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前夜(四):古豳国在哪里?公刘故里是哪里?

一、古豳国猜想

(一)“豳”释义。“豳”象形文字,豕小猪的意思,豳字意为两只小猪从山间跑出来。也就是说,周人在北地所居住的地方,一定是环境优良,适合农耕和养殖的肥沃土地,并且都在山间平台的地区生活,因为黄土高原广阔的地区,这样的土地有限,黄土肥力的有限,耕种一段时间会肥力下降,加上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的频繁侵袭,那么豳人肯定是需要频繁的迁徙。

传说周人先祖驯服了野猪,开始使野猪向家猪转化。话说一日先周人,在山上发现了一窝野猪,想逮住野猪,可野猪凶猛,就用东西挡住了洞口怕野猪饿死,就投喂一些杂草,数天之后,野猪似乎温和了许多,也不攻击人了,好像接受了这种被人喂养的生活,慢慢地先周人便学会了养猪。

(二)公刘其人。

不笜带领族人北迁至戎狄之间,所谓戎狄之地,据《括地志》载,指宁、原、庆三州之地,“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窑、公刘居之”。宁、原、庆三州,即今甘肃庆阳、平凉部分地区及陕北部分地区。据史料记载,夏桀初年,公刘出生在今庆城县玄马镇樊家老庄村的公刘庄,后人称此地为“天子掌”。“公刘”,后稷的后裔,不之孙,鞠陶之子。姓:姬,刘是名,叫姬刘。“公刘”的公,是后来人们对他作为国君的尊称。《尚书·大传》云:“公,爵;刘,名也”。公刘在庆阳,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人,周祖中功绩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位部落方国首领。他是整个豳地疆域的开拓者,古豳国的创建者,周祖农耕文化的奠基者,更进一步说,“周道之兴自此始”。

《史记·周本纪》对公刘的功绩作出了这样的概括:“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其德”。对于公刘在豳地的贡献,今天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扩大疆域,统一豳地;大展农耕,始兴周道。此地被称为“北豳”,公刘后来再次迁豳。《诗经·大雅·公刘》篇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其中“乃陟南岗,乃觏于京”一句则反映了公刘迁豳的方向,说明他们从原地南行,见到高大的山丘,得到了建都之地。此地就是宁县的庙咀坪,被称为“豳都”,

公刘在此建立古豳国。原不笜、鞠陶居住的庆城称为“北豳”。


(三)古豳国在哪里?

1、公刘为什么要再次迁豳?为什么要南迁,有一种说法占据主导地位,就是说迁的目的在于团结族众,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为周族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清代著名的辨伪学者崔述说:不窑率族众窜至北豳,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厚的特点,挖窑洞,不窑的名字可能与窑洞有密切关系。借助他们所带去的农耕技术,周部族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到公刘时,人口有了迅速的增长,生产力有明显提高,农作物种类增多。《豳风·七月》称“其始播百谷”,在十月中收的农作物有“黍、稷、重、禾、麻、菽、麦”,耕作技术也有进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局面。但是北豳地区山大沟深,生产发展受到影响,选择更适合粗耕农业的自然环境和较好的土壤条件,公刘只好向南行进,择善而居。


2、公刘迁豳,豳在哪里?

在甘肃省宁县是一说;公刘向南迁豳还有一说:公刘从北豳迁至豳的南行路线,史籍未有具体记载。一些地方史志载,大致是从今天的宁县、正宁沿马莲河到达今陕西旬邑,或者一部分从今合水县境沿着葫芦河渡过沮河达到旬邑一带,随着部落族群的壮大,周人又不断向周边地区渗透扩散。他们最终到达哪里,对《诗经·大雅·公刘》的研究则能给出更多可能的答案,“止旅乃密,芮鞫之即”,似乎解读着公刘和他的族人们最后的落脚之地。

