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再惹争议,汪峰正面回应!网友:你忘了04年说的话?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木乔

编辑|木乔

前言

“从没有对刀郎有过任何的偏见。”

时隔多天,刀郎《罗刹海市》事件终于等到了正面回应。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评论区沦陷的那英,也不是明嘲暗讽的杨坤,而是“大瓜引路人”汪峰!

每逢大瓜降临,汪峰必发新歌,但这一次,汪峰选择站在“风暴中心”,把《罗刹海市》这个话题,再次拉上了热搜。

不过发了视频的汪峰,在下一秒,却惨遭打脸。

直到今天之前,《罗刹海市》的上一个热搜,还是因为有个别媒体,造谣刀郎歌曲破吉尼斯世界记录。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官方号直接下场对弈了...

01

官方的打脸现场,总是来的很“迅猛”。

上一秒还有不知名博主表示,刀郎的《罗刹海市》已经突破了80亿的播放量。

下一面,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号就站出来给了回应:没收到申请,没有破吉尼斯记纪录。

对此网友第一时间发表了看法:

“吉尼斯你在高贵什么?那英你竟然还联合国外势力打压刀郎?”

当然,这种言论只能说是在反讽此前造谣破世界纪录的博主,毕竟80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就不真实。

不过刀郎在发布了新歌之后,从来没有言论上攻击或者回应任何人,所以也有网友看的很明白,这是想把刀郎“搞臭”:

“纯属捧杀手段,先给刀郎造势,之后官方下场打脸,用阴谋论败光路人缘。”

殊不知,到底是音乐重要,还是是非更重要?

7月份,时隔十几年沉寂无声的刀郎,发布了一首新歌《罗刹海市》,瞬间燃爆网络。

并不是它有多好听,有多么高深的旋律,人们的关注点,都在这首歌的歌词上。

根据歌词中的“含沙射影”,人们最终找到了四个受害者: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

当年,作为音乐颁奖礼评委的那英拒绝让刀郎入围,而那英的理由是,“他不具备审美观点。”

但在有心之人的刻意挑拨之下,就变成了那英说“刀郎的歌都是农民听的”。

而这条莫须有的罪名也被加在了那英身上,甚至成为了很多人对那英一生黑的点。

杨坤则是曾经在采访中表示,“刀郎那是音乐吗?你觉得他那是音乐吗?”而被网友口诛笔伐了很久。

因此,当《罗刹海市》上线时,立刻就有网友从歌词中找出了些许端倪。

歌词中的那又鸟,被网友解读成谐音那英。

而马户马驴,则是在说杨坤那一张马脸。

刀郎这是不带脏字不指名道姓的把当年和自己有过节的这些人骂了个遍?

而且从发新歌开始,刀郎就一直“挂”在热搜上,每天保底两三个。

事件一直在发酵,有赞同的声音,也有谩骂的声音,而过了这么多天,终于等来了刀郎的回应。

根据河南日报的报道,刀郎的这首新歌上线之后,歌词被指出影射中多位明星艺人。

作为舆论中心的主角,那英并未发声,但杨坤却在一条抨击网友网暴行为的微博下面侧面回应了。

而杨坤的下场,似乎印证了网友们的猜测,拉踩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大张旗鼓了。

对于这件事情,有相关记者联系到了刀郎的经纪人,在电话拨通说明了来意之后,对方给出了回应。

先是表示不好意思,对于这件事情,经纪人没有办法负责,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就是刀郎团队已经统一,不会对外有任何细节回应,并且一再强调,这是刀郎和经纪公司的共同态度。

也不难理解,毕竟在众多争议事件和明星塌方之后,已经有人总结出来了经验,就如同前段时间蔡徐坤的事情一样,处在风暴中心的时候,最优选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刀郎是无声的,但是和刀郎交情超过20年的好友——游子组合主唱阿布坐不住,公开声援刀郎:

