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有多牛?26个兄弟没人敢跟他争皇位,他不死朱棣不敢造反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说起明朝,鼎鼎大名的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个神奇的存在,从流浪汉,乞讨者慢慢当上了皇帝。

(朱元璋画像)

中国的古代史中,每次帝王的更迭都会伴随皇子们的战争,明争暗斗,像是杀红眼了的狼,丝毫不顾及手足之情。

但是朱标是一个例外,他有二十多个兄弟,要是放在别的皇子身上,势必会引起一场厮杀。

但是他这二十八个兄弟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对他是恭恭敬敬,朱元璋封他为太子的时候,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反对,他当太子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想要造反,把他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

(朱标)

这样的事情放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个朱标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朱元璋如此爱护,又有什么能力,让他的兄弟们对他是服服帖帖?

一、封建思想?朱元璋:朱标远远不止嫡长子这个身份!

古代一直有一个传统,不同于金人的“兄死弟及”,汉族叫“嫡长子制度”。

(朱元璋 )

这个制度从商朝就开始存在了,历经多年的进化,最终被所有古代人所接受,认为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

意思就是,父亲百年之后的一切,都是长子的,若是父亲有妻妾,恰巧妻妾生了第一个儿子,这样都不算嫡长子,父亲死后照样拿不到父亲的一点财产,必须要父亲的正室生的第一个儿子才有这样的待遇。

在皇室里更是如此,甚至还有的王朝因为执着于追求这种嫡长子制度,从而祸害了国家,殃及了整个的人民。

就好比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出生于权臣世家的他也不输于任何一位长辈,他推翻了魏元帝曹奂,自己改了国号叫做晋,在位初期改革了政治制度,发展了经济,但他到了晚年却给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埋下了一个巨大隐患——封了自己的嫡长子司马衷为太子。

(司马炎画像)

这个司马衷就像他们司马家的一个异类一样,完完全全不懂怎么治理国家,更不要说什么权谋,司马炎一去世,司马衷登基以后,把基业全部给败了,这才导致了此后的八王之乱。

司马炎当然知道这个儿子的本事,但他还是执意立司马衷为储,只因为他的嫡长子身份。

而朱标,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嫡长子的存在。前半生的拼命努力,奋力争夺土地,不仅自己要享受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还要等到自己死后留给自己的子孙。

这也是朱元璋如此喜爱朱标的根本原因。

(朱标 电视剧影像)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儿子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孩子。

不同于一般朝代皇帝与皇后的关系,“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完完全全是同甘共苦的患难夫妻。

朱元璋是农民穷苦出生,但马皇后却不是,马皇后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虽说不上有多么大富大贵,却也是一个从小娇生惯养长大起来的女儿家。

(马皇后和朱元璋)

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马皇后在颠沛流离中遇见了朱元璋,此后便一直跟随在其身边。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脾气急,说话耿直,得罪了不少人,但偏偏他又才华横溢,所以常常遭人妒恨。

又有一次朱元璋被陷害进了监狱,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听闻了这个消息的马皇后,当即从厨房里,揣了两个刚做好的煎饼在在胸口护着,偷偷潜入监狱拿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咬了一口之后发现煎饼还是滚烫的。这一送,就是一个星期。

(马皇后画像)

之后的马皇后胸前就留有了一辈子也抹不去的烫伤痕迹。

之后的朱元璋去打仗,马皇后也跟着去,朱元璋遇到危险,被乱箭射时,也是马皇后骑马奋力赶来用身体掩护朱元璋离开危险之地。

这样的事,在他们相处的几十年中发生过数次。朱元璋虽然也好色,但却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人。

(马皇后画像)

所以马皇后去世后,即使朱元璋后宫妻妾美人成群,但再也没有重新立过皇后,他们俩才是真正的夫妻。

总而言之,朱标在他其他兄弟中,是完全占尽出生优势的,所以朱元璋才会对他从小关心呵护备至。

特别是对待朱标的教育,更是慎重又慎重,从六岁起,朱标就开始识字,他的老师还是朱元璋特地聘请来的当时最有学问的宋濂。

(朱标)

不仅如此,朱元璋在如此忙的立业期间,也不忘对儿子的教育,为君之道,治国之道,为民之道,只要自己能做的,就一定亲力亲为。

如此挚爱,又如此倾注心血,朱元璋怎么会轻视这个儿子呢?定当用尽一切为这个儿子铺好以后的路,让他能走得更顺畅。

二、最早出生的儿子,朱元璋:疗愈了过往的不易!

