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个正式的国家都不是,巴勒斯坦怎么混得这么惨?


皮尔计划

一战后,犹太人大量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冲突越来越多。

动静比较大的有1936年的巴勒斯坦人大起义。阿拉伯人提出了几个要求:不许犹太人再进入巴勒斯坦,不许向犹太人出售土地,要建国,这个国家的主体必须是阿拉伯人。

这次起义最终被英国人联合犹太人给镇压下去了。

鉴于这次动静闹得有点大,英国人给出了个主意,说要不你们分治吧,我都替你们分好了,阿拉伯人占75%的土地,犹太人占20%,剩下的包括耶路撒冷的那部分,由我来管。

提出这个计划的人叫皮尔,因此这个计划又被叫作《皮尔计划》。犹太人对这个比例不太满意,觉得少了点。但想到自己是从无到有,先把摊子支起来最重要,因此表示同意。

但阿拉伯人不干——原本这整片土地都是他们的,凭啥现在要分出去20%?

然后这事就搁置下来了。

联合国181号决议

后来二战中更多的犹太人跑到了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的犹太人就更多了。

为了建国,犹太人发动了多次恐怖袭击。英国镇不住这里的场子,把问题扔给联合国,自己卷铺盖跑了。

联合国在1947年出了个181号决议——把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建国。

这个决议明显偏向以色列——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分到的面积只有1.15万平方公里;犹太人只有60多万,分到的面积却有1.52万平方公里。

对此决议,犹太人表示欣然接受。

阿拉伯人连《皮尔计划》中的75%都不接受,现在连一半都不到,可能接受吗?

为表达自己的愤怒,阿拉伯人对犹太平民展开了暴力袭击,为期三天。

犹太人也不是善茬,搞了一系列大屠杀作为回应——屠杀模式是选个巴勒斯坦人居住的村子,全村杀光。

1948年5月14日,英国上午宣布跑路,犹太人下午宣布建国,整个过程只花了半个小时。

为啥这么急迫呢?因为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已经磨刀霍霍,要打过来了。

5月15日开始,5个阿拉伯国家和刚建国的以色列干了一架,以色列没输,反而在巴勒斯坦地区站稳了脚跟。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的两块土地加沙和西岸,就在这次战争后大致成型。不过当时加沙归埃及,西岸归当时的外约旦——也就是如今的约旦。

靠海的是加沙,土地平坦,是块好地方,但是面积很小。

约旦河西岸的这块土地简称西岸,绝大部分是山地,也就是说,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地区绝大部分的平原。

和联合国决议相比,这个时候的加沙,只剩下沿海的一小块,西岸则只剩下一个蝴蝶翅膀的形状。

要了解几次中东战争看这里:以色列是怎么把中东搅得鸡飞狗跳的?

这次战争使得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成为难民,无家可归。

巴解

1959年,一些逃难在外的难民,组成了一个叫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英文缩写FATAH,简称法塔赫。

巴勒斯坦人成立的组织其实很多,这里只捡重要的说。

1964年,这些乱七八糟的组织在耶路撒冷进行了整合,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法塔赫是巴解当中势力最大的组织。

以后时事新闻中看到法塔赫,或者巴解,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同一个组织。

转眼又过了三年,1967年,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约旦又打了第三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后,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加沙和西岸,都归了以色列。以色列的领土成这样了:


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到旁边的约旦,巴解也跑过来了。

在约旦

巴解在约旦干了些啥呢?

巴解带着难民在约旦境内占了大片的土地作难民营,并在此成立一个准政府的组织,实际在约旦形成了一个国中之国。

按理说,你占了人家的地盘,人家还不赶你,你无以为报,最起码不能给人家惹麻烦吧?

巴解偏不。他们以占据的这些地盘为根据地,时不时对以色列搞一下袭击,然后招致以色列加倍的报复。

以色列不仅报复巴解,还报复约旦。

约旦刚刚输了第三次中东战争,惹不起以色列这个硬茬,因此要求巴解,不能在约旦搞针对以色列的袭击。

巴解根本不搭理约旦国王的要求。不但不搭理,他们中还有人因为约旦国王和美国的关系不错,大骂约旦国王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为此双方没少发生冲突。

1970年9月,巴解脑子一热,干了一票大的——他们劫持了西方的三架飞机到约旦,后来又把这几架飞机给炸了。

西方国家找谁的麻烦?找不到巴解,还找不到约旦么?