“刀郎不可能写歌骂人,他的格局没那么小,刀郎空闲时候都在读书,他很喜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不光是好朋友,也有网友作为路人,站队刀郎:

“他没有骂任何人,他的格局没那么小,他是写出了整个社会的一些黑暗面,人性的黑暗面,和一些社会的乱象,刀郎是真的大才。”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了反对观点,并不是站队那英几个人,而是把这个话题,从几个歌手20年的恩恩怨怨,上升到了两个不同的审美阶层:

看过蒲松龄的“罗刹海市”,并没有找到所谓的“鸡、驴、勾栏、未曾开言先转腚”等描述。

还有网友站到了一层更宏大的视角去分析,《罗刹海市》其实是在暗戳戳的讽刺美国。

也有网友将这个事情直接升华了,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来审视:

当然,质疑刀郎的也是大有人在,刀郎“委婉低吟”,他们“直言直语”:

“刀郎是懂炒作的。”

“刀郎也是个营销高手啊,为了歌曲流量这样干,真的有点阴险...”

仅仅是有人在“嘲讽”刀郎吗?并不是,只能说是很少一部分。

看看那英几个人的评论区就知道了。

那英抖音第一条视频的评论区,已经有729万之多!视频只是一条不相关的内容,却因为这件事情,彻底沦陷。

甚至还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戏称,那英已攻陷成功,下一站是杨坤。

这样全民解读的热潮,在华语乐坛上都是少有的。

《罗刹海市》的意义已经不能局限在一首歌上,更像是一场互联网的盛大狂欢。

刀郎其实算的上是一位比较低调的男歌手了,大火之时选择淡出娱乐圈,最能说明他的态度。

这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显然不是刀郎想要的结果。

无论刀郎是刻意讽刺还是无心插柳,网友的大规模解读其实更像是一种自我狂欢。

而直到8月2号,汪峰工作室发布了一条长达22分钟的视频,正面回应刀郎此次事件。

一众网友都想不到,被影射的“四人帮”,最先跳出来的会是汪峰。

视频太长,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从没有对刀郎有任何的偏见。

但是下一面,打脸就来了,网友直接掏出了2004年的新闻截图,汪峰曾经表示: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不过汪峰也在视频中表示,自己的记忆中没有,并且20年前的事情,从现在来看,重要也不重要。我只知道,刀郎20年间,没有做过音乐之外的事情,只因这一点,我就会对他是有尊重的。

别的不说,刀郎这一路走来,确实值得尊重。

02

刀郎本名罗林,一个简单又随意的名字。

因为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的缘故,刀郎很小的时候就对各种乐器十分痴迷。

恰巧,刀郎有一个玩音乐的表哥,家里吉他,钢琴等各种乐器应有尽有。

这也为年龄尚小的刀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表哥家,刀郎常常对着这些乐器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很快,他也展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天赋。

虽然与表哥其乐融融,但和自己的亲哥却很不对付,两兄弟一言不合就要吵架。

不过,就算再怎么吵,哥哥还是很支持刀郎的音乐爱好的。

每当刀郎想犯懒不去练琴,哥哥就会扯着刀郎的耳朵把他拎到电子琴旁。

然而,就在刀郎16岁那年,在一次争吵中,哥哥直接摔门而去。

也正是这次,刀郎的哥哥被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生命。

而刀郎也离开了家乡,远赴新疆,去践行他对哥哥好好学音乐的承诺。

2002年的除夕夜,年纪轻轻的刀郎正和一群朋友漫步在新疆乌鲁木齐的街头上。

大雪一片片的落下,但埋不了这群年轻人炙热的心。

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只有几名衣着鲜艳的维族姑娘笑着走过。

这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天地苍茫,刀郎的心不由得一颤。

2004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

就像因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通拉萨”而纷纷前往西藏的年轻人一样。

当年不少文艺青年,都去了新疆1,来看一看“停在八楼的2路汽车。”

