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游击队在地主家借走8块金条,66年后老人索赔3万亿!

前言

梁诗伟是一位居住在广东江门的低保老人,他每个月只能依靠几百元的贫困补助来维持生活。在修缮祖屋的过程中,梁诗伟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借条。

根据老人的陈述,这张欠条据称是由游击队在1944年时撰写的。据称,游击队当时向自家借了3000斤大米,并带走了8根金条。

自1944年至2010年的66年间,利息飙升,这张借条上的金额已经激增至3万亿。

面对这天价的欠条,当地政府会进行赔偿吗?这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游击队的借条

1944年,我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多次重要胜利,这也让日本鬼子感到羞愧和愤怒,他们更加疯狂地追捕游击队员。

其中,李兆培领导的新鹤游击三队也遭遇了相同的困境。他们被日军逼到了绝境,日本鬼子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储备,派出部队进行追击。一旦被发现,他们会直接被枪决。李兆培带领着队员们艰难地躲避追捕,他们忍饥挨饿,情况极为困难。

正是在这个危难时刻,李兆培想起了附近的地主梁鸿文。李兆培的游击队曾经得到梁鸿文的资助,所以在队伍遇到困难时,他们想到再次向梁鸿文寻求帮助。

于是在10月13号晚上,他们来向梁家借粮食,解决战士们的食物问题。当李兆培前去拜访时,才得知梁鸿文已经不在人世了。目前梁家的家务事由鸿文三姐负责。

梁鸿文三姐非常仗义,拿出了60斤白米。因为部队有相应的规定,不能白白拿取群众的粮食,于是他们写下了第一张借条。根据协议,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按照每年增加一倍的方式偿还,借条上签名为抗日游击队的李兆培。

这批粮食虽然不少,但对于上百人的游击队来说,根本不够吃。后来,双方有了金钱往来,鸿文三姐借给游击队3000多斤大米、5000斤大洋,还有8根金条。

游击队为她开具了第二张借条,这笔金额在当时来说,堪称天文数字的巨款。

双方签署了第二张借条,约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付息二分。

借条惹出来的“风波”

梁家保留了两张欠条,但他们从未拿出来,在革命胜利后也没有去相关部门领取款项。即使在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鸿文三姐也没有出示这些欠条。一切在2009年有了转机,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

居住在广东江门的梁伟诗为了证明他的家人曾参与抗战,与朋友一起前往位于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的祖屋。他们希望能够在主屋中找到一些“红色痕迹”。朋友起初对此不太相信,然而两人在搜寻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找到了一些当年梁家和游击队之间往来的文件资料,还有一张已经泛黄的借条,正是之前提到的那张“借百米60斤”的借条。

为了弄清楚这张借条的真实性,梁伟诗带着它来到当地有关部门,希望能够查明昔日的借款是否可以兑现。

于是,当地政府经过调查后,决定给梁诗伟兑现。

随后,梁伟诗老人带着这笔钱回到家中修缮祖屋。可在修葺房屋的过程中,他在屋顶上发现了一个铁皮盒子。这个盒子已经生锈,并且看起来已经放置了很长时间。好奇之下,他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放着一堆纸条。梁伟诗老人一一查看,最后又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借条。

梁诗伟带着这张借条再次来到政府机关,他声称政府欠他3万亿。工作人员听到后有些疑惑,再次确认借条的金额,但梁诗伟坚持政府确实欠他这个巨额款项。

工作人员感到无奈,只好向上级领导求助。领导认识梁诗伟老人,他们之前已经确认过一张借条的真实性,而现在梁诗伟又拿出了一张与之前类似的借条。然而,这次借条上的金额却是要求政府偿还3万亿。

要知道即便是美国最昂贵的航母,其造价也仅为1500亿美元,而这3万亿的借条足以建造数十艘航母。即使将一线城市一年的总收入加在一起,也达不到3万亿的数额。显然,这样巨额的借条并不足以让人相信其真实性。

一番思考后,他们向梁诗伟老人表示,这张借条的真实性还有待核实,需要先对情况进行清晰的核实。

经过调查后发现,当年借款的游击队长李兆培已经过世,而且他的后代对这件事完全不知情。

上一代的当事人已经离世,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证实这张欠条的真实性。这笔巨额的3万亿欠款,实际上由谁来承担呢?

事情有新转机

之前认为能证实欠条的人都已经去世,出乎意料的是,一位老太太突然出现在民政局,并声称她能够证明这张欠条是由游击队长所写。

这位老人名叫简惠仙,她曾在大井头村担任老师的身份,实际上是从事地下工作。她的丈夫是新鹤游击队第三中队的指导员。

而借条上写下这笔借款的正是李兆培,他是第三中队的中队长。当时,他们中队在作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向梁家借了钱。

这位老太太还指出,她知道李兆培经常光顾梁家,梁家与游击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梁家的三姐更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女性。

既然借条的真实性已经确认,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偿还欠款。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广东政府却认为还款问题并不简单。毕竟,要筹集起3万亿并不容易,现在的问题是从何处获得这笔资金。

当地商量的解决办法

广东省政府一直在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涉及的借款金额过于庞大,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借条上的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年,根据法律来说,借款已经超过了诉讼期限,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保障。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军队和政府都是国家机关,应该保证自己的信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因此,他们认为应该找到解决办法,确保借款得到偿还。

从道理上讲,确实应该还清这笔债务。因为时间拖得太久,利息的累积使得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因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即偿还当初的本金,并加入一定的利息。这样既能满足债权人的合理期望,也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这种方案在平衡各方利益之间可能会更为合理。

至今梁诗伟的欠条索赔问题仍未得到适当的解决。

结语

如今,时过境迁,我们无法得知梁诗伟的欠条索赔问题最终如何解决。过去十三年间,这个问题的发展进展我们也缺乏更多的具体报道来了解。

令人惊叹的是,这两张欠条所引发的故事揭示了半个多世纪前一个普通家族的坚定爱国情怀,这种情感令人深受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游击队   老人   借条   欠条   金条   中队   利息   地主   巨额   金额   真实性   年后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