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纣王杀了那么多大臣,为什么不敢动闻太师?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是一个非常昏庸无道的昏君,而且非常冷血。姜皇后作为他的发妻,竟然被他残忍的杀掉,他的两个嫡子也差一点在这场动乱中丢掉性命。

苏妲己在报复皇叔比干的时候装病,商纣王为了给苏妲己治病,要取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商纣王竟然还答应了。

而作为当时朝歌城47万大军指挥官的黄飞虎,也是因为妻子和妹妹被商纣王逼死,选择了造反,甚至领兵攻打商纣王。也就是这个时候黄飞虎整个人热血上头,忘了他是朝歌城47万大军的指挥官。否则的话,就算夺不了商纣王的江山,领着这支军队也可以把朝哥搅得鸡飞狗跳。商纣王这个皇上也就别当了。

商纣王从7年开始,此后的28年里杀了无数的忠臣良将,但是有一个人他不仅从来没有动过,还恭敬无比,就算这个人让他废掉苏妲己,他也只能做到虚与尾蛇,不敢正面硬刚。

这个人就是文官之首,却经常领着兵东挡西杀的太师闻仲。

商纣王没有动太师闻仲,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商纣王这个人是帝乙的第3个儿子,在商朝虽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这么一说法。但是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年长的儿子继位,因为年长的儿子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毕竟从年龄上就有优势。

商纣王在继位的时候都还没有成年,这个年龄正常情况下还在学习,没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水平来。所以,他给父亲留下的最大一个印象,就是房梁掉下来的时候,他只手托住,表现出了托梁换柱的力气而已。

可是,这和治国的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胳膊粗力气大就能治理天下。

而且他的两个哥哥毕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着非常贤明的声望,所以在商纣王年间他的两个哥哥也是朝中的重臣。

那么,为什么皇位传到了商纣王的手中呢?

因为,他托梁换柱之后“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

在这些大臣的建议下,帝乙估计耳根子软了,就把商纣王看做继承人。

可商纣王的年龄太小了,在古代达到20岁才算是成年人被认为有亲政的能力,在20岁之前需要有托孤大臣来辅佐,确保江山巩固。

虽然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有拥立之功,帝乙并没有把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看作托孤大臣,而是选择了闻仲。于是闻仲就成了百官之首,地位在首相商容之上。

这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件,因为正常情况下首相商容属于百官之首,同时他又有拥立之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理论上他都应该是托孤大臣,先帝却没用,他用的是太师闻仲。

原因很简单,因为首相商容的责任心比不上太师闻仲。

例如,在商纣王时期,商容发现商纣王不听良言相劝,就告老还乡,没有向太师闻仲一样鞠躬尽瘁。

这样的一个性格难当托孤重任,所以帝乙选择太师闻仲作为托孤重臣。

商船随后确实在闻仲的领导之下变得欣欣向荣,四夷宾服,呈现出了一派的盛世气象,这其中商纣王所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做到了垂拱而治。

与此同时,商纣王并没有被太闻仲架空。

所以商纣王从内心既感谢太师闻仲,也认可他的忠心耿耿,哪怕他手下的宠臣被太师闻仲打,他也会觉得是那两个人不长眼。

纣王默默无言,口里不言,心中暗道:“费、尤二人不知起倒,自讨其辱。”

商纣王在封神的时候,地位还比不上太师闻仲,商纣王只封了一个天喜神,掌管民间的婚嫁喜事,太师闻仲却被封为24部雷神之首。

子牙执鞭大呼曰:“雷部正神跪听宣读玉虚宫封号!”闻太师方才率众神跪听封号。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闻仲……封尔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任尔施行。尔其钦哉!

太师闻仲虽然在山上修道几十年便下山辅佐商朝享受人间富贵,但是他个人的修为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其治理国家的能力也不在姜子牙之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不是因为他被困在北海15年,周朝想要赢得商朝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且,太师闻仲对三山五岳的道友们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可以说振臂一呼便能够赢得四方的响应。

更关键的是,截教中的很多弟子都在人间寻求富贵,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力量。表面上他们吃的是商纣王的皇粮,但实际上这些人互相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关系网,某种程度上一荣具荣一损俱损,这个关系网的核心就是百官之首闻仲,有闻仲在,他们的富贵就有保障,这些在商朝境内为官的修道者对闻仲也是一呼百应。

