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女子将两个小瓶带回国,美国海关因疏忽放行追悔莫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39岁的林兰英拎着一个大皮箱出现在港口处,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下定决心:“新中国一定也能造出这样的大船。”

她正准备登船,谁知被两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拦住,他们拿出情报局的证件十分傲慢:“林博士你好!我们收到情报,你的箱子内可能带有违禁品请配合检查。”

林兰英为了不节外生枝只好把皮箱递给他们,站在一月的寒风中焦急等待。

两人搜查的很仔细,皮箱里的衣物都被打开翻找。突然一个人发现了两个被装进纸盒的小瓶子:“这是什么?”

“这是药品,我回国是因为母亲生病了,你们知道的。”

那人听后依然撕破包装,仔细查看后发现瓶子密封严实,塑封和印记都在。

正要打开瓶子是另一个人发出了一声惊呼:“我的上帝!这是什么!”

他捧着一沓美元向林兰英严肃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美金在你的箱子里?你必须作出解释!”

林兰英如实回答:“这是我在索菲尼亚公司工作的全部积蓄和卖掉家具的钱,一共6400美元,都是合法正当的收入。”

“但这是在美国赚到的钱,你不能拿走。”

一个人打断了林兰英的话并收走美元,另一个人把瓶子放在她的手上:“你可以走了。”

就这样林兰英紧握着手中的瓶子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倒不是舍不得6400美元的巨款,而是因为因为这两个瓶子里装着能改变中国命运的东西。

站在轮船上回望她不由得想到自己第一次来美国时的样子。

留美读书

刘兰英是在1948年来到美国,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学习中她十分刻苦耐劳,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研究、做题。

只是一年的时间她就拿到了学士学位,以及学院赠送的代表智慧的金钥匙。

这时她也陷入了人生的迷茫,要不要继续读书呢?应该研究哪些方面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

对于上一个问题她的老师埃尔教授希望推荐她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

但这个时候世界上第一根锗单晶体管被美国物理团队研究出来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兰英毅然决然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固态物理。

考上硕士后她依然保持着从前的学习模式,一直实验到很晚的时间才回家休息。

正是在这种劲头下,仅仅两年她就硕士毕业踏入博士的课程。

1955年凭借着几篇大获成功的论文成功取得博士学位。

成为第一个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女博士。

博士毕业后林兰英本想回国,可碍于教授的推荐她来到了索菲尼亚公司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虽然不是自愿到来,但她还是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当时公司研究部正面临一个难题,林兰英知道后主动加班研究、观察拉制单晶的全过程。

通过一天的反复观察她发现晶体在拉制中没有阻挡硅熔化后的氧化物污染,只要在晶体上加装一个网罩就能解决问题。

团队按照她说的做了后,果然解决了问题,她也因此受到了公司老板的夸奖和升职。

“这位中国女博士对研究有一种神奇的直觉,不管什么问题她都能一下子找到答案。”

一年中她又先后解决了硅和锗的技术难题被老板三次升职加薪,达到了月薪1万美元的程度,令人咂舌。

要知道那个时候毛主席的工资才只有404.8元。

也正是在这样的工资差距下林兰英接到了周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林兰英同志,我听说了你在美国的研究成果,不知道你是否愿意继续回国研究,我在这里诚挚地邀请你。”

毅然回国,哪怕历经困难

挂断电话后林兰英眼眶通红,作为中国人她对这样的邀请无法拒绝。她知道国内的科研环境不是很好,可也正是这样才要积极回国。

第二天她就找到公司领导辞职,在与公司的协商挽留下两方达成协议在现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准予离职。

同时在外交上中国也在积极促成这件事,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不少的科研人才都从国外涌回国内。

他们无一例外都遭到了美国移民局和中情局的刁难和监禁,当年的环境下美方与中国的关系并不友好,再加上大批量的人才损失让美方也很难办。

为了让这些有志之士回国效力,中国只好自己出面与美方交涉,通过交换双方滞留人员的协议换回了众多科研人员归国的机会。

不过协议虽然通过,但是不是真的能回国还要看林兰英自己申请。

中国在美国没有大使馆,她就只能通过印度大使馆递交回国申请。

百般纠缠下才终于申请成功,这时还要到移民局进行问话。

“你为什么要回国?”