约旦军队对巴解的容忍到了极限,采取了同样激进的手段来报复——朝巴勒斯坦难民营开火,杀死了好几万巴勒斯坦难民。巴解异常愤怒,在约旦的土地上和约旦军队干了一仗,第二年7月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被赶出去后,巴解和难民们去了哪里呢?主要去了以色列北边的黎巴嫩。


在黎巴嫩

这伙人占据黎巴嫩南部以后也不忘初衷,对以色列各种袭击。

他们的袭击主要分三种:

远程袭击——在黎巴嫩境内炮击以色列;

渗透袭击——偷渡进入以色列,搞恐怖袭击

海外袭击——在其他国家,针对以色列人搞恐怖袭击。

除了政府,以色列平民也是袭击对象。

为此,以色列分别在1978年和1982年两次进入黎巴嫩境内打击这伙人。1982年的这次也叫第五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后,巴解被迫全部撤至其他阿拉伯国家。

顺带说下黎巴嫩。这个国家在巴解到来之前,是中东最开放,最富裕的国家。巴解到来后黎巴嫩爆发了为期15年的内战——战争的根源不在巴解,但巴解也脱不了干系。

现在黎巴嫩是中东穷国之一,缺物资、缺油、缺电,黎磅兑美元的汇率跌破100000:1。去年,女子持玩具枪去银行抢自己账户里的美元的新闻就发生在这个国家。

建国

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巴勒斯坦地区勉强算是稳定了一阵。虽然时不时还是有冲突,但都不算大。

到1987年,出事了。

12月9日,一辆犹太人的卡车闯入加沙地区的难民营,压死了4名巴勒斯坦人。

后来事情闹大了,引起了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说是大起义,其实就是游行、罢工、拒绝缴税,不配合以色列政府的工作。如果非要说什么攻击性手段,那就是——丢石头。

常看巴以冲突的新闻,你会发现这是他们最常见的攻击手段。

这次起义中,又有一个反犹太人的新组织成立,全称叫伊斯兰抵抗运动,首字母HAMAS,简称哈马斯。

这个组织的主要目标是:用武力将以色列从地图上除去,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

此后,哈马斯将逐渐取代巴解,成为巴以冲突中的主角。

经过多年的斗争,巴解终于接受了以色列已经坐稳中东这个事实。趁这次起义,他们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建国。

1988年,巴解组织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表示接受1947年的巴以分治决议,首都耶路撒冷。

现在建国有点晚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巴勒斯坦你说的领土呢?——在以色列脚底下踩着呢。

你说的首都呢?——耶路撒冷呀,这不是以色列的首都么?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这个特殊的存在,每次一有动静,必定会引起阿拉伯世界震怒,进一步发展为和以色列的冲突。

到底有多特殊?看这里:耶路撒冷,神仙打架的地方

1947年联合国181号决议中,这个特殊的三教圣地划归联合国管理。

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就拿下了耶路撒冷,为了宣示主权,在1950年迁都至此,并在1980年立法确认,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不可分割的首都。

但国际上没哪个国家敢正式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各国的大使馆都设置在海边的特拉维夫。

除了美国。

美国国会在1995年通过决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但美国大使馆一直设置在特拉维夫,历任总统都不敢下令搬迁,直到特朗普上台。

2018年,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至耶路撒冷,这是当时的热点新闻,估计大家都有点印象。

自治

巴勒斯坦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存在着,直到2012年,才勉强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这是后话。

建国之后,巴解和以色列秘密谈判,终于在1993年签了个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允许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进行自治。

说是对西岸和加沙实行自治,实际只是对这两块地方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区进行自治,这两块地方还有以色列人的居住点,有以色列的军队驻守。

巴勒斯坦的实际领土

哈马斯反对这个协议,依然时不时的对以色列进行恐怖袭击,以色列又加倍报复。双方消停一阵后,恐怖袭击和报复的剧本又重复上演。

巴以双方就在这断断续续的冲突中坚持到了2000年。

隔离墙

这一年,以色列总统沙龙干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在9月,强行登上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山。

