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部辞职后成美国间谍,潜伏中国多年,却因写的小说太真暴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我不是间谍!你们这是在污蔑我,我绝对没有背叛国家,我的这些书里描述的情节都是我想象出来的,怎么会是真实发生呢?你们都是在污蔑我!”

2019年,一本名叫《致命弱点》的书籍火爆网络,因为书中情节过于真实、观点敏感,有人看了这本书之后举报了作者杨恒均可能是间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国安局调查杨恒均后发现书中的情节居然都是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警方也开始怀疑杨恒均的身份。

面对警方的质问,杨恒均却趾高气昂地反驳书里的情节都是自己想象的,自己也根本不是大家怀疑的“间谍”

那么杨恒均是谁?他到底是不是间谍?他的“致命”书籍系列中的情节到底是想象的还是真实存在的?杨恒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杨恒均本名杨军,出生在书香世家,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杨恒均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

高考之后,杨恒均凭借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知名院校复旦大学,在大学里,杨恒均不仅专业成绩优秀,而且兴趣广泛,还学会了好几门外语,俨然就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本科毕业后,杨恒均得到了学校外出留学的机会,于是就开始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杨恒均就回到了祖国。“其实我更希望留在澳大利亚,只是我父母不愿意我留在国外,不得已,我还是回了国。”

杨恒均把自己回国的原因归结是父母的要求,他自己的本意其实是留在澳大利亚谋生的,其实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杨恒均接触到了更多的国外思想,所以这里的杨恒均已经开始向往国外,而开始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回国之后的杨恒均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人才,凭借着优秀的简历和海归身份,杨恒均成功进入了我国的外交部。父母和朋友们都以为有了这份工作,杨恒均应该能安定下来了。

为了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外交部对杨恒均也是好的没话说。进入外交部之后,部门的所有人都对杨恒均照顾有加。为了能留住这个人才,杨恒均的领导还亲自打报告,申请外交部给杨恒均分一套房子;在日常工作中,大家也都很尊重这位人才,营造了非常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对于父母的期许、领导和同事的重视,杨恒均却丝毫没放在心里,反而经常有离开的念头,至于原因,他自己曾说:“进入外交部一段时间后,我绝对太不自由,也没什么前途,反正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就瞒着父母申请调岗了。”

没多久,杨恒均就递交了申请调往海南的申请。看着这个申请,所有人都很不解,“大家都是削尖了脑袋往北京靠,这个杨恒均可好,千方百计想逃离北京。”为了能让杨恒均“回心转意”,外交部的领导亲自找杨恒均谈话,希望杨恒均能够对自己的决定再考虑一下。

“我已经想好了,我感觉在北京没法实现我的价值,我希望能去海南,希望领导批准。”眼看劝说无效,外交部也就同意了“放人”,就这样,杨恒均如愿以偿去了海南。

父母知到杨恒均的“意气”用事后,都非常生气,杨父还亲自打电话斥责杨恒均:“你这孩子,我们潜心完课培养你,你自己却不知道珍惜,大老远的跑去海南,你真是不识好歹。”

到了海南后,杨恒均还是“不消停”,在海南待了没多久就辞职了,杨恒均的“操作”直接惹怒了父母,杨父直接拒绝了和他联系。

此时的杨恒均根本顾不得这么多,一心追求着自己所谓的“理想和自由”,辞去公务员职位后,杨恒均就去了一家香港企业工作,在这家公司,杨恒均也是风生水起,一直做到了经理的职位。

虽然亲戚朋友都觉得杨恒均“浪费了自己的学历”,但是不得不说这时的杨恒均非常成功,此时的杨恒均才刚刚32岁,可以说有钱有地位有前途,可谓是年少有为。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让我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管多么成功,我都还是向往着国外的生活,所以在32岁那年,我还是辞去了经理的职位,远赴美国。”对于辞去香港公司经理职位的原因,杨恒均这么说。

之后,杨恒均就远离祖国,去了美国一家智库公司“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多次针对中国,甚至联合澳大利亚秘密成立了一个联盟,主要目的就是“搜罗人才,培养间谍,为本国服务。”

就是在这一时期,杨恒均接触到了这个组织,心甘情愿为美国服务,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很多人不解,美国为什么会选择杨恒均呢?

