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换碟!录像厅见证了港片黄金时代,小镇青年也在这里认识世界

开篇的话:

如读者所见,抖音将携手中国电影资料馆、火山引擎修复经典港片。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我们将在近期披露计划的更多细节。

“港片”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在娱乐、资讯匮乏的年代,无数小镇青年通过香港电影来想象城市、爱情、恩仇、英雄和外面的世界。都已经过去30年了,每年桃花开的时候,宁夏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仍会紫霞成灾

紫霞成灾,是因为胶片上的那个红衣姑娘,曾在世纪末替一代人去爱、去牺牲、去放弃。当人到中年的我们一次次回头打探,不是因为那个年代有多么美好;就像我们一次次谈论香港电影,并非彼时香港的电影工业有多么伟大,而是因为,那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时光。那段时光雕刻了我们。

我们希望“再续时光”。

塔可夫斯基说,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我们希望再续港片的时光。那些时光里,我们像蝌蚪一样年轻,我们推开录像厅冰凉的铁门,周润发刚拎着手枪从门后进来,那时一切都刚刚好,那时没有人能看清我们年轻的脸。

那时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正在我们面前展开。

黄金时代

By 张乔木

导读:看录像回校被教导主任抓个正着,他骂我,那些录像是什么东西?打打杀杀,耍流氓,下流!你们早晚成为社会渣滓!后来我读格特鲁德斯坦因喷海明威,感觉和老主任喷我异曲同工。格特鲁德斯坦因指着海明威的鼻子说,你们这些人,看不惯一切,醉生梦死,消解崇高,毫无信念,是迷惘的一代!

01

我年轻的时候是文艺青年,现在是文艺中年,眼瞅着要变文艺大爷,每念及此都悲从中来。

因为热爱文艺,读高中时我会翻墙去外面参加文艺活动。有一次跳墙回学校时差点跳到了政教主任的怀里,满头白发的老主任把我拎进他的办公室,怼着脸骂了我两个小时

现在我还记得他骂我的话:你们不学习去看录像,对得起这个蓬勃的时代吗?那些录像是什么东西?打打杀杀,耍流氓,下流!你们早晚成为社会渣滓!

老主任的教导振聋发聩。后来我读格特鲁德斯坦因喷海明威,感觉和老主任喷我异曲同工。格特鲁德斯坦因指着海明威的鼻子说,你们这些人,看不惯一切,醉生梦死,消解崇高,毫无信念,是迷惘的一代! 许多年后想起这一幕依然唏嘘,其实我想告诉老主任,我们没有迷惘,更没变成渣滓,请老师放心!


那时我们热爱的文艺活动,就是去录像厅看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内地的小镇雨后韭菜一样冒出了很多录像厅。那时看电影是不去电影院的,一是价格贵,普通人看不起;二是没有片源,以当时的标准,几乎没有什么片子能够进院线。于是,录像厅就肩负了人们的文艺需求。因为录像厅播放的是录像带或者VCD光碟,所以“老板换碟”,“老板换带”成了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02

录像厅一般开在小镇隐秘的角落,门口会挂一块小黑板写着当日放映的内容。掀开厚重的布帘进去,一股辣眼睛的酱香型臭脚味扑面而来,黢黑的屋子里歪歪斜斜坐着几个人,他们面色苍白黑眼圈厚重,这种面孔现在只能从三和大神和网咖串子的脸上找到。


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香港电影和好莱坞以及印度宝莱坞并称为成为世界三大电影中心。所以,当时的录像厅几乎被香港电影垄断。那个时期的香港电影良莠不齐,精品与烂片齐飞,艺术与垃圾一色。为了忽悠观众,山寨片在起名字上下足了功夫,怎么鸡血怎么来,极尽浮夸。当时的港片大多四字为主,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什么猛龙过江,玉女疯情,男欢女爱,血战江湖等等,充满了感官刺激,主打的就是一个看名字就让你欲罢不能。当时的电影人可以说是标题党的鼻祖,几十年前就把“擦边”这项艺术玩得炉火纯青。

