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


根据《南史•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传上》记载,符合昆仑奴特征的黑人在三国时期就存在了。

黄武五年(226年),有大秦(罗马)商人到交趾(越南)做生意,交趾太守吴邈派人把罗马商人送到孙权那里,当时诸葛恪攻打丹阳,”获黝、歙短人黝、歙短人。”罗马人说他们国家没见过这种人,于是孙权大笔一挥,送了十对小黑人,让会稽郡的刘咸给送到罗马去了。

但是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和孙权时期的”黝、歙短人”是不是同种黑人,这事没法考证。

唐代黑人来到中国,一种是作为“东南亚朝贡国进贡”送往长安和洛阳的;一种就是通过“被捕获贩卖”到沿海和内地的。 但是和美洲的”奴隶贸易“不同的是,当时唐朝人喜欢的昆仑奴普遍是黑矮短小的人,用于娱乐业较多,而非来干重大种植体力活的。


在唐朝元稹的《琵琶歌》里,“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还有敦煌壁画中有驭狮昆仑奴、驯狮昆仑奴、驯象昆仑奴等形象。都可以看出来,原来昆仑奴基本上到了大唐都以从事娱乐业为主。这和现在东南亚某些国家的”人妖”产业有些类似。

但对于昆仑奴究竟是哪里人?到现在学界都没有最终结论。

现在普遍认为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乃至印度一带的人。如果这样讲起来,他们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黑人。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昆仑奴”就是我国史料记载的黑人,跟昆仑山那个昆仑没关系。

这一点上在《旧唐书》上有明显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是占城的别称,占城就是现在的越南一带。越南往南,那就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了,当地土著,的确是深色皮肤的矮黑人。昆仑人当然就是指的这些地区的原住民。


既然叫“奴”,一般还是要理解为奴隶,连起来理解,就是来自昆仑地区的奴隶,“奴”字在唐代应该还有别的字义,可以当做昵称,比如李白就曾经给孩子起名叫做“明月奴”。

考虑到“物以稀为贵”,这些昆仑奴在大唐是稀有品种,贵族豢养奴婢,假如与众不同,一定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如此说来,这“昆仑奴”的称谓也带有少许昵称的成分,倒也是情理之中。

几乎与大唐同一时间段,阿拉伯帝国也在中东地区兴起,他们的势力抵达东非时,掠奴也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考虑到当时的两大文明还曾经用直接的战争方式掰过手腕,所以黑奴从西方传到大唐的路径也比较顺畅。


相比来自南方的昆仑奴,这种黑奴的来源数量要更少,比如来自东非桑给巴尔的"僧祇奴",但哪里又有那么多懂行的主人家,因此这“昆仑奴”的称谓应该是一种对黑奴的统称,而不管你是不是来自于“昆仑”。

盛唐时期,唐帝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非常频繁,长安是一座极其国际化的城市,在大街上没有外国人溜达反倒是稀奇事,达官显贵也以蓄养昆仑奴、新罗婢为荣。来自半岛的新罗婢大概意思相当于今时今日的菲佣,物美价廉,性价比高;同样,昆仑奴的好口碑也是得益于他们的踏实肯干,根据现代科学的反馈,这个族群的智商的确也不高,表现的对主人非常忠实,跟现在走在大街上的富二代身后跟着俩戴墨镜的黑人保镖意思差不多。

除了以上优点之外,在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裴铏所著的《昆仑奴》中,也描写过这样的一名昆仑奴,他身怀绝技,能背负着主人翻墙跨院,私会妹妹,是一等一的轻功高手。


按个头论,恐怕这位名唤“磨勒”的昆仑奴应该是来自非洲。

《太平广记》里记载的昆仑奴则普遍精擅水性,有位太守就喜欢带着他家的昆仑奴泛舟海上,一高兴就把手中的宝剑扔到海里,然后昆仑奴就会一个猛子扎进去捞上来——抛去这位太守老爷的恶趣味不谈,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这位才是真正从东南亚引进的正版昆仑奴。

直到今天,在东南亚一些海岛上还居住着这样一群土著矮黑人,他们以深海猎鱼为生,无论从下潜时间到距离,在没有辅助设备的前提下,连专业的潜水运动员都要甘拜下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东非   新罗   太守   土著   大唐   黑奴   越南   罗马   东南亚   爱不释手   唐朝   黑人   贵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