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牌子还值点铜钿……可惜了”,上海最后的弄堂厨房端出市民记忆中的味道

9日清晨,石门一路靠近大沽路的一条弄堂里,年过六旬的何师傅在大灶前一边煮着面条、一边顾着旁边酱蛋的火候,身后时不时有居民穿梭。这是升阳小笼馆的后厨。

1958年至今,这爿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四张方桌的小饮食店,陪伴周边的几代居民度过65年的时光。最近,升阳小笼馆所处的弄堂正式启动旧改,小店进入歇业倒计时。

每天清晨7点开始营业,下午2点收市,小店营业时间不长,生意却很好。一大早店里的位子全部坐满,到了中午饭点排队更是常态。何师傅回忆,当年刚进这里工作时,有20多位员工,一天排3班,可以做到晚上11点。现在老员工们陆续退休,只剩几位老人还在坚守。

升阳小笼馆是隶属于新镇江公司的国营老字号饮食店,以私人承包的形式经营,每月向公司上交一定比例的盈余。最近,小店的收银阿姨发寒热,不能来上班,这天收银台坐镇的师傅是被老何临时请来救场的朋友,以前在王家沙的包子档口工作。

9号一早来店里吃早点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是听说小笼馆要关,专程再来尝尝味道的老居民,他们在多年前已经动迁离开这片街区,对这间从小吃到大的店却是印象深刻。

小店浇头的档口最近销售时令冷面。做法质朴传统,口味却相当到位。面条的口感偏软但不失筋道,浇头的味道多数是上海人偏爱的甜口。十几到30元的价格,因浇头种类的不同而浮动,很具性价比。

小店的一侧开着一扇窗口,就是连通弄堂厨房的上菜口。厨房早年使用煤球炉,后来通上了煤气。经过改造的弄堂厨房也有将近30年的历史,不过伴随着小店的撤离,这间上海现存唯一的弄堂厨房也将走入历史。

弄堂厨房的灶台很有年代感。

一边是灶台前的忙碌,背后就是弄堂里穿梭的居民和行人,也算今天上海难见一景。

厨房的上菜口就开在灶台上面,浓油赤酱的卤蛋在沸腾的锅里翻滚。

小店的上灶厨师目前只有何师傅一人,前店的收银师傅时不时会穿进来帮忙搭把手。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炎热的夏天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强度和艰辛可想而知。

现在的弄堂厨房基本上都只做一些蒸煮的工作,不产生油烟。而浇头的炒制、小笼的制作,都在小店位于镇宁路的厨房制作完成,再由师傅来回穿梭取货。何师傅说,早年间弄堂厨房也是会开油锅的,但是时代变化,周边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小店的油烟味产生了意见,老何决定索性把这块工作从厨房里剥离开。

老何今年65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问起小店未来的命运,性格开朗的老何满脸笑容,语气中却满是遗憾:“没有年轻人愿意做,我只好自己顶着呀。目前大概最多还能开两三个月,等房子收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我也就好退休了。就是可惜了这块牌子,应该说那么多年了,还是值点铜钿的。”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董天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弄堂   浇头   厨房   灶台   饮食店   面条   早年   上海   牌子   师傅   味道   居民   市民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