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延时服务”呼声渐高,教育部“一锤定音”做出回应!

自“双减”实施以来,争议最大的当属课后延时服务了。

课后延时服务原本是为学生和家长减负的,如今却被多数人唾弃。

一位家长说:

孩子早上8点到校,参加延时服务回到家后天都黑了,肚子饿了很久,满脸疲惫,看着比大人上班还累。

还有一位家长表示:

以前,孩子下午放学都能坐公交回家,自从有课后延迟服务后,她得天天接孩子放学,没时间接就打车,家庭负担都加重了!

近来,取消课后延时服务的呼声高涨。

比如今年5月,就有消息传说——北京已经开始退还延时服务费了。

今年7月,教育部在“双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提到了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这次真的要取消了吗?

回答前,先来谈谈目前延时服务存在的两大争议。

争议一

延时服务,给学生减负了吗?

给学生减负,是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的初衷。

为了这一目标,此前,教育部曾对课后服务的内容提出两点要求。

一、学校要在服务期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二、服务期间不能讲课,要丰富服务内容,如运动、劳动、阅读、兴趣课等。

据家长反馈,多数学校都没能达到这两条要求。

首先,作业问题上,学生还是没能按时完成作业。

诚然,对于自律的学生来说,延时服务是“福音”。

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自主学习,有困惑也能及时找老师解决。

可还有大多数学生没法做到自律。

有位妈妈抱怨道:

“我家孩子回到家后,还是有一叠作业没完成,写到了11点多。”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多了一节课的时间。

本来一天就有大部分时间在上课,脑袋早已昏昏沉沉,如今多出一节课,根本没有精力继续写作业。

其次,服务内容上,不但没丰富内容,还给学生增压了。

有些老师,会利用两小时的延时服务时间,讲题、讲卷子、布置作业。

因为作业多了,要求多了,孩子们反而内卷起来,压力都增大了。

长期下去,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孩子厌学,老师无力,家长不满意。

学生的减负工程,依旧任重而道远。

争议二

延时服务,能不能不收费?

延时服务的收费问题,也一直饱受争议。

许多家长对此事一直表示不满。

第一不满:家庭开支增加了。

“延时服务收费,家庭开支就又多一笔。咱们普通人已经够累了,为何还要给我们添麻烦?”

这是不久前一位家长在网上的吐槽。

对此,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在部分家长看来,延时服务期间,孩子没能完成作业,有一大原因就是老师没能监管到位。既然花了钱还没服务好,那有什么资格收费?

第二不满:延时服务就是给老师谋福利。

延时服务的收费标准,各地都不一样。

有的地区不收费,但大部分地区还是收费的。

比如在江苏,学生每学期要交300元。

在深圳,学生一学年要交1000元,也就是每学期500元。

有家长嫌弃收费高,认为老师上课就是为了争课后延时服务费!

还有家长义愤填膺道:“这是变相敲诈。”

在他们看来,延时服务不是为学生服务的,而是为老师服务的。

不是为学生减压的,而是给老师谋福利的。

“延时服务”

老师有苦难言

网上曾有一个讨论:

“你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吗。”

热评第一是:

“我是老师,我比家长更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

每次谈起延时服务,老师们都有一肚子的委屈和心酸。

课时增多,顾不上家,家长投诉,分配不公......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要上好这两小时,有多难,有多苦。

首先,延时服务费,老师根本赚不到多少。

课后延时服务收费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上了一天课还要加班的老师。

然而这笔钱的最终归属,每个学校略有不同。

有的学校,教师只有400,而没有到一线辅导学生的校长却拿到了老师的5倍。

有的学校,把延时服务费拿去交电费、安保费,明目张胆克扣老师的钱。

校内分配这样不公,老师真正拿到手的又有多少呢?

其次,老师真的没必要为这点钱奔波。

我的一位教师朋友,每天早上6点半到校,上完课后服务课,还要接着加班开会到七点。

她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

可因为下班晚,孩子放学,她得拜托邻居帮忙接送。

孩子饿得哇哇直哭,她也没时间按时做饭。

老师,不仅仅是老师,他们也有一个家要照顾。

老师,也不是钢筋铁骨,一天跟个旋转陀螺似的奔忙,身体也会吃不消。

现在谈起课后延时服务,许多教师都有恐惧症了。

如果长期活在疲惫和恐惧之中,老师还能有教学热情吗?

别再苛责教师了。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延时服务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急需解决的难题。

改进课后延时服务

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课后延时服务,会取消吗?

教育部在2023年的“双减”工作要点中,再一次提到:

要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好学生满意的教育。

也就是说,不会取消,但要继续优化。

诚然,取消课后延时服务的声音有很多。

但反对取消的声音也有,毕竟很多家庭也切切实实从中受益。

延时服务,众口难调,问题重重。

不过,有问题是好事,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教育才有进步的空间。

改进课后延时服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好的教育,应真正聚焦孩子。

孩子们需要古诗与算术,也需要运动与爱好。

为此,老师应充分优化活动内容,为孩子设计真正适合他们的课程,如此,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学校,应给予老师相应的报酬。

要想办好课后延时服务,首先就得解决老师遇到的问题。

相关部门要强化财务监督,确保此笔费用真正落在实处。

没有一份职业生来就该固守清贫。

老师们的付出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

○社会,应给予教师多一些尊重。

对于老师来说,最郁闷的事,不是工作量大,而是社会的偏见与指责。

老师不是免费保姆,也不是全能型工具。

请不要对老师太苛刻。

如果教师的付出能得到大家的理解,社会的认可,那么再苦再累,相信他们也能坚持。

唯有真正身心舒展的老师,才能教出真正内心充盈的学生。

总之,优化延时服务非一日之工,还需要时间。

希望你我都能共同摸索,稳扎稳打,为孩子们办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后延时服务。

真正让“双减”下的教育减负,而不减质。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教育部   作业   课后   服务费   呼声   不公   家长   老师   孩子   教师   家庭   时间   学校   社会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