一是因为杨恒均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杨恒均对于国外的生活和思想有着近乎痴迷的态度,比较容易“策反”;

二是因为杨恒均社会地位高,在社会各界都有“关系”,所以更容易收获情报;

三是杨恒均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更容易隐藏自己,不容易被怀疑。

被成功“招安”后,杨恒均就进入了北京知识出版社工作,此后开始千方百计策反人心、搜集情报、为美国服务。为了不被怀疑,杨恒均化身为“文学家”,在美国的扶持下走上了一条“文学创作”之路。

2002年,杨恒均“致命”系列的第一部《致命弱点》出版,这部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杨文峰的毕业生,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的经历。因为“安全”问题,杨文峰和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被带走“调查”,悬疑感十足。

在第一部书大卖之后,杨恒均趁热打铁,还出版了这一些列的连载书籍,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这本书籍不仅让杨恒均收获了数百万的巨额稿费,而且还收获了名气。一时间,杨恒均拥有了无数的粉丝,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大作家。

此后,杨恒均陆续完成了“致命”三部曲,开启了间谍文流派。名利双收后,杨恒均再一次放弃了北京知识出版社的工作,跳槽去了悉尼时报担任副总编辑。

之后,杨恒均就越发无所忌惮,他不仅写书,还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发布一些敏感言论,毫不顾忌评价国际时事,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舆论影响。

2016年,国安局打掉了一个非法组织,在审问过程中,这位知名的教授兼作家的真面目才露出了水面。“我们发现这些人员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一名知名作家的粉丝,因此,我们也开始把怀疑目光放在了杨恒均身上。”

一查才知道,杨恒均可不简单!

这位名义上的文学家、编辑,原来私底下利用粉丝割韭菜,谋取了高额的利润。同时,杨恒均还经常在某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多次“鼓吹”美国、“抨击”中国。后来,又有人举报杨恒聚的书籍问题不小。

国安部发现杨恒均的这本书其实写的不是简单的悬疑故事,书籍中描述的众多情节都和现实相吻合,有很多情节甚至都是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的情节,但是书中依然描述得丝毫不差,与其说是杨恒均编撰的故事,不如说是杨恒均的工作日志!

其次,杨恒均的书籍有很强的煽动性。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明确感受到,作者是想借助书籍试图发动更多的“同行人”,试图阻挠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化中美矛盾,最终目的就是要中国孤立无援,失去立足之地。

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后,国安部就以“间谍罪”的名义抓捕了杨恒均,面对确凿的证据,杨恒均终于交代了全部事情,原来杨恒均的工作履历非常复杂,在很早之前,杨恒均就加入了一个叫大西洋理事会的组织,专门为美国服务。此后,杨恒均又交代了更多间谍行为,坐实了自己的间谍身份。

被国安局控制之后,外媒发现联系不到杨恒均,直接就切断了和杨恒均的联系,杨恒均没有等来他所谓的组织人员的救援,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叛国罪接受该有的惩罚。

从个人角度来看,杨恒均是一个误入歧途的高知人才。出生在书香门第,父母良好的教育环境,重点大学的学历,杨恒均若是好好珍惜,他的人生必然是一片辉煌。

但是他却失去了本该有的礼义廉耻,失去了明白是非的能力,最后只能是被祖国和人民唾弃的间谍和汉奸,自毁前程不值得同情!

从民族大义的角度看杨恒均的落网,杨恒均本以为自己做得高明,但是却因为书籍过于真实露出了马脚;他对于海外势力也过于自信,以为做了间谍,就会有“组织”包庇自己。但是他不明白的是,在伟大的祖国和人民面前,国外势力根本不会来“救”他们,个人任何的反叛行为都会自食恶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外交部   美国   间谍   中国   澳大利亚   海南   北京   祖国   情节   多年   父母   国外   真实   书籍   组织   工作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