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两件超前的发明,一件领先美国千年,另一件至今都无法超越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千古一帝秦始皇,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而且还统一了文字、货币以及计量单位,他的功劳造就了无形的财富,成就了千秋万代。

但很少有人知道,秦始皇曾留下两件超前的武器,一件领先了美国数千年,另一件至今无法被超越。

超前工艺,难以模仿

1974年的一天,考古专家和众多学者们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挖掘着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号坑。在此期间,专家团队们发现了坑中有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给压弯了。当时青铜剑的弯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度,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把青铜剑基本报废了。

然而就当众人将陶俑给移开后,却惊奇的发现那把弯曲的青铜剑,竟然在一瞬间反弹平直恢复到了原先的模样,这样的现象令在场的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根据当时的考古专家回忆,这把剑的长度大约为80到90公分左右,属于一把较长的青铜剑

在荆轲刺秦王的时候,秦始皇正是由于剑身太长,而导致无法拔出从而险些丧命。秦朝时期能够烧制这么长的剑,并且在过去两千年后,依旧能够保持极强的韧性,可见当时的人们锻造技术有多先进。

先如的科技水平,能够做到被压制几千年后,还能一下子恢复原先的样子,也只有“记忆铝合金材料”可与之媲美,然而在两千的多年的古代,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材料,难不成秦始皇是穿越过去的?

如今这把青铜剑也成被收藏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更是镇馆之宝!为了研究出这把青铜剑身上的秘密,科学家用现代的技术对这把剑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他们发现这把剑中的成分非常的复杂,不仅含有铜,而且还有少量的铝、铁、锌、铬等元素,而这元素也是剑身不腐的主要原因。

在古代,古人是怎么知道铸造青铜剑要添加这些物质呢?他们又没有科学仪器的支撑,全是靠手工一锤一锤打造的。之后随着秦始皇陵的不断挖掘,类似出土的青铜剑也是越来越多。这些青铜剑一共有几十把,并且保持的几乎完好。

这批青铜剑的内部组织结构紧密,剑身也是光滑明亮,纹理细腻精致。能在黄土下沉睡两千多年,依旧光亮如新,锈迹很少实在令人敬佩!青铜器在地下潮湿的环境下,是很容易生锈的。但这些青铜剑保存的如此完好,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极大兴趣。

如果我们来到陕西博物馆后就会发现,青铜剑的剑身上面有八个侧面,而这八个侧面中没有一个是坏的。经过专家们的勘察后发现,青铜剑的剑身上面有一层大约10微米厚的锣盐化合物,正是有它的存在,青铜剑才不会铁锈。

我国的这个发现直接震惊了世界,要知道这种防止铁锈的方法,直到现代才被发现。德国在1937年率先发现,而美国则在1950年申请了该项专利。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到,两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而秦人的锻造技术,美国至今都无法攻克。

铬是一种稀有的金属,他的防腐效果非常强,而岩石中含铬量非常的低。同时铬还是一种非常耐高温的材料,熔点更是高达了4000摄氏度。秦人能够掌握这种技术可见,当时制造工业有多先进。

拥有这样锋利的武器,也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不过有专家直言,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不仅有锋利无比的青铜剑,还有一件十分“逆天”的武器。

大秦远程利器

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考古专家在秦始皇兵马俑中找到了一种强大的弓弩。根据专家的推算这把弓弩应该是秦朝时期研制出来的,在古代战场中,有很多武器都是近身作战中使用的,而为了能够打赢战争,秦人发明了一种神秘的武器,那就是秦弩

两千年的秦弩,不仅射程高而且瞄准性能非常的强,据说在秦弩上面还配备了瞄准镜,大大提升了瞄准的概率。每次秦国发生战争的时候,秦弩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考古专家说秦弩的射程最大可以达到300米的距离。秦弩的制作工艺是天花板的存在,至今无法超越。

“弩出于弓而胜于弓”,最早制作弩的并不是秦国,而是韩国。韩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造出来弓弩了,秦国在统一韩国后,就改良了弓弩的性能以及大量的生产弓弩。当时的秦国对于武器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件兵器上都必须刻上自己的名字。

一旦发现有残缺的兵器,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也正是因为秦朝的纪律严明,才能生产出强大的兵器。当秦国统一六国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便成为了秦国最强大的对手。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进程中,匈奴人趁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人大多都是骑兵,当他们在高速冲锋的时候,秦军的步兵很难进行抵挡。而秦弩则可以在远程范围内将敌人射杀,因此秦弩对于秦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这次考古专家发现的秦弩已经腐烂了,但还是可以根据遗迹修复当初的秦弩。与弓不同,秦弩必须使用脚蹬来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够上线,秦弩分为弓干、弩木臂和瞄准装置

