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大地震,亟须告别“以药养医”模式

随着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一场针对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反腐风暴正式拉开序幕。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一则题为《紧盯风险点斩断利益链!普洱市深入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文章,其中提到,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铲除盘踞该县医疗卫生领域近20年的行贿“毒瘤”,在强大震慑下,全县医疗卫生行业有403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上交不当得利。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强劲的反腐风震慑整个医药行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全国多个医药学术会议宣布延期,包括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陕西医学会、广西医学会等8家举办方,发出过相关学术会议延期的公告。毕竟,这些会议多由风暴眼中心的医药公司赞助,而与会者多为医院院长和各科室主任等。所谓全覆盖,就是说这场反腐风暴不仅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也覆盖了基层医院。实际上,有不少县医院书记、院长出现“小官巨贪”现象,景东县的医药腐败正是如此。

为何大到城市里的三甲医院,小到景东县这样的基层医院,医药腐败都如此严重?目前医药腐败的现象,与多年来医院收入来源的机制问题密切相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公立医院走的是“市场化”路线,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权威医改专家李玲教授指出,公立医院的政府投入大概10%都不到,90%以上的收入都要医院自己去创收,国家基本上是不管医院的投入运营和分配的。这就意味着,医院的主要收入都要依靠创收,甚至每一个科室和医生都有创收指标和压力,开药、检查、医疗器械的采购都与创收密切相关,这就是以药养医机制下的医院收入结构。医院不仅有创造收入的责任,也有分配收入的权力,如此之大的自由裁量权背后即意味着巨大的寻租空间。

针对以药养医机制下的“看病贵”问题,近年来,已在陆续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在医保局成立后,通过医保谈判药品价格并进行集采,相关药品就不再需要医药公司与医院进行对接销售,也就是不存在“带金销售”的空间了。目前,集采已进行了8次,但集采的药品只占很小的部分,要从根本上改变医疗界以药养医的格局,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以药养医的格局没有被改变的情况下,如果未能为医院提供合法的、充分的收入,那么大量医院与医护人员的收入来源将成问题。实际上,目前医护人员的基本工资仍然不高,主要收入仍为奖金,而奖金的构成则与检查、开药等创收项目有关,其中,不乏“灰色收入”。在景东县的案例中有多达403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上交不当得利,也说明这一类问题的普遍性。

以药养医的模式当然是不健康的,也不可能持续存在。在反腐的同时,如何深化医疗改革,让医院和医护人员拥有阳光体面的收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医院的收入来源,在切断医药腐败后,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以支撑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也需要通过合法途径改变医院的收入结构。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收入结构问题。在此前的医改实践中,曾经尝试过将医生的收入仅与其诊察、护理、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价值与水平挂钩,工作量代替创收量成为衡量标准,让多劳多得真正得到体现。让医生的收入与水平得以匹配,让就医者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得以提升,双赢局面是通过挤掉不正当溢价,而达到新的平衡。

医药反腐已在医疗界掀起风暴,除了反腐引发的“大地震”,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人们看得了病、看得好病,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以药养医的机制问题,让人们得以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普洱   医药   学术会议   医保   医疗卫生   腐败   大地震   机制   风暴   收入   医生   来源   领域   模式   结构   医疗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