朱元璋的整个人生其实是充满了悲苦的,或许是在他年轻时对于亲情的缘分过于淡薄,所以上天才让他生了这么多的子女。

(朱元璋)

就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朱元璋从出生开始,人生就被调成了困难模式。

家里一穷二白不说,兄弟姐妹却很多,上面排了三个哥哥姐姐,连名字都取得十分随意,因为在整个家庭的兄弟排名里占第八位,所以叫朱重八,和今天的杨小二,王小三意义相同。

后来的他经受过旱灾,挺过了瘟疫,熬过了蝗灾,但他都是幸运的,他还算活了下来,他的家人们却没有这么幸运,在一次次的灾害中,相继去世。

(当和尚的朱元璋)

原本穷,但是热闹温馨的一家人,只剩下了他和二哥俩人,连家人去世都没有棺椁,只得找衣服裹着入土。

变成孤儿的朱元璋之后剃了头发当过和尚,也去过路边当过乞丐,一切的一切都在折磨着他。

其实这些都是对于成功者的考验,把这些种种痛苦和不堪忍受过来的朱元璋慢慢开始起义,慢慢走向成功的道路。

(朱元璋)

朱标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那时的朱元璋已经游客一定的成就,不像之前那样落魄,他身边围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他的心中却十分荒芜。

朱标没出生之前,他的心里只有马皇后一人,两人加在一起也很是孤单,而朱标的到来,意味着朱元璋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有心爱的夫人,有可爱的儿子。

所以在朱标出生的那一刻,朱元璋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已经消失多年的家慢慢开始回来了。

心中一直破损的一角,一下子就被朱标缝补好,朱元璋心中念道:“这是我的挚爱马姑娘给我生的孩子,是我的长子,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大人物!”

(朱元璋 马皇后)

是的,朱标对于朱元璋来说到底是不一样的,即使挚爱的马皇后最后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最爱的还是朱标。

三、兄弟和睦全靠爹?朱标:才不是呢,还有我的情商好吗!

人心往往是最不值得推敲的东西,即使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即使朱元璋一直在庇护朱标,但也不能做到完全面面俱到。比如说他的儿子们。

虽然这二十多个儿子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前有后,重要性也相差甚大,但好歹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朱标再多么防护,也不可能把怀里的剑指向自己的儿子们。

(朱标 朱元璋)

这个时候,就要看朱标自己怎么解决了。

作为这么多兄弟中的大哥,朱标真的颇有大哥大的气势。甚至根本用不着朱元璋的出手,他就把兄弟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虽然说男人没有女人那么吵闹,但是二十多个男人聚在一起,争斗也在所难免。

而且与朱元璋的阴狠冷血的性格不同,朱标是一个极具仁心宅厚的人,对待兄弟们也是如此。

(朱标)

就说他的兄弟们中,最厉害,嫉妒心最强的就是他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朱棣,也就是后来朱元璋死后起兵造反朱允炆,当上皇帝的明成祖。

但是他永远不敢在朱标还在世时造反,因为朱标对于他这个四弟来说,真的够仁至义尽了。

都是一个母亲生的,从小又一起长大,朱棣的狼子野心朱标心里清清楚楚,可以说朱棣是朱标在众多兄弟中最大的隐患。

(朱标与朱棣)

但从始至终,朱标对待朱棣都是十分亲密十分信任。他们有一个舅舅,叫做蓝玉,从最早就和朱元璋一起征战沙场,妥妥的明朝开国将领一个。

后来朱元璋成立了明朝,他也依然在边疆沙场为明朝镇守。

蓝玉和朱元璋一样,十分疼爱朱标这个大外甥,对于朱棣的心思也是十分了然的,所以他有一次没忍住,偷偷提醒了朱标,让他小心朱棣。

(蓝玉)

但是朱标从来没把朱棣当作是一个威胁,所以自然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在和朱棣聊天的时候,把这件事当作笑谈讲给朱棣听。

朱棣明白,朱标虽然表面上看着仁厚温和,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心思非常缜密的人,能对他如此放下戒心,说明是真的用真心来对他的。

对于这样的大哥,狠辣如朱棣这样的人,都不忍心也不愿意向朱标下手。

还有就是,每次兄弟们在朱元璋面前犯了错,他都像把弟弟们护在身后,利用朱元璋对他朱标的喜欢来替兄弟们说情,竭尽全力为弟弟们减少惩罚。

(朱棣画像)

四、不会治国的太子不是好儿子!