弓干的长度一般为140厘米,呈现出扁圆形状,弓干上有大量的皮条缠绕着。用来加强整体公干的结构强度,并且具有极好的耐性。秦弩的木臂一般在70厘米左右的距离,木臂上有一个合口专门用来嵌住弓弣,再用皮条绑住固定,让弓与臂完全结合在一起。

在弓臂上刻有凹型箭道,用来装填弓箭,并且固定发射位置,为了能够提升弓弩与箭道的摩擦力,秦人还专门在弓弩上进行了细致的打磨以及涂蜡。考古专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考古专家发现了秦弩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青铜构件,而这也是秦弩扣动的扳机。它设计的非常的精致而且十分复杂,而他们为什么不降低成本,制造简单一点的扳机呢?这主要是还了射手考虑的。

当射手在扣动扳机时,要靠手指的力量来控制。当弓弩爆发的一瞬间,巨大的后坐力让射手很难不舒服,从而影响设计的瞄准性以及稳定性。秦军的弓弩则通过一种灵活的机械传递的方法,将扳机变得非常轻盈灵活,可见秦人的智慧有多出色。

除了秦弩外,秦弩的箭镞也是非常锋利的。在兵马俑的坑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箭头,而在战国时期箭头的种类繁多,有的为了更好的伤害敌人将弓箭头设计成倒刺,而秦弩的弓箭头大多都是三菱形状的。

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箭镞有多强

考古专家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许多的秦国三棱箭镞,同时还检查了900多个箭镞。发现了这些箭镞的三棱,误差大约在0.02毫米以内,在古代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

三棱箭镞的外形属于流线型的造型,和现在的子弹的造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这样的造型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当箭镞在高空中飞行的时候,上下左右的空气流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就能够很好的保持弓箭在孔中的稳定性,所以射击距离较远、命中率高。

在公元前214年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了岭南后,就发动了对匈奴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时间内就将30万的匈奴骑兵赶出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而这其中秦弩和三棱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从这些出土的武器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有多强,从兵马俑中出土的青铜剑,令引人回想起了两千年前的一段悲壮的历史。公元前222年,荆轲拿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地图,在易水河畔的寒风中告别了燕国的太子丹。

此时的燕国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太子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荆轲的这次刺杀的任务上。荆轲在提前准备好的地图上将一把利刃藏在地图中,另外还找了一位少年秦舞阳当做副手。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出发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明白这次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不仅是荆轲的悲剧,同时也是燕国的悲剧。当荆轲见到秦王后,直接献上了“厚礼”。可当地图缓缓打开后,荆轲将葬在地图里的匕首拿起刺向了秦王。

秦王见后立即反应过来迅速的躲开了,之后秦王绕着柱子跑,荆轲在后面追着。而此时大殿内的大臣都被吓的不知所措。在危机关头秦王找到了自己的配剑,但由于配剑太长始终都拔不出来。

紧急之下,御医扔出药囊砸中了荆轲,秦王利用这短暂的时间,顺利降剑拔出斩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知道自己是凶多吉少了,于是便发出了最后一击将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可最终打到了柱子上面,最终荆轲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对秦始皇的配剑感到好奇,什么样的剑能够一下就将人腿斩断。有人认为这有些虚构,自从兵马俑坑出土青铜剑后,后人才发现一剑斩断人腿并非虚构。当我们目睹了这些宝剑的出土后,剑身上的寒光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勇士的不屈精神!

秦朝能够制作出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严格的武器制造制度,这其中大致分为了四级从相帮、工事、丞、工匠,每一样武器都要经过层层检查。一定能武器上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将会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要知道秦国是以法治治理天下的。

一旦触犯了秦法将会面临残酷的惩罚,从出土的青铜武器上都刻有人的名字,我们能从这冷冰冰的青铜器上面看到那个遥远时代中,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在秦国打造武器的工人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从他当上工匠后,这辈子就别想离开了。

秦国能够制作出领先时代的武器,这是无数底层工匠者用生命打造出来的利器。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统一六国,离不开这两大发明,秦弩运用空气动力学增强弓箭性能,青铜剑千年不锈至今削铁如泥,这都离不开秦人的智慧以及无数底层劳动者的辛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秦国   秦王   箭镞   弓弩   秦朝   扳机   美国   弓箭   超前   千年   武器   发现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