那可是圣殿山啊。

这个沙龙有个别号——“阿拉伯屠夫”。登圣殿山这个事情,他是不是故意的,很难说。

巴勒斯坦人把他的行为理解为宣誓圣殿山的主权,在哈马斯的领导下,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爆发。

这次起义的火力和上一次相比有所升级,用上了不少小型火器、迫击炮、自制火箭弹等。以色列人又面临一轮接一轮的袭击。

以色列政府不胜其扰,干脆撤出了在加沙和巴勒斯坦两地生活的犹太人,并以1967年之前的实际占领范围为依据,沿着巴勒斯坦人的地盘修了一圈隔离墙,把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隔离开来。

不加任何标注,从卫星地图上都能直接看出加沙隔离墙的走向。

以色列军队控制隔离墙的各个出口,对出来的巴勒斯坦人进行严查,进则随意。

第二次大起义由此结束——被关起来了,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隔离墙修建后,巴勒斯坦被实际分成了两块。

一块是西岸,由巴解管辖。由于巴解已经接受了以色列的存在,因此西岸相对和平,巴勒斯坦人也可以从隔离墙内出来,白天到以色列工作,晚上回西岸睡觉。日子虽苦,但无性命之忧。

但由哈马斯实控的加沙就不一样了。

巴以冲突

由于哈马斯坚持要用武力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它所谓的武力就是恐怖袭击。因此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更加严厉,只提供维持基本生活的物品和水电供应。

而加沙面积仅140平方公里,却拥有巴勒斯坦一半的人口,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生活越困苦,就越仇恨以色列,越容易产生极端思想。哈马斯以此为根据,常年朝以色列扔火箭弹,受到的封锁越加严厉,现在的加沙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

从2005年至今,巴以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加沙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一般模式是:哈马斯扔火箭弹,以色列报复,双方交火,几轮下来停火,过一阵子再来下一轮冲突。

以色列经常说对恐怖组织的火力点进行了精确打击。事实上,哈马斯为了让以色列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经常把火力点设置在居民区内部。以色列最多会打电话给附近的居民说马上要炸你们的房子啦,限时离开,最后也是照炸不误。

两边都不把巴勒斯坦人当人。

巴勒斯坦原本是一个整体,现在分成两个部分,不说复国,连富裕都还很遥远。

巴解控制西岸,在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之后,好像失去了方向,上层日渐贪腐,底层日子穷苦,经济低迷,物质基本从以色列进口,连货币都是以色列新谢克尔。

加沙的哈马斯,则完全不服从巴解的管理,自己搞自己的。

哈马斯和以色列硬碰硬十几年,终于也转过弯来了,接受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不现实。先不说以色列同不同意,加沙的另外一个组织杰哈德,首先表示不同意。

这个杰哈德,全称为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成立时间比哈马斯还早,目标是通过圣战消灭以色列,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巴勒斯坦国家。

看,和早期的哈马斯一样极端。

因此杰哈德和哈马斯有过联合行动,后来和哈马斯一起盘踞加沙,比哈马斯规模小一点。

有这样的组织存在,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只会越来越严格。

地道

在以色列的控制下,加沙不能获得的物资除了武器外,还有建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果酱、蜡烛、书籍、乐器、洗发水、A4纸等普通消费品。

作为一个正常国家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我完全没看明白为啥这些东西都要限制加沙人购买。

以色列提供的物资极度缺乏,加沙人怎么办呢?

走海路是不可能的,以色列把加沙的海陆空全都封锁了。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会从地下想办法——挖地道,通过地道走私。

每年国际上会有一部分资金援助给加沙,这部分资金的很大一部被用来挖地道。

据说挖地道的技术,来自北朝鲜。

加沙人挖的地道主要通往两个方向,一个是埃及的西奈半岛,主要用来走私生活物资和武器,有时候也输出武力——恐怖袭击。另一个方向则是以色列,用来输出武力。

埃及对加沙地道的搜查时松时紧,挨了袭击就严查,没受到袭击的时候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色列则严防死守,发现一条封一条。

和平但腐败的西岸,和极度贫困的加沙,这样的巴勒斯坦有未来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巴勒斯坦   哈马斯   耶路撒冷   约旦   黎巴嫩   以色列   中东   西岸   犹太人   袭击   正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