这种情况下,商纣王想要保证江山的稳固,就不得不考虑太师闻仲背后的这股强大的力量。

再加上太师闻仲作为托孤大臣,他对于商纣王有监督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任免权。如果商纣王的所作所为被太师闻仲作为把柄,把他换掉也是正常的,而且没有反抗能力。

况且,朝中能够代替商纣王的人太多了,除了他的两个哥哥之外,他的两个儿子也有继承权。这就决定了太师闻仲不在朝中的时候商纣王还敢胡闹,一旦太师闻仲回朝,商纣王就不得不有所收敛。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的形象是:好色,但一个有着比较强大的战斗力。

商纣王即使整天的花天酒地,不光没有被掏空的身子,还能在在午门之战中以一敌百,还伤了诸侯们的26员大小将官,基本上算是凡人中超一流的战斗力水平了,这方面恐怕武成王黄飞虎都比不上。

但是与此同时,商纣王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较为平庸的君主。

他从继位的时候因为年龄小,主要的工作就是由太师闻仲来代替。成年之后具体的工作恐怕接触的也不多,因为凡事依靠忠心耿耿的太师闻仲就可以了。

所以,在封神演义这本书中就出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桥段,商纣王七年3月15日是女娲娘娘的诞辰,按照相关规定他必须去给女娲娘娘进香,但是商纣王竟然不知道女娲娘娘是谁?

“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祸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这除了说明商纣王有点不学无术之外,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商纣王在往年3月15号从来没有给女娲娘娘进过香。

正常情况下,商纣王应该至少连续给女娲娘娘进5次香了。

那么,以前这件工作由谁来做的呢?

应该在此之前全都是有太师闻仲代劳的,而且因为他是托孤大臣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只是商纣王七年二月,因为北海的袁福通造反,太师闻仲必须领兵亲征北海,所以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给女娲娘娘进香的工作,就必须由商纣王亲自主持了。

这可以算作太师闻仲的一个工作失误,即使向女娲娘娘庙进香的工作由他来代劳,他也应该把这件事儿跟商纣王好好的科普一下。

连给女娲娘娘庙进香这种礼仪性的工作商纣王都不用操心,可想而知他平时的生活是非常轻松的。

那么,商纣王平时在干嘛呢?

就是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商纣王有一个皇后,两个贵妃,还有后宫佳丽上千。

关于这一点,商容曾经指出,

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

可见,在私生活方面太师闻仲没有干涉太多,这可能也是君臣双方的一个默契。

商纣王这种好色不喜欢理朝政,没什么理想和抱负又能够把权力下放的君主,对于太师闻仲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君主的典范。

而商纣王有忠心耿耿的太师闻仲辅佐,让他能够在后宫吃喝玩乐,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当商纣王能够直接掌控朝中大权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蛊惑变成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太师闻仲远征北海15年,这15年的时间商纣王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对朝中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去乾纲独断。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商纣王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君主,他本人对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分不清楚的。

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类似于齐桓公的人,有管仲这样的人帮他,他就是有为的君主,没有了管仲这样的人帮他,身边就很容易聚起一帮小人。

所以,太师闻仲领兵北伐之后不久,他就开始宠信费仲、尤浑这样的奸臣,并且直接逼反了北方的诸侯苏护,给九尾狐利用苏妲己的身体入宫蛊惑商纣王提供了机会。

以商纣王的这个情况。如果商朝的江山没有被推翻太师闻仲的结果可不会很好。

别看太师闻仲对商纣王忠心耿耿,可是当商纣王在奸臣的蛊惑之下越玩越花的时候,他就会突破太师闻仲给他留下的底线。

本来,按照太师闻仲的规划,商纣王不管怎么玩儿千万不要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可是随着费仲、尤浑以及苏妲己等人的受宠,商纣王越玩越花,不仅建起了酒池、肉林,还修了高大的鹿台。

这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让无数老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但是,却让商纣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也是为什么“太师回兵陈十策”的时候,商纣王跟太师闻仲讨价还价,对拆掉鹿台的建议当场就否决了,因为鹿台带来的满足感已经让商纣王回不去了。

那么,假以时日,再加上奸臣的蛊惑,即使太师忠心耿耿,即使太师背后背景强大,商纣王也会对太师闻仲下手。

虽然太师闻仲有能力换掉商纣王,可是以他忠心耿耿的特点来看,他肯定会坐以待毙。

所以,如果商朝没有灭亡,太师闻仲的结果同样不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大臣   女娲   富贵   北海   商朝   江山   太师   忠心耿耿   娘娘   君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