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内部是暗流涌动,周边也是危机四伏,生存成了一大问题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那时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圣经·士师记》

以色列人征服了“应许之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新土地上的新生活刚开始,他们就发现新的麻烦正在等待着自己:除了来自迦南定居者的反抗以及周边强权的觊觎之外,当地奢靡的风气和多神的信仰,也开始渐渐动摇以色列民族信仰的根本,不少年轻人甚至出现了迦南化倾向。

内忧外患之下,士师们登上了以色列的历史舞台。

关于士师存在的历史时间以及士师们的事迹真实与否,至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从零散的部族向统一王国推进的历史进程中,以色列肯定存在着这样一些小人物,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以色列民族才得以在没有国王的统领下,安然撑过了几百年的岁月……

从西奈旷野进入相对文明和富足的迦南,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再也不需要为衣食发愁了,人们似乎就此终于可以步入“幸福”的生活了。但饱暖思淫欲,殊不知,危机往往就是伴随着人们的“幸福”而滋生的。

迦南当地人信仰多神教,其中最主要的神为巴力夫妻。巴力是雨神、庄稼之神,掌管着百姓一年劳作的收成;巴力的妻子叫亚斯他录,她是性爱与繁殖的象征,掌控着每个家族的人丁。也就是说,这对夫妻神基本主宰了迦南当地人的全部生活。迦南人在敬拜自己的神明时,经常掺有宗教上的淫乱行为(猜想也就是在世界各地经常见到的生殖崇拜)。

约书亚去世之后,以色列人以松散的形式扎根在迦南大地上,十二个支派都有各自独立的生活小圈子。由于没有了类似摩西、约书亚一样的领袖人物,“各人任意而行”,以色列人逐渐陷入一盘散沙的状态,而迦南奢靡和“自由”的环境,更是让不少以色列人,尤其是年轻人趋之若鹜。这正如今天从农村出来到城里打工的男男女女,会很快丢弃农村的所谓“陈规陋习”,争先恐后地融入城市文明中一样。 以色列的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开始与当地的迦南人通婚,而极具诱惑力的迦南异教,也慢慢渗入了年轻人的信仰中。

士师时代前期发生的一件“很黄很暴力”的事件,足以说明当时以色列世风日下的堪忧状况,以及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按照摩西吩咐,利未人没有自己的地盘,作为神职人员,他们负责主持各支派的宗教活动,所以常在各支派的地盘间走动。由于角色的神圣,这些利未人一般都会受到各支派的尊敬。

话说生活在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利未支派的男人娶了一个伯利恒的女子为妾。不料,婚后这位小妾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事情败露后怕丈夫责怪,就偷偷跑回了娘家。这个男人还真是“心胸宽广”,不仅没有责怪小妾,反而还亲自去到她娘家接其回家。估计这样的事情当时大概已是见怪不怪了吧。

事情出在回来的路上

利未人与他的小妾返回的途中,天色已晚,就落脚在了便雅悯人的小城基比亚城内一户人家歇息。大概他相貌超群,立即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当天夜里,城中的一帮男子就抵达他的住处,要与他强行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虽然经过户主人的极力阻拦,这个利未人免遭猥亵,但他的小妾最终还是被众人拉了出去,遭到男人们整整一夜的凌辱。这种大规模的群体淫乱,正是迦南人当地宗教——巴力神教的常见仪式。次日早晨开门,利未人发现小妾卧倒门前,已经气绝身亡。

在震惊与愤怒之余,这个利未人回家之后将他爱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分别送达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请求各支派为自己主持公道。面对暴行,所有的支派都声讨便雅悯支派,并一致要求便雅悯人“引渡”罪犯,但遭拒绝。

以色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内战爆发了!好汉难挡四拳,更何况十几拳一起砸,雅悯支派最终一败涂地,基比亚小城被夷为平地,除了侥幸逃走的六百个男人外,便雅悯人遭到其他支派的大肆杀戮。后来,考虑到以色列人不能缺少一个支派,于是各支派的长老“集体研究”决定,允许侥幸逃走的六百名便雅悯男人去抢四百名基列雅比女子和二百名示罗女子为妻,这才使得便雅悯支派的香火得以传续。