“我的母亲生病了,很严重的肺病。”这是她申请回国的理由。

“其实你完全可以把母亲接到美国治疗,这里的医疗环境比中国好一万倍。”移民局的问话人员对中国满是不屑,话语中尽显傲慢之色。

“你要明白我的母亲年龄已经很大,她没办法从中国来到美国,所以我必须回去。你们不能阻拦一个回家看望母亲的人。”

在林兰英合情合理的要求下,她终于得到了移民局的同意,走向回国的轮船时她不停地想到移民局的傲慢神色,下定决心要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奋斗。

回国、建设

1957年,林兰英乘船到达香港。在政府的帮助下前往深圳,政府安排了弟弟林文豪在深圳等她,两人结伴前往北京。

时隔多年见到弟弟后两人都很高兴,但她只问了弟弟母亲的事,至于林家的其他人她都不感兴趣。

建设中的深圳

林家是莆田的大户人家,祖上是明朝嘉庆年间的清官林润,就是告倒首辅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藩的狠人。

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高门大户,林兰英从小就不被允许读书。整个林家支持她读书的只有母亲,今天的一切都是在她的抗争才下得来的。

在到北京的路途中她看着饱受苦难的中国大地和人民万分难受:“我一定要让新中国强大起来,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一生!”

到了北京后李兰英立刻到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报到,把怀里揣着的两个瓶子小心翼翼地交给负责人:“这是硅单晶体和锗单晶体,不是很多,加起来才不到300克。但它们对我国的半导体事业意义非凡。”

最后她把这价值20万元人民币的东西无偿奉献给国家,这个时候她的身上连一分钱都没有,住的地方还是向组织借了500块钱租来的。

凭借着自己多年来养成的独立、坚持和认真,李兰英立刻投入到祖国的研究中。

那个时间的中国很穷,很多高新实验设备都没有,实验室对比美国大学的实验室也好不到哪里。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研究出了中国的第一根锗单晶、第一根硅单晶、第一台硅单晶炉。当然这些本来就是她研究的内容。

但是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在太空研究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单晶的科学家。

1986年,李兰英来到德国洽谈合作。她希望借助德国的设备和自己的技术完成砷化镓的太空实验。

德国研究员分析了实验计划后完全不相信她的设想,认为这项实验德国都没有技术完成,更别提中国了。

得到拒绝的李兰英很生气,回国时的移民局是这样,现在的德国研究员也是这样。

你们看不上中国,那我们就自己做!

回国后她立刻召集研究团队,与航天院取得联系。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准备他们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实验。

而且实验大获成功,他们成功制造了砷化镓单晶。这则消息瞬间震惊了全世界,而我国在砷化镓领域的技术也正式走到了世界前列!

这下他们再也不敢瞧不起中国了。

在接连几次的太空实验后林兰英也被世界各国冠以“太空材料之母”的称号。

得到如此赞誉的林兰英没有任何骄傲自满,依然走在研究的第一线。在70岁高龄的时候,为了更大力度地研究半导体,她还成立了一家公司,让砷化镓材料更快速地运用到日常生活。

在研究中她从来没有停下过,一直研究到80岁。这个时候她的身体急剧衰老,但是还是喜欢坐在研究所看着自己的学生认真做实验。

她说:“学生们总是让我想起自己,是学习给了我这样精彩的一生。小时候家庭观念陈旧不让女孩上学,我就绝食,一直到他们同意。”

“现在看来我也很佩服自己,不知道那个时候是为了什么。或许是因为学习上的不容易,我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博士,从来没有松懈过。我也感谢有那样的自己,有这样的新一代。”

结语

林兰英是在2003年去世的,去世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慢慢变强,正如她想看到的那样,中国成为了让人敬仰而非嘲笑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单晶体   移民局   追悔莫及   美方   德国   皮箱   轮船   深圳   疏忽   中国   瓶子   海关   太空   中国女子   母亲   两个   时间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