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化湿药)

厚朴系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是我国传统的芳香化湿中药,也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

中医‬

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本品气香,味辛辣、微苦。以皮厚、油性足、断面紫棕色、有小亮星、气味浓厚者为佳。切丝,生用或姜汁炙用。

中药厚朴性味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行气,消积,消痰平喘的功效。

注意:本品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神农本草经》:“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生山谷。”

《本草崇原》

厚朴取其木质朴而皮厚以命名,一名烈朴,又名赤朴,谓其性辛烈而色紫赤也。洛阳、陕西、江淮、河南、川蜀山谷中,往往有之,近以建平、宜都及梓州、龙州者为上。木高三四丈,径一二尺,肉皮极浓,以色紫油湿润者为佳。春生叶如槲叶,四季不凋,五六月开红花,结实如冬青子,生青熟赤,实中有核,其味甘美。厚朴之实,别名逐折。 《别录》云:主疗鼠瘘,明目,益气。

厚朴气味苦温,色赤性烈,花实咸红,冬不落叶,肉厚色紫,盖禀少阳木火之精,而通会于肌腠者也。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者,谓能解肌而发散也。助木火之精气,故能定肝心之惊悸也。气血痹者,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肝主冲任之血,充肤热肉,痹则气血不和于肌腠。厚朴气温色紫,能解气血之痹而活死肌也。去三虫者,三焦火气内虚,则生虫。厚朴得少阳之火化,而三虫自去矣。

愚按:厚朴色赤性烈,生用则解肌而达表,禀木火之气也。炙香则运土而助脾,木生火而火生土也。《金匮》方中厚朴大黄汤,用厚朴一尺,取象乎脾也。

《本经疏证》

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利、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一名厚皮,一名赤朴。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疗鼠瘘,明目,益气。生交趾、冤句,三、九、十月采皮,阴干。(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正三阳表证也。厚朴非表药何以独推为首功耶?夫厚朴固非表药,惊悸、气血痹、死肌又岂尽表证也, 《本经》之旨,盖谓厚朴主伤寒、中风、头痛、寒热之或惊悸,或气血痹,且有死肌者耳。刘潜江谓:“草木能四时不凋者,或得于纯阴,或得于纯阳。”如厚朴则所谓纯阳者,故取木皮为用,而气味苦辛,色性赤烈也。夫味之苦者,应于花赤皮紫,是味归形也;形色紫赤者,应于气温,是形归气也。苦能下泄,然苦从乎温,则不下泄而为温散,若苦从乎寒,则直下泄,如枳实是已。且气之生化在中土,此物虽味苦,苦后觉有微甘,所以直归中土而散结气,斯言也,可为治伤寒中风根于中土者之确据也。夫伤寒、中风变幻虽多,大旨不越乎伤阴伤阳二者,伤阴为燥化则惊悸,伤阳为湿化则气血痹。惊悸实包谵妄、烦懊等候,气血痹实包胀满、呕泄等候,两候者皆与表邪连横,表以里为根柢,但散其表不究其里,则枝叶不能复生;里以表为应援,但通其里不究其表,则外邪因之内陷,此厚朴不必治伤寒、中风而伤寒、中风内外牵连者,必不可无厚朴,此所以推为首功欤!所谓死肌当与他死肌有别,后世论证有谓之麻者,有谓之木者,仲景无是也,在仲景书,则麻曰虫行皮中,木曰不知痛处。麻为表气久虚之候,木为阳气拂郁之候,此条死肌当作木解,斯厚朴之用可无惑。

厚朴始尝之苦,苦中微微有甘,最后有辛意,非辛也,乃苦温之余烈,俗所云麻味也。然则厚朴从苦温以散结者,不若枳实从苦寒以泄滞欤?夫气以温热为升为补,苦甚者转从升补以散之;以寒凉为泄为降,苦甚者转从降泄以导之,故厚朴之治,宜于寒或宜于湿;枳实之治,宜于热或宜于燥,各从其对待以投之,反是则厚朴施于燥热之结者,犹可借从治以奏功。若枳实误施于寒湿,是气本下而复降之,不惟无盈且有害矣。

或曰仲景于枳朴每多联用,说者谓其善泄胸中至高之邪,乃今一断之曰治中,得无有戾于古人耶?予谓至高之用,决非枳朴可治,何则?枳朴所泄者气,上焦气分有病必兼停饮、宿水故也。夫上焦为化阴之所,其氤氲之气主变为津而下溉,下焦乃能化气,气于是乎为柔和不为刚烈,以上焦原系脾肺太阴所主,太阴本湿土之化也。若上焦不化阴,则氤氲之上凑者,咸壅遏而为痰为水,故仲景治上焦多用杏仁、桔梗、葶苈、甘遂,陷胸等汤可按矣。若夫中焦虽水谷杂居,而传化物而不藏,譬土之于水,立能治之使尽,以胃与大肠俱属阳明,阳明本燥金之化也,苟中焦有壅滞不化,但以峻药导之,滞虽去而滞之所熏蒸留于肠胃者未去,则岂不能勾引新谷新邪,据旧滞之位以为患,故仲景治中焦,纵已投硝黄,亦必协枳朴,承气等汤可验已。两书中用枳实之方十有七,用厚朴之方十有四,而枳朴联用者八方,八方之中与大黄同用者六,譬之西人之制火器焉,大黄则药,枳朴则木炭也。

譬之古人之制劲弩焉,大黄则矢,枳朴则机栝也,故夫枳朴联用,不同大黄者仅二方,曰枳实薤白桂枝汤,曰栀子厚朴汤二证者,