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力推包产到户第一人,被邓公连提三级,后来担任安徽省委书记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耕大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有充足的粮食也是保障我们庞大人口基数的底线保障。

可是想要解决好粮食问题并不是容易事,因此在上个世纪“包产到户”这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成为50、 60后一代人的回忆。而提出这个想法的设计师黄璜,不久之后还被破格提升为安徽省委书记。

一、脚踏实地的基层干部

黄璜是江苏人士出生于1933年,幼年时期他家境贫寒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相比于其他顽皮的乡村孩童来说,黄璜是一个比较文静内向的人。

为了孩子长大以后有所作为,他父母也是砸锅卖铁凑出一笔钱来将其送去上学,正是因为这个决定铸就了黄璜日后的辉煌。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听说只要解放军经过的地方就会打土豪、分土地。黄璜心里非常明白这是一支为人民服务的正义之师,想要日后有所作为也必须加入这支部队。

怀着一腔热血与对未来的憧憬,黄璜毅然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非常稀少,像他这种有点文凭的新兵基本都会被分到文职岗位上工作,黄璜很幸运来到重要机关担任办公室工作人员。

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每天会有大量文书等待他处理,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对很多同志来说都是一种压力。不过黄璜并不这么看,他为人非常小心仔细,即便没有上阵杀敌,但这也是在为人民服务每天都乐此不疲。


可能正是因为这份对工作的热情,黄璜是幸运的他所做出的努力都被上级领导看在眼中。为了对其重用他来到安庆地委统战部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摇身一变当上了领导层。

二、一个大胆的计划

虽说黄璜当上了官,但他却一点儿都没有架子,仍然像往常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不过在这期间因为太过正直得罪了不少小人,为之后埋下祸根。

人们常说邪不胜正,有很多想要打压黄璜不想让他升职的人全部计划落空,没过多久又被调到望江当县委书记。

身为县里的“一把手”,黄璜时刻牢记使命,经常会亲自下到基层实践出真知,还会举行“围炉夜话”,让百姓当面指出政府工作的不足。

因为非常体察百姓之苦,黄璜的工作作风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可就是这样一位好干部在特殊时期却遭到小人陷害,直接被下放劳动。

那段时光是黄璜人生中最黑暗的阶段,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重新复出,只能每天在农场干着体力活受他人排挤。

面对反动势力批斗以及套话黄璜始终绝不妥协,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终于等来了光明,重新官复原职来到安徽无为县当副书记。

无为县地处平原耕地广袤,全县主要经济支柱就是农业、畜牧业。不过在任期间的黄璜却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县里明明有着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产量一直上不去呢?而且作为一个农业县竟然有时候还会伸手向国家要救济。

为了搞清这一问题黄璜再次下到基层亲自探查,本来以为是种子或者工作方法的事。可最终他转了一圈算是弄明白了,问题出在人身上大家没有积极性。

建国之初国家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土地,按照人头平均分配。可没过多久那些穷人又将地卖给富商,这么一来二去土地还是被集中了起来。因此我们改为给老百姓土地但所有权归于集体,大家一起搞人民公社运动吃大锅饭。

表面上看这确实够公平,可没过多久问题又出现了。那些干得多的和干得少的所得到的东西一样,因此想要出力的人越来越少,全都处于一个躺平状态,直接导致占着好资源产量却提不上去。在这种大背景下,包产到户这个大胆的想法提出了。

三、最终落实受益

黄璜经过苦思冥想认为,如果能包工定额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让农民们把基本数额上缴国家之后,剩下的超额全部归于自己,这么一来大家不就有干劲了吗?况且公有制的地位仍然不动摇。

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在当时想要实现却很难,甚至引来了无数批判声。直到1980年邓小平同志亲自表明农村改革势在必行,这件事情才开始筹划。

1982年包产到户的正式文件下发,全国上下农村都进入到了一场大改革当中。很显然这场改革虽然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最终结果还是良好的,很多农村都摘掉了贫困帽,而且还创造出一个世界奇迹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

因为黄璜敢于创造敢于大胆去改革,1983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安徽省委书记,在任期间为本地发展事业做出不小贡献。

结语:

对于改革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虽说这个过程万般艰难,但我们仍然要大胆去尝试,因为这样才能推动国家进步。黄璜就是一位出色的改革家,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想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后来的产量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包产到户   省委书记   安徽   无为县   县里   有所作为   产量   大胆   多久   想法   时期   土地   百姓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