以色列人首先要面对迦南定居者的反抗,这些定居者除了土著之外,还有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的经历与以色列人有些相似:他们也是遭到埃及法老的驱逐,被迫来到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地,也同样是从零开始,一点点从当地土著手里打下自己的地盘。所不同的只是,到达埃及之前,非利士人来源于海上,而以色列人来源于阿拉伯半岛。在非利士人眼里,以色列人是典型的入侵者,两手空空而来,通过野蛮掠夺,抢占了自己已经生活了多年的地盘,作为“受害者”,他们一直在伺机夺回失去的土地。

除了迦南定居者的威胁外,在巴勒斯坦的东北面,一只强大起来的雄狮,也正在慢慢苏醒,贪婪的眼光已经盯上了迦南,它就是坐落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亚述王国。早期亚述的地盘基本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亚述最早的土著是胡里特人,后来一些闪族部落从干枯贫瘠的阿拉伯半岛南部,晃悠到了这水草丰美的河边,慢慢与当地土著融合,就繁衍出了亚述人,这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代末的事情。

在以色列人占领迦南的时候,古亚述正处于中期,崛起的势头正猛,肥沃的迦南地正是他们觊觎的对象。面对内忧外患,捍卫以色列民族团结、宗教尊严以及领土完整的守护者出场了,他们就是士师。士师不是由谁任命的一个官职,而是由百姓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人物。在迦南语中,“士师”是“执政官”、“审判官”的意思。可以说,在那个没有国王的年代,以色列的地盘正是仰赖这些士师的守护才得以存续,他们是事实上的民族首领。

士师的“战迹”遍及迦南,他们生活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敌人周旋,士师时代大约持续了两个世纪。由于这是一个漫长而凌乱的过程,所以这里呈现给你的并不是一段连续的历史,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历史,但透过这些类似我国“八仙过海”一般的传奇故事,我们仍然可对以色列人走过的那段历史窥见一斑。

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该时期先后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士师,演绎了不少个人英雄色彩浓厚的悲壮故事。这里只选取最有代表性,也最有争议性的底波拉、耶弗他、参孙以及最后一个伟大士师撒母耳的故事,来概要描述这段波澜壮阔的二三百年的历史。

谁说女子不如男

前面讲过,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曾经凭借铁质兵器和战车,扬威称霸西亚多年。可以说,铁器的广泛传播和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一种划分方式就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不过,到了大约公元前1200年,赫梯帝国却在一个不知名的海上民族潮水般的攻击下快速崩盘。亡国之后,赫梯人逃到了迦南地区的叙利亚北部,建立起了若干小国,后又遭到当地部族的欺负,加之来自东方亚述的践踏,最后,曾经辉煌的赫梯王国在地球上彻底走向消亡。

随着赫梯帝国的灭亡,他们的冶铁技术也被逃散的赫梯工匠带到了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神的形象:《希伯来圣经》中的无像崇拜及其古代西亚语境 孙玥 山东大学 2021-05-28 博士 682

《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研究 袁月 河南大学 2020-06-01 硕士 117

法塔赫研究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11-10 博士 4 493

再论出埃及故事与解放 侯林梅 基督教学术 2019-09-30 辑刊 64

巴赫金话语理论观照下的两个十诫文本 王宁 河南大学 2018-06-01 硕士 81

论妥拉中的“埃及”意象及其象征 陈会亮 圣经文学研究 2018-02-28 辑刊 148“出埃及”叙述的史诗性品格与叙事策略 王立新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6-10-31 辑刊 2 397

希伯来圣经中的审判研究 王思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3-20 博士 1 833

旧约中“约”概念的变化探析 李彦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5-01 硕士 211

论亨德尔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和声技法的应用 赵茜 歌海 2014-01-15 期刊 112

试论“出埃及”事件的宗教与文化意义 郭白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1-15 期刊 2 763

论《圣经·出埃及记》的影视改编 江建华 山东大学 2013-04-20 硕士 6 1793

论耶和华信仰与古代以色列律法传统的形成 黄悦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3-01 博士 3 2053

与以色列人通婚,埃及男子或丢国籍 新华每日电讯 2010-06-07 报纸 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迦南   希伯来   土著   以色列人   以色列   支派   埃及   士人   暗流   圣经   地盘   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