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杨广应该是什么样的?


纪录片《大隋王朝》的主题曲对这位饱受非议的君王做了最好的诠释: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只道是并吞八荒,

功盖万古;

横槊赋诗,

笑傲前尘。

却不料,

南征北战竭民力,

予雄予智失民心。

眼看着,

如画的江山都丧尽,

好头颅也与那肝胆分。

只落得,

一代英雄归黄土,

几行烟柳掩孤坟。

这才是,

运河悠悠连今古,

载舟覆舟俱凡人。


我们所认识的隋炀帝,都是从电视剧或是小说、评书 《隋唐演义》里面的隋炀帝,这里面一般是这样介绍他的 :隋炀帝, 姓杨,名广。陕西华阴人。隋文帝之次子。其父杨坚,为北周静帝之外祖父,弑君篡位,即隋文帝也。杨广唆父贬兄,夺得太子位,后欲早登基,弑父杀兄。即位后,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修长城,建离宫。荒淫无度,为欣赏琼花,开运河,造龙船,载美女,游扬州,乐而忘返,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被宇文化及所弑。因之,引起群豪蜂起,各据一方,大者称帝,小者为王,天下大乱,黎民遭受涂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里面塑造的隋炀帝形象是昏庸、淫荡、爱好女色、治国无能、任用奸臣的隋炀帝,甚至有书中对他做了如下评价:

评曰

弑父篡国 性凶心拙 荒淫无道 丧失山河

至死不悟 崇尚干戈 暴君如此 阿弥陀佛

偈曰

虎狼蛇蝎凶又毒 畜鬼地狱堕三途

为赏琼花运河辟 因饱思欲泰山欺

男女裸体逞游戏 百姓含羞作马牛

独夫无知失天下 古今唾弃传万秋


这真的是杨广吗?一生在位就只是淫乐?就只是荒唐?


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杨广,他应该是像秦皇汉武一样有为的君主,只不过是他太心急,太想看到成绩,加上自己原本就有的好大喜功的缺点,所以急功近利,不顾人民死活,不断征发劳动力,最终酿成惨剧。

首先我们说说让隋朝走向灭亡最重要的一件事-----开凿京杭大运河


唐代诗人皮日休诗曰: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并非是为自己南游,目的有三:

1.漕运带动军事动员能力和物流能力

2.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量

3.利用南方军备为征伐高句丽做准备

现在我们仅仅知道大运河是605年开凿沟通的。隋政府投入了包括妇女在内、人数达100多万的劳力。难以置信的是,整个工程在短短的5个月里就完成了。

再说说另一件事-------三次征伐高句丽


首先为什么打高句丽:高句丽的位置很重要。 东北是东亚地区第二大平原,仅次于华北平原,而且还有山脉阻隔,是帝王基业。它就跟关中平原一样,自己可以固守,又可以打出去。不像蒙古高原干旱缺水,东北水利充沛可以发展农业,有农业就可以发展手工业,而且隋唐时期气温高,东北比明代可以容纳更多人口。所以在东北能扎下根的政权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隐患之一。 唐玄宗时期,渤海国就能跨海攻打山东半岛,还烧了登州城,这就是东北巨大潜力的体现。后来的契丹、女真、满清也不例外,都是以东北为根据地的。 所以隋炀帝打高句丽是很正确的,如果不灭掉它,等高句丽逐渐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向西进入大兴安岭一代接触游牧民族获得马匹,变成农耕-游牧二元帝国,足以吞并中原。连唐太宗说都,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虽然隋炀帝失败了,但他做的事情是很正确的,后世号称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基本延续了他的政策。隋炀帝打高句丽,唐太宗也打高句丽。隋炀帝开大运河,唐太宗也开大运河。只不过唐太宗节奏把握得好,这些事情做成了,于是他就是圣君。

总之隋炀帝这个人败就败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上。

五个月完成大运河的开凿任务,这对百姓是个多大的负担,一次征发百姓一百万人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田园荒芜。隋文帝给隋炀帝留下的家底连唐朝最兴盛的“贞观之治”时期都比不上,直到唐玄宗时期才和文帝时期的家底差不多。可隋炀帝在位十几年竟然挥霍一空。


面对民变四起、国库空虚、士族门阀离心离德的境地,隋炀帝仍然决定征伐高句丽,损耗了民力,《资治通鉴》记载: “先是,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 “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供载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发河南、北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四方兵皆集涿郡” “诏征天下兵集涿郡。”


《隋书 列传第三十五》:【 会帝复征辽东,征兵吴会,士卒皆相谓曰 :“去年吾辈父兄从帝征者,当全盛之时,犹死亡太半,骸骨不归;今天下已罢敝,是行也,吾属其无遗类矣 。”于是多有亡散,郡县捕之急】 刘元进起义,【三吴苦役者莫不响至,旬月众至数万】。

但三次都失败了,隋炀帝见陆路失败,便决定走水路,他命大造战船,不顾工匠们的死活,有的工匠常年泡在水里,腰部以下竟然生蛆。


隋代五牙战船

如此暴虐怎能不败。 隋炀帝征高句丽,既用北方士兵,也用南方士兵。而南方士兵的损失、死亡率还很高,一征高句丽南方士兵“死亡太半,骸骨不归”(太半,是三分之二,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二征高句丽,征兵于南方时,造成了逃亡与刘元进等人的起义,起义军很快达到数万人。

就连对他自己带到扬州的军队出现逃跑的情况,他也是气急败坏的出台了连坐制度,通俗的讲,就是士兵逃跑杀排长,排长逃跑杀营长,营长逃跑杀团长,一路杀下去,搞的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逼的自己身边人没办法,只好军队哗变,杀了他。


开凿运河和征伐高句丽两件事方向都是正确的,奈何太急功近利,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连唐太宗也晚年也受挫于高句丽城下,以他一代如何能做成,要知道如果隋炀帝能够眼光放长远一些,把这些事放在三代四代人去完成,那可能不止能够避免天下动荡,农民起义频发的局面,甚至被称为千古一帝也犹未可知。

隋炀帝(569一618),名杨广,杨坚次子。581年封晋王。588年十月,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晋为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博得文帝欢心。600年,立为太子。604年七月,文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杨广即位,杀死兄长杨勇。即位以后,他下令开通大运河,还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的暴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民夫   民力   好大喜功   大运河   急功近利   运河   士兵   时期   百姓   真实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