虽然朱元璋这么宠溺朱标,但他朱标也从来不是一个绣花枕头。

朱元璋从小对他的亲自教导,为他的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很特别的是,朱标却并没有继承朱元璋铁血手腕般的治国方式,而是用更温和的方式征服大臣们将军们的心,以此来稳固朝堂。

甚至,朱标的有些做法比朱元璋还明智得多,也更得人心。

(朱元璋 朱标)

还是他的那个亲舅舅蓝玉,蓝玉虽然骁勇善战,十分有能力,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十分喜好美色。

当年出征蒙古之时,蓝玉成功地打败了蒙古,还活捉了北元的全部公主和王妃。

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来得及等朱元璋发候对这些人的处置方法,蓝玉就急不可耐地强迫了蒙古王妃,把年轻貌美的王妃直接拖上了床!

(蒙古王妃)

这下丢的不仅是他蓝玉的脸面,把大明和他朱元璋的脸面都丢尽了,盛怒之下,朱元璋立刻下令要除了蓝玉的官职,直接打到监狱里面去重重处置!

但朱标对于朱元璋的做法不能苟同,他认为蓝玉对于整个国家还有很大的用处,还不能这样对他处置,所以想了一个方法解救。

等蓝玉回到朝廷时,朱标先是把蓝玉暴打了一顿,之后让蓝玉跪在朱元璋面前一五一十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更是要求蓝玉向朱元璋保证,这样的错误不会再犯。

而朱标本人也向朱元璋请求,革去自己在军营中的职务,因为自己作为太子没有管教好军中的将军和风气。

(蓝玉)

听到这里的朱元璋气也消了,蓝玉的命和职务也保住了。

一众武将也在心里默默地给朱标点了个赞,心里也默认了这个太子的能力,心里也是愿意以后任凭朱标差遣的。

朱标这样的做法,简直是一石二鸟!不但留下了蓝玉这样有能力的人,还笼络了一群武将的心,让他们觉得除了朱元璋以外,还有个太子可以依靠。

(朱标)

还有一个,就是朱元璋晚年时,朱标常常需要替父皇监国,这个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子监国。那个时候起,朱标就常常决定一些国家上的事,除了每天批阅奏折外,对于朝廷上的势力变动,朱标也是一直监视着的。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力在有些时候确实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是权力过大,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特别是已经发配出去的藩王。

(朱标画像)

所以就在太子监国时期,朱标发现弟弟秦王和晋王的势力发展太过于迅速,便立马清醒地意识到这样的苗头不对,于是他开始提携势力较差的燕王,以达到一个平衡。

在朝堂上对于大臣温和有礼,在朝廷下对待百姓处处贴心,人人都夸赞有这样的一个好太子,是百姓的幸运!

朱元璋听到这些关于太子的反馈时,心中自然是无比自豪,自己的爱子如此优秀,自己的倾心教育也有了成果。

(朱标去世)

所以种种原因分析下来,朱标算是占尽了各种优势,不管是在出身上,还是在朝堂上,文将武将都有他的支持者,朱元璋也是如此地喜爱他,自己身上也有本事,就这样的储君,谁敢招惹呢?

但人事抵不过天命,三十八岁的朱标,死在了出巡西北归来后。中年经历丧妻之苦,晚年又历经丧子之痛,兜兜转转朱元璋又变成了一个内心孤独的老人。

参考资料

姜凤歧.试论朱元璋对太子的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3(2):3.

樊斌.太子朱标的"杀手锏"[J].文史月刊,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太子   司马   明朝   兄弟   蒙古   皇位   长子   画像   标的   皇后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