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为什么皇帝不除掉朝中的奸臣呢?

在中国古代,出现许多大奸臣,他们位高权重,却为了一己私欲,对忠臣良将进行迫害,使国力衰弱、社会动荡,甚至造成了国家的破灭。

著名的奸臣,如唐朝的杨国忠,南宋的秦桧、明朝严嵩等人。人们在书中读到他们的事迹,就会咬牙切齿地对他们进行咒骂。

那有人就会问,在奸臣们危害朝廷纲纪之时,皇帝对他们的行为难道没有察觉吗?如果意识到了这些人是奸臣,为何皇帝不铲除他们,让朝廷走向正确的轨道呢?

对于上面问题的讨论,人们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有的皇帝意识到了奸臣的存在,但奸臣们过于强势,牢牢掌握着军政大权,让皇帝本身威严不够,只能与奸臣听之任之,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铲除掉这些害群之马,索性就由着奸臣胡作非为了。

比如秦二世胡亥的老师赵高,就可以作为代表人物。胡亥固然残暴卑劣,但赵高在秦始皇死后不断铲除异己,接连杀害了威胁到自己权力的蒙恬、李斯等人。

与此同时,赵高又怂恿胡亥将兄弟姐妹悉数诛杀,将朝廷的权力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里,并玩出“指鹿为马”这一套,让胡亥明白自己的处境。胡亥选择了屈服,也为日后赵高将他杀害,埋下了伏笔。一个皇帝让权臣压一头,被害只是时间问题。

而另一个人则颇具争议,他就是东汉末年的权臣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实际奠基人。他为自己的儿子打下基础,去世时虽是魏王的头衔,但随后儿子曹丕就夺去了汉朝的政权,改朝换代了。曹操世食汉禄,却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从道义上看他算不算奸臣呢?

事实上,汉献帝也没有能力除掉曹操。讽刺的是,魏国传了三代,便被司马家以同样的方式夺走了天下的统治权。只能说皇帝太过软弱,才是乾臣权臣出现的契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些奸臣比较善于掩饰自己,在百姓和其他大臣眼中的大奸之人,在皇帝眼中很可能发现不到这一点。这个观点意在说明,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和立场上看,所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在后世人眼中的大奸臣,说白了就是站在上帝视角,对已故的人给出的历史评价,而奸臣们处于权力巅峰时期,在皇帝眼中很可能是国家栋梁,就像宋高宗时期的宰相秦桧,把持朝政二十年,他坑害抗金名将岳飞,致使南宋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然而在宋高宗眼中,岳飞是个把持军权,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权臣,而秦桧作为文臣宰相,能站在皇帝的立场上考虑事情,平时在朝中遭到群臣言语围攻时,秦桧又颇具素质,不争不抢,谈吐文雅,个人修养极高。

而且在朝廷反贪方面,秦桧也为宋高宗揭发了不少中饱私囊的大臣,这也让朝廷的财政压力得到了缓解。

作为对比,我们所看到的是秦桧残害忠良、铲除异己的行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人的评价居然反差如此之大。在宋高宗眼中的秦桧,是坚决站在自己身边的忠臣,他又怎么会对秦桧下手呢?

其实在大部分皇帝的心中,最重要的永远不是国泰民安,而是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这些旁人眼中的奸臣,只要不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地位,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来杀死他们呢?

而诸如岳飞或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这种在军中人望甚高的将军们,反而成了君王们必须除掉的对象。

上面的例子并没有洗白秦桧的意思,只是从秦桧所处的年代来看,秦桧在蛊惑皇帝方面的确有两把刷子。

对于上面的观点,我们不妨在不提姓名的情况下再来举个例子。

比如你现在是个皇帝,派出了一个武将,带兵平定叛乱。过了几个月,前线传来捷报,说这个武将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作为皇帝,你龙颜大悦,为这位武将加官进爵,直至位极人臣,让他在朝中出尽了风头。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位大臣上书弹劾这位武将,说他在之前的战争中贪污了军队的钱粮,残杀了立功的部下,却自己冒功领赏。

这个上书的大臣在平日里为人清廉,且嫉恶如仇,名声非常好。你虽然很相信这名武将,但在犹豫之下还是决定调查此事。

于是你派出一些调查官员前去取证,得到的回复是,这个武将不但纵容属下贪污,还在暗地里扩大自己的势力,有谋反之心。你考虑到这名武将在朝中和军中的名声和势力,再结合很多大臣对于他的弹劾举报,此时在你的心里,谁是忠谁又是奸呢?

有人说这个武将可能是奸的,很遗憾,他的名字叫狄青,是北宋名将,为宋朝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也有人说,弹劾他的大臣可能是奸的,还是很遗憾,带头弹劾武将的大臣名叫范仲淹,想必大家对他的人品和官品都是非常认可的。

宋仁宗作为当时的皇帝,处于文臣和武将集团的权力对抗中枢,它真的能分辨出其中的忠与奸吗?这恐怕很难做到,既然没有忠奸,那他们双方为何又势同水火,将彼此视为奸佞之徒呢?这只是政治立场上的对立罢了。

所以说,“忠与奸”以皇帝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很好分辨的。朝廷中总会有立场对立的双方,所谓忠奸只是戏文中的说法,对一个政治人物的评判,用忠与奸来形容,本质上看是过于片面了。

加上所谓的奸臣,大多惜命怕死,且态度恭敬。所谓的忠良,大多直言不讳又刚正不阿,也许在皇帝看来,忠臣们是强势的一方,而奸臣们则是弱势的一方。

因此,在皇帝看来谁对自己的威胁小,皇帝自然就会亲近谁,这也导致了奸臣们总能受到皇帝的关照和庇护,你说这可不可恨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奸臣   魏国   忠良   皇帝   权臣   忠臣   武将   朝廷   大臣   深度   眼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