置用户体验于不顾,就连成天在网络世界“飞奔”的年轻人都免不了吐槽,更何况那些本就刚刚“会走”的老年人?都说“顾客是上帝”,可诸如此类的“欺客”操作频频引发吐槽,难道还不值得某些商家重视吗?

其实老年人对于APP的期待,无外乎页面简洁、功能明确、使用方便,这在技术上恐怕并不难实现。而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国务院也曾发文明确提出对APP进行适老化改造。可观之现实,“适老模式”“长辈模式”多少有些流于表面。曾有一份调查显示,在常用的APP中,尚有40.3%既无老年人专用版本,也无内嵌适老界面。至于某些已有此项功能的,不少也都是应付了事,象征性地开发一个版块便置之不理,不仅不方便,甚至还暗暗加载了诸多垃圾功能,个别引诱借贷的入口便潜藏于此。

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银发一族”的生活是否方便,不只关乎越来越多家庭的幸福感,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度。多一些“老龄”思维,真正从老人的视角出发想问题,不妨就从打造一款干净好用的APP开始。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杜梨

流程编辑:严圣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杜梨   表面文章   北京日报   老年人   便利   老人   模式   情况   页面   操作   功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