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掘明代墓葬来看,出土靴子实物并不多见,且出土地域零散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关于明代传统服饰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灭元建朝后便恢复了汉人衣冠,其舆服制度“上承周汉,下接唐宋”。

明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掌控的政权朝代,与其相关的服饰研究历来备受瞩目。

其中,常被作为研究对象而提及到的多以华丽的衣装裙裤或是头冠配饰为主,但足服靴子却时常被忽略了。

现有关于明代靴子研究依据主要来源于史料记载以及出土报告中的实物展示,其研究成果表现为两类:一是在研究整个明代服饰时会有所提及,但鉴于靴子仅为整体服饰品中的一小部分,且不比衣裤精美;因此这类文献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往往阐述简短并不详尽。

二是部分以传统鞋靴为主导的书籍中也会出现明代靴子的介绍,但列举案例又较多雷同,皆以一些典型的帝陵案例出土为主,未能展现出明代靴子整体的大致特征

结合以上两点,为丰富明代传统靴子的研究内容,根据墓葬资料,将目光聚焦到明代出土靴子数量相对可观,特征明显且保存完好的江南流域。

从这一特殊地域出发,结合出土实物及文献资料,具体分析明代靴子的造型特征、形制结构、工艺表现以及包括江南流域在内,明代全国各阶层对于穿靴的不同态度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

明代靴子的历史考析

传统靴子最初由西域胡服引入而来,并主要用于军队之中,后才被引用为宫廷的配套常服,且极受民间百姓追捧。其中靴筒的高低、靴面的色彩以及所用的材质等都随各朝代的审美而各有不同。

至明代时,靴子被限定为仅官员可穿的特定服饰;但也有为了日常所需而使用到的类似靴子的款式,例如皮札䩺,钉靴等。

中国历代靴子的发展概况,传统靴子原多为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所穿最早将其引入中原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所提出的“胡服骑射”政策作为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就要求将下裳改为裤并配靴子同用。在《释名。释衣服》中记载:“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

《中华古今注》也提及:“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此次易服变革后,靴子因其利于骑射,保暖御寒等特点,被长期用于军队当中

至隋朝时,靴子开始被纳为宫廷官员的常服之一,此时的靴子多为六块黑色皮革缝合制作而成,象征着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之意,名曰“乌皮六合靴”,并被一直被后朝所沿用

《大唐新语·釐革》有:“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黄袍及衫,出入殿省。”从句中也可得知,起初靴子虽作为官员常服,但君臣民皆可穿用并不受限制。

唐朝时,靴子的样式变化逐渐增多,一方面乌皮六合靴沿袭了前朝,依旧被用作官服的穿戴品之一;另一方面是根据靴筒高度的不同,分有长靿与短靿之差。

与此同时,唐朝妇女中也多有穿靴的现象,其原因有二:一是受到了唐代女着男装的风气影响,二是唐朝盛世时与外邦的文化交流密切,西域女子在跳舞时会穿着一种特殊的精美舞靴,带动了唐代女性着靴的风尚。

宋朝时的靴子沿袭前代之制,另将原是礼鞋上的絇、綦等特殊装饰增加到皮靴上。同时将乌皮靴改名为皂文靴,《宋史—舆服志》记:“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折上巾,九环带,六合靴。宋因之,有赭黄、浅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则服之。”

辽金元时期,靴子依旧作为足下公服使用,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靴子材质扩增有毡、缎、苎丝等,但要求制作时都必须染成黑色。

至明代时,法律条文规定靴子仅限于官员大臣穿用,十分严格,故称“官靴”。明代官靴特别规定靴面为黑,靴底用多层皮革或是木料做成厚底状并施以白色,故又有“粉底皂靴”之称。

清代靴子的使用与明代类似,多为官吏穿着。并且在原有的款式基础上,出现了一种特色的“压缝靴”,即在靴帮拼合处镶嵌一道绿色细线装饰。

明代靴子的主要特征

明朝建立初年,不论是皇室贵族或朝廷大臣还是民间百姓都可穿用靴子。但受宋元时期靴子上过多美化装饰影响,致使明代伊始所穿靴子就十分精美奢华,此风气于民间尤为突出,一度胜过宫廷皇室中的官靴。

故太祖于洪武二十五年下令:“以民间为禁,靴巧裁花样,嵌金线蓝条,诏礼部严禁庶人不许穿靴。”而后又考虑到具体民情,特准许寒冷的北方地区可以使用直缝式的牛皮靴子

自此明代靴子便被纳为官员特定服饰,与纱帽、宫锦、补服齐名,成为了有身份地位人群的服饰“特权”。除此之外,还规定庶民、商贾等可以穿皮札䩺,这是一款当时在明代武夫力士中十分流行的皮履。

皮札䩺外观酷似靴子,但实则是将靴子分解成了鞋履和鞋靿两个部相连的部分:先以皮革制成普通鞋履的样式,另将皮靿筒套在小腿处,再于外层用绑腿将皮筒缠绕固定住。

帮靿分离的皮札䩺之于元代已有出现,《元史—舆服志》记:“䩺鞋,制以皮为履,而长其靿,缚与行滕之内。”