崇信古称芮鞫,境内发现的齐家、仰韶文化遗址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而且当时崇信一带土地肥沃,汭河水量充沛,逐水而居的先民们,面对六盘山脉的遮挡,最终在这里停下脚步,并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教习稼穑,传授桑麻,采石搬破,营造居所。考古学上的发现也印证了这种判断,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汭河北岸的于家湾村发掘出全省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墓群,墓葬数量达百余座,出土了鼎、簋、觚、爵、觯、钺等一批珍贵文物。《史记》中讲,“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文王亦“遵后稷、公刘之业”,可见周人在这片广阔丰沃的土地上发展农耕,积蓄力量,最终促使“古公亶父迁岐”,奠定了一个王朝的基业。

3、公刘之后族人有没有扩大范围呢?有没有小规模的迁徙呢?肯定有,在今天陕西长武、彬县、旬邑等地,均有和先周有关的遗址或者墓葬、遗迹。那么说明,公刘迁豳,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更不是一代之功,后历经十代左右,到古公亶父时,才在此迁离。而豳国的范围就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我们试想,古豳国的范围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国

随族迁”,公刘带着古豳人迁到哪里,就在哪里开始发展农业或带领当地土著居民发展农业,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有一种可能,豳地相对固定,周围原住民部落归顺融合也称为“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目前的遗迹,有如此的大致设想。

北豳:我们可以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宁县一带。

豳都:宁县庙咀坪。

南豳:长武(碾子坡遗址)、彬县、旬邑(西头遗址)一带

西豳:崇信一带

公刘应该长期居住在豳地,只是农忙或者重要时期才去巡疆,或者指导生产。因为,不窑、鞠陶时,就已经学会了建筑窑洞,时定居为主,到公刘时,窑洞、建屋技术也有了发展,不可能随便就废弃,应该说建造居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他地方只是公刘到过的生活过工作过的地方,不能是长期居住地。试想,一个部落的首领怎么可能长期离开国都。

(四)九龙川(公刘等九位周先祖的长眠之地)

公刘之后,庙咀坪这个地方生活了周先担的九个王。并且死后都葬在了这里,被称为“九龙川”。在据宁县志记载,今九龙川古称九陵川,因埋葬了周先祖的九个王而得名,他们分别是:公刘、庆节、皇朴、弗差、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祖不窑葬在了今庆城县的周祖陵,周老王鞠陶葬在了今庆城县西北60里的刘坪村,公刘及以后的九个王葬在了今九龙川,只有在庙咀坪生活了半生的古公亶父南迁到了西岐。豳人迁走后,此地再次被戎狄占据,大约在周朝建立前后,以义渠戎为主的游牧民族,在今宁县庙咀坪建都,建立了义渠国,并多少继承了一些周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

先公世系

1后稷(帝喾长子)--2台玺(帝喾第五子)-3叔均--4不窋--5鞠--6公刘--7庆节--8皇仆--9差弗--10毁隃--11公非--12高圉-13亚圉-14公叔祖类-15太王(古公亶父)-┌─泰伯(即太伯,太王长子)

├─虞仲(太王次子)

└─16王季(太王第三子)──17文王姬昌──武王姬发

注:人名前的数字为即位顺序。

(五)公刘故里之争。


目前,甘肃崇信县、陕西彬州市、旬邑县都对外称自己为“公刘故里”,依据大多数是汉代以后的一些地方志、县志或以传说为依据,我认为不妥。

故里是故乡之意,即为出生地,公刘是鞠陶之子,鞠陶跟随不笜北迁庆阳一带娶戎狄女子为妻,因此,公刘的出生地应该在庆阳一带,后来的南迁,所到之处或归顺之处都是豳地,应该是工作地,公刘掌握了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到之处对其敬仰之情可以想象,所以人们可能在各地后来都建立了公刘庙之类的纪念场所,以讹传讹可能成为公刘墓等场所,比如彬州市的“公刘墓”,实为祭坛,是祭祀祭奠的场所,而非真正的公刘墓。所以,不能把出生地和工作地混为一谈。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乱认祖宗。建议三县相关部门,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不能为了宣传旅游,增加地方文化内涵,而做滑稽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崇信   宁县   黄土高原   庆阳   旬邑   庆城   窑洞   先祖   农耕   西周   甘肃   陕西   故里   遗址   野猪   地区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