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霸气,从这五句话就能感受到,还有一句被人故意篡改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在曾经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在无数个暗无天日的岁月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光明的到来渴望已久,终于,从湖南湘潭韶山冲,走出了一位穿草鞋、粗布衣的年轻人。

“书生意气”、他学不成名“誓不回还”、他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一开始,他就将挽救中国视为己任,把劳苦大众放在心头。

他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甘愿奉献,勇于牺牲,最终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

在毛主席身上,有“中流击水”的勇气,有“万里雪飘”的豪气,还有最令人痴迷的——“挥斥方遒”的霸气。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讲出过许多经典的话语,也写下了无数经典名篇,其中就有五句最为霸气的话,句句都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士气大涨。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铭刻在心底的日期,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中国人民也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站立了起来,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不过,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并不是出于开国大典而是9月21日,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做的一句开幕词。

毛主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站起来了!就是如此的自信与霸气,新中国不会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国度了!中华民族就是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再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自岿然不动

1928年7月,井冈山根据地受到敌人的第二次围攻,为了拒敌于根据地外,毛主席亲自率领红31团,围困永新县城的敌军前锋整整25天。

朱老总和陈毅,则在同一时间进攻茶陵地区,逼迫来犯之敌掉头回援,但是就在形势大好的时候,红28、29团却冒进向前,结果遭到埋伏损失惨重。

毛主席知道后,赶忙前去接应。可是,部队都在外征战,留守根据地的只有红31团的一个营,敌人在察觉到这个消息后,立马集结了4个团向黄洋界进发。

黄洋界是进入井冈山地区的五处重要通道之一,所以红军一开始就在这里设置了哨口,以备突发情况发生。

即使早有防备,人数和装备的差距终归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敌人认为这次出兵,井冈山根据地简直就是囊中之物。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凭借对地形的了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硬是抵挡住了一次又一次进攻。

到了下午,红军搬出仅有的一门,而且是刚刚修好的迫击炮,刚刚打了几发,就看到敌人开始撤退,原来是他们以为红军主力赶回来支援了。

就这样,红军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主席在接到战报后,无比兴奋,为根据地红军将士和可爱的人民写下了光辉的赞歌:“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完美地形容出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英姿,以及以弱胜强、蔑视敌人的霸气凌然。

与天地奋斗

现在毛主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虽然也很霸气,但整体的情绪却有些怪怪的,不禁让人疑惑:伟大领袖有那么好斗吗?

这确实是网友们的误传,原句其实是出自于,毛主席在1917年所作的《奋斗自勉》,当时的毛主席只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正在人生的道路上奋进前行,所以他的原文是: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瞧瞧,仅仅差了一个“奋”字,语境就完全不一样了,毛主席原句的“奋斗”,是一种勇于攀登向上的追求,以一种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对他人无害。

但是被小人篡改后,味儿就不对了,听起来反倒有点像奸雄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了。

所以这就是一种提醒,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庞大信息量,如何明辨是非,怎样弘扬正能量,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今天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面对冲突的和挑衅的时候,常常会引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句话出自于毛主席在1939年9月16日,和中央社等三家记者的谈话:

“我们根本反对抗日党派之间那种互相对消力量的磨擦,但是,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而毛主席讲这句话的原因,正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和对抗日统一战线的严重破坏。

当年3月30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的270多名官兵,在途径今天的淄博市太河镇的时候,受到国民党第五纵队王尚志部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

中国共产党中央在事情发生后,通过多种途径报道事情真相,揭露国民党丑恶虚假的嘴脸,《大众日报》还发表了名为《敌乎?友乎?》的社论。

但是,面对中共的强烈反应,国民党方面不仅没有惩治元凶,也没有向八路军部队做出补偿与道歉。

更过分的是,国民党当局甚至将这次事件美化成了所谓的“太河战斗大捷”,简直是明目张胆地在和全国的正义人士叫板。

不过为了抗战大局,八路军还是尽可能地保持了冷静,努力缓和态势,所以毛主席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义愤填膺,严厉痛斥国民党军中的顽固分子,表示这笔账早晚要算。

直到1940年,毛主席还发表了一篇名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意在号召力量,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清算。

对八路军队伍犯下滔天罪行的祸首们,也最终没有好的结果,国民党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在1943年7月23日,再次故意挑起摩擦,八路军总部终于忍无可忍。

鲁中军区接到命令后果断出击,对秦启荣进行了反包围,歼敌数百,我军对逃跑的秦启荣紧追不舍,终于在辛庄子将其击毙。

而当时直接实施暴行的王尚志,则是在见到苗头不对后,转身投靠了日本鬼子,成为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后来在1947年病死,曝尸荒野。

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咱们这边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美国大兵那边,则是遇到了他们二战以来的最大“阻碍”。

1952年,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在正面战场掌握住了主动局势,联合国军再也没有组织起过营级规模以上的进攻,战争进入到了边打边谈的阶段。

板门店协议签署之前,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第34任总统,作为美国的五星上将,和美军统帅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没人知道他的上任会对朝鲜战场有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回应,也为了表明战斗到底的决心,同年2月7日,毛主席发表动员讲话,其中就说到:

“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用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今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是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现在这段视频还能在网络上找到,毛主席大手一挥,坚定果决,霸气外漏,如此提气的话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就是在这样的决心和勇气的支撑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道,联手抵挡住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

随着7月13日金城战役的打响,抗美援朝战争也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美国丧失了最后的希望。

7月27日,美国不顾南韩李承晚当局的抗议,坚决地和中、朝两国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就此落下帷幕。

结语

文章中的例子,只是毛主席经典论断中的九牛一毛,伟人的话,值得反复研读;伟人的功劳,被万家传颂;伟人的名字,被一代又一代铭记。

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为中华民族谋取了焕然一新的机会,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会鼓舞着所有中国人民,向着更为远大的目标奋力前行。

就如毛主席讲过的另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艾森豪威尔   尚志   霸气   井冈山   顽固派   朝鲜   纵队   其乐无穷   根据地   美国   犯人   伟人   红军   国民党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