在那个真金实银拼唱片销量的年代,刀郎一张《2002年的第一场雪》光是正版就卖出了270万张,盗版销量更是破了1000万。

而紧随其后推出的《西域情歌》和《披着羊皮的狼》也取得了极佳的反响。

爱听刀郎歌曲的人,往往都历经沧桑,温一壶老酒,随着刀郎沙哑的歌声吼上两嗓子,眼泪悄无声息的落下。

当时的华语乐坛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刀郎就是力压刘德华,周杰伦等一众歌手,坐稳了2004年十大男歌手榜单的榜首。

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正式启用了这个极具异域特色的艺名——刀郎。

凭借着粗犷浑厚的声线和极具故事性的嗓音,刀郎彻底让属于自己的这场雪,刮到了全国。

虽然听众买账,但刀郎却并不受主流音乐圈待见。

03

先是那英和杨坤轮番对刀郎的音乐水准表示否定。

后又有官方下场,把刀郎的歌曲列入了网络十大恶俗歌曲中,与歌词粗鄙不堪的《大连站》为伍。

而刀郎连同他的音乐,也变成了俗的代表。

不同于现在突然有很多为刀郎冒头发声的粉丝,当时很多人即使听过,但也羞于承认。

其实,刀郎的歌是“俗”,但不是恶俗,也不是低俗,而是一种十分接地气的下沉艺术。

就拿那首被主流音乐圈大肆批判的《冲动的惩罚》。

讲的其实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男人,在酒后表白遭遇拒绝,内心充满悔恨的故事。

歌词直白,贴近生活又原生态,这和当时华语音乐细腻讲究的音乐风格是大相径庭的。

但要是阴谋论的说主流音乐圈打压刀郎,那也有点捕风捉影了。

现在抖音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刀郎粉丝”称其十年磨一剑。

然而20年刀郎发了一张《弹词话本》,无人问津。

21年发的《世间的每个人》,仍然没火。

当时可没见到刀郎有这么多的粉丝为他的音乐作品买单。

而刀郎当初在04年现象级爆火,0506年小红之后,就后劲不足,稍显疲态了。

那英评奖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了,而且为刀郎评的奖只是一个“十年最具音乐影响力”人物奖。

换句话说,就和某演员得了微博之夜最佳红毯艺人一样。

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在专业实绩来看却并没有什么含金量。

而这个奖不光刀郎,当时爆火的李宇春,长红的张学友,还有和刀郎类型差不多,的凤凰传奇,全都没有得。

而凤凰传奇当年情况也没比刀郎好到哪去,照样是土的代表,发的歌也被官方认证是恶俗歌曲。

但也没见他们说自己被打压,人家现在也照样风生水起。

而所谓的刀郎被打压,这些年演唱会也开着,唱片也发着。

而就在2011年,所谓被那英打压了的第二年,刀郎还上了央视的个人专访节目。

说刀郎被打压,实在没必要。

其实,刀郎这次《罗刹海市》口碑的突然反弹,也是大众对主流音乐的一种反叛表现。

就像很多年轻人现在喜欢大声跟唱《最炫民族风》一样,以前觉得俗的,相比于现在的矫揉造作,这种真诚直白反而更酷。

就像看文学作品一样,阳春白雪听够了,总想看看下里巴人。

结语

其实,作为一个音乐作品,更应该关注的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而不是用“复仇论”去掩盖它本身的真正魅力。

刀郎的《罗刹海市》是将传统国风文化的一次再复兴,而演唱方式更是比较实验性的将传统二人转唱法融入其中。

如果只关注所谓的在喊话谁,未免有些辜负了《罗刹海市》这部作品本身。

而刀郎,也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相比于拿歌复仇,刀郎可能更想去用这首歌弘扬传统文化。

也如汪峰所说:音乐从来就应该是音乐本身,而不是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罗刹   吉尼斯   网友   恶俗   表哥   下场   当年   哥哥   事情   主流   官方   歌词   歌曲   音乐   视频   汪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