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西安出土波斯王子墓,碑文难以直视,专家:幸好唐朝人看不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七日新绿

编辑|阿荣

波斯帝国是首个横跨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的帝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唐朝时期,中国和波斯之间的有着十分友好的交往,波斯使臣常常会来到中国,给当时的皇帝带来各种各样的礼品。

有奇珍异宝、有驯象表演、还有杂技魔术表演团等等。

(波斯帝国崛起时,是第一个横跨三洲的帝国)

大唐以包容开放著称,当时的中国有着许多外国侨民,波斯人也不在少数。

可惜历经千年,如今的我们已经难以知晓当时的情况,只能从史书字画以及当年遗迹中寻找到一丝盛世遗音。

1955年,西安出土了一座古墓,在它的墓碑上除了唐朝的汉字,竟然还有古波斯文,给了人们探秘当初的线索。

这个墓主人究竟会是谁?这个墓中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当年盛景?

波斯墓主的身份

提起波斯人,我们常常会联想到其闻名全球的波斯地毯。

波斯人凭着极高的手工艺品质量,垄断大唐的内陆航线,当时波斯人称霸了海上的丝绸之路。

武力征服是波斯帝国得以建立和发展壮大的基础。

然而,当帝国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之后,许多矛盾与不足也会日益显现。

帝国疲于应付,就会渐渐失去继续发展的一些外在的动力,同时也会缺少内在的活力。

这样如果外来挑战出现,就会失去应对能力,逐渐走向衰亡。

(古代波斯波利亚,伊朗的废墟)

所以阿拉伯军队攻击波斯国时,波斯国溃不成军,波斯国王子只有逃到大唐来求援。

唐太宗看到日益强大的阿拉伯军队,并不愿意去介入与我国相距如此遥远的两国间纷争。

于是劝说王子安心留在大唐,从长计议。

唐高宗为表安抚,封其为右武卫将军,还为他在长安修了一座拜火寺。

许多跟随着王子一起逃难的波斯人都留在了长安。

经专家鉴定,此墓中就是这批波斯人的后裔。

根据碑文的汉文描述,墓主人就是波斯国的王室。

墓碑上内容写着:波斯王子苏谅,官位是大唐的兵马使。墓穴是个合葬墓,墓碑上也注明是苏谅的妻子,名为马氏。

(墓上的波斯文)

看似普通的墓穴,却在墓碑上用了汉文和波斯两种文字。

专家们倒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墓主是波斯人,用自己国家的文字,也无可厚非。

然而,就那么一小段的波斯文,经专家们翻译出来之后,却令人大跌眼镜,直呼幸好唐朝人不懂波斯文,不然这可是十恶不赦的罪名,唐太宗也保不了他。

墓碑上波斯文

“苏谅”和“马氏”一眼看上去倒挺像是中国人的名字,事实上是对Sūrēn和Msī的波斯名融合了中国汉文极其巧妙音译。

让人直觉上就是个中国人名,然而事实上,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后,这位波斯王子仍然在坚持使用着自己国家的语言和名字。

西安发现的汉文、中古波斯文双语墓志,反映了晚唐入华波斯人情况。墓主人马 氏是随丈夫苏谅至长安的波斯妇女,于咸通十五年(874)去世,时年 26 岁。

当年这些波斯国的遗民,身虽然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仍然秉承着波斯人特有的小群体。

在中国居住了很多代,渐渐学会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却始终怀有自己的波斯情结,无法彻底融入中国。

(合葬古墓)

这一点从墓碑上波斯文的译文,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惊天秘密。

专家们疑惑地译出,波斯文的内容竟然写着女主人是苏谅的女儿。

这是哪里出错了吗?还是墓主特意的安排?

显然这也是墓主将这段碑文无奈用了波斯文的缘故。虽然苏谅王子有着深厚的波斯情结,但他更清楚中国大唐的人伦道德。

在大唐为官多年的苏谅深知父女通婚在中国是不被接受的。

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更别说还想在朝为官了,他这一“罪行”轻则流放,重则处死。

(盛世大唐)

这样的"罪行“哪怕是在古代国家大赦天下时,都不会是赦免的重罪。他只有将这个秘密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不敢与任何唐朝人提起。

那么为什么他又要在死后的墓碑上留下罪证,难道波斯人并没有为此感到罪恶深重吗?波斯人的人伦道德与我们是不同的?

拜火教另类的婚俗习惯

事实上这正是波斯人的信仰所推崇的。

波斯人曾经有许多人是信奉拜火教的,也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被称为“火祆教”。因为该教信奉和礼拜火,把火视为善与光明的代表。

(进贡的外族)

唐朝为波斯人建立了自己的祆祠,体现了唐朝十分尊重外国侨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所以在大唐的波斯人一直还会传承着自己国家的宗教信仰。

拜火教在婚俗上是允许有血缘关系的通婚,甚至会鼓励这样的有血亲关系的族内通婚。

在拜火教的社会中, 上到皇帝与皇后, 下到平常百姓人家, 同胞兄弟姐妹间、或是表兄妹、堂姐弟间互相结婚生活的现象俯拾皆是。

更有甚者,父女、母子都是被允许通婚的。

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 血族内通婚不但可以用来清除许多的罪恶, 而且还是对抗邪恶和阴谋特别有效的一种办法。

所以在他们的信仰里,这种族内通婚是被推崇和鼓励的。

(波斯商人在大唐交易)

拜火教的信仰里,把近亲结婚认为是一种善行,是可以积功德的,而且这也是表达对拜火教的虔诚。

这种近亲婚日渐成为了拜火教教徒中最为普遍的婚姻方式。

结语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世界各地都会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些往往相去甚远。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它强大的包容性。

现如今波斯这个名字已经被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伊朗就是曾经的波斯,却拥有了更多不同的宗教信仰。

愿各民族之间对彼此的文化与信仰有更深入的了解,彼此尊重,共同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唐朝   拜火教   波斯   大唐   碑文   帝国   汉文   西安   宗教信仰   墓碑   中国   专家   波斯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