那时,山寨剧组会胡乱拍个片子然后起个听起来很牛的名字去碰瓷经典。比如《唐朝豪放女》火了后会出来一部《大唐豪情女》,《古惑仔》风靡之后会出来各种前传外传,其实和正版没有一毛钱关系,山寨剧组把预算都花在了起名字上。上当多了我们痛定思痛,认为电影名字靠不住,还是要看导演、演员以及电影公司。

大的公司比如环亚、英皇、嘉禾、银河映像等等一般品质都有保障,每家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邵氏电影诡异而又充满了想象力,银河映像专注于杜老师的暗黑警匪故事,嘉禾出了很多惊悚片,环亚的无厘头电影很没底线。那时,我们疯狂热爱吴宇森,徐克,杜琪峰,尔冬升……而王家卫这种艺术片导演则是彻底的录像厅毒药,无数人在他的电影中睡死过去。

03

很多年后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时我们如此爱电影?用现在的标准看,彼时的香港电影虽然精品众多,但粗制滥造的也不在少数。但对我们来说,就算是胡拍一通的大烂片也足够让我们在录像厅坐够90分钟,那完全是一种纯粹的热爱。

我想,我们之所以如此热爱香港电影,是因为那个时代太过贫乏——精神的贫乏,娱乐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我们的精神生活除了教科书,只有擅长以泪洗面的鸡汤大筵《读者》。我们迫切想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让那些从未经历的精彩故事照亮自己的人生。那时候香港电影横空出世,以恣肆汪洋的想象力解构了那个贫乏的时代,无情地颠覆了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于是,我们就把所有的热情毫无保留地献祭给那个光影新世界。

香港电影根植于东方文化,比西方电影更易被大众接受,对我们有天然的亲切感。它的类型也十分丰富,比如银河映像的警匪故事,《古惑仔》的底层江湖,林正英的僵尸电影,成龙的动作片……还有大量的文艺片、情色片、恐怖片等等。这些丰富的类型电影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世界观重构。


电影《古惑仔》剧照

所以,那不仅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更是一个小镇青年认识世界的黄金时代。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我们刚刚从沉寂中醒来,天真地以为文艺本就如此——电影只有某种特定的题材,艺术是僵硬的程式化和舞台剧的浮夸,好人一律长着忠厚的国字脸,坏人则是嫩牛五方,善良总会战胜邪恶,坏人必然落入法网。在这种二元价值观的熏陶下,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变得粗粝而冰冷。

而香港电影则带给我们全新的观感,它丰富的艺术表达,成熟的电影工业,悲悯的人文情怀以及恣肆的想象力,碾压式地重塑了我们的认知。我们开始反思,艺术是不是应该有另外的样子?于是,一场伟大而隐秘的转变悄然发生——人们开始从宏大叙事转向关注个体,从恢弘的乌托邦转向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从二元对立的人性观转向更加复杂多元的人性观。在那个弥漫着脚臭味的录像厅,我们从生硬到温柔,从粗粝到细腻,从封闭到开放……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不仅只有集体的宏大叙事,更有平凡个体的悲喜。

04

对当时的小镇青年来说,香港电影带来的启蒙,就是一场隐秘而伟大的乡土版文艺复兴。

伟大的时代总是交织着矛盾与碰撞,孕育着腐朽与新生。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奔地狱。对我们而言,那个逝去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觉醒,就算香港电影被认为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文艺,就算它充斥着烂片,就算是暗无天日的录像厅弥漫着各种恶臭,但如果时光重来,我们依旧会走向那间黑暗的录像厅


图像系AI生成

世界广袤无垠!不满足眼前的世界,不断拓展认知的新边疆,是人类深藏的天赋。因为这种天赋,人们能从坚硬的石壁中凿出裂缝,在晦暗的世界点亮微光,于浩瀚的大海中找到方向,这是进步的力量。

前几天和友人聊天,无不唏嘘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不管是好莱坞还是香港,能让我们熬一个通宵去追的影片已然没有。虽然属于那个时代的荣光已经远去,但是,那个逝去的港片黄金时代已经和无数的小镇青年的生命融为一体。这场文艺复兴所点燃的人文精神,也将在新的时代孕育出全新的生命。

(作者系抖音号“思想史万有引力”主理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金时代   海明威   小镇   银河   渣滓   世界   贫乏   想象力   香港电影   见证   文艺   主任   时光   老板   青年   艺术   时代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