另外,明代靴子中还有一些特殊使用的品类,即雨雪天气所穿的钉靴或油靴。钉靴特征是在靴底加以铁钉,防滑跌倒;《明史·舆服志》明确提到:“先是,百官入朝,遇雨皆蹑钉靴,声彻殿陛。侍仪司请禁之。”

油靴则是在靴面涂抹桐油、黄蜡等隔水材料,防止雨天浸水。总体来说,明代足服靴子,从官靴、直缝靴、皮札䩺到钉靴、油靴,在用途皆有着明确的规定。

明代江南流域墓葬出土靴子实物考析

聚焦江南流域的明代墓葬靴子,整理分析在这一特殊时空下的出土实物,用以实物考证。一方面统计该地区保存相对完好且有研究价值的实物数量、墓葬信息和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从具体实物的造型出发,例如靴头的方圆、靴脸的长短、靴靿的围度及靴面的色彩材质等,具体探讨其款式间的造型差异、形制结构的组成与装饰工艺特征表现

江南流域出土的明代靴子有着两点的特征:其一是该地域出土的实物保存较好,便于研究;其二是该地域有关靴子出土的墓葬数量较多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

在众多的明代传统服饰图谱中,除去部分常被选做为范例的帝陵靴子外,其余便是江南地区出土的个别靴子实物,得益于其保存相对完整且做工精美。

此外,就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发掘的明代墓葬而言,比起衣衫裙裤或头冠配饰等,出土靴子实物的整体数量相对较少,并不多见,且出土地域零散。

而以泰州、常州、扬州、苏州等地为代表的江南地域集中发现了十余双明代墓葬靴子实物,对比全国其他地区更为典型突出。

从出土靴子的墓葬类型以家族墓葬或夫妻合葬墓为主,时间年代多是明中后期;墓主从三品官员到地方县令或是处士,或男或女,皆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靴子实物造型差异明显,主要区别于靴头样式以及靴帮弧度的不同;靴面以深色素绸为主,靴底皆为多层白色布料,多有保暖夹棉。

靴头造型区分,传统靴子的造型可大致分为:靴头、靴帮、靴靿以及靴底四个组成部分;其中最具特征的是靴头的样式变化,出土靴子实物中有圆头与尖头两种样式。

圆头靴多为男性所穿,在泰州刘鉴墓和扬州吕庄墓中出土的实物可以得见。而尖头靴样式在男女靴子中各有体现,男性尖头靴的聚尖弧度相较平滑,偏向宽厚;泰州的徐蕃墓及刘湘墓中黑靴的尖头特征十分明显。

而女性的靴头尖端更偏细窄,尤以徐蕃妻张氏黑缎靴的突出前尖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男性靴子中不论圆头尖头造型,靴头前端的白色靴底皆有上翻显露。

靴脸长短差异,靴帮前半段连接着靴靿的部位叫做靴脸,靴脸距靴头的长短变化对靴子造型表现有着重要作用。

靴脸较长时对应着的脚背处弧度相对较大,反之弧度则很小,可以直观的看到靴口到靴头的曲线更陡。靴靿即靴筒部位,其高度的变化是区分长短靴的参考依据。

靴靿下方与靴帮和后跟缝合,上方为穿靴口,靴口造型一般前高后低;正前贴合小腿筋骨,后侧包裹小腿肌肉。由于传统靴子只靠靴口来穿脱,并没有现在的拉链系绳。

因此会适当放大靴口,以便足部进出,这也导致了靴靿内部空间余量的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当靴脸缩短时,靴靿正面的弧度也会随之减小。

便使得整体比例下的靴口变大,靴靿的围度也伴随加大。这类短靴脸,大靴口,宽靴靿的样式在尖头女靴中十分常见,主要是为了更利于缠足后变异脚型的穿脱。

明代江南流域墓葬出土靴子文化考析,自明初颁布了关于靴子穿用的相关法令后,其便与官补、乌纱帽等一样,具备了特殊的社会属性,成为了地位身份的象征

也正因如此,从明朝时靴子就一直备受推崇,特别是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法度的逐渐松弛加之社会娱乐的带动,民间百姓对于靴子僭越穿用越来越多。

结语

关于明代江南流域这一时空下墓葬靴子实物的探究考析,分别包括靴子款式造型,面料装饰、穿用的功能以及社会文化内涵。

凭借对明代靴子整体历史发展的梳理和墓主身份的分析,一步佐证了明朝时期靴子仅限官员穿用的制度要求。

最后,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对其展开的文化内涵解读,得知民间团体中的着靴风尚十分盛行;如女性穿靴的僭越现象,戏曲说文的促动等。与此同时,后两者中功能象征与社会风尚的分析结论,同样适用于整个明代社会。

参考文献

1.释名疏正补·卷五[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中华古今注·卷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3.大唐新语·卷十[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墓葬   靴子   明代   实物   明朝   尖头   江南   零散   流域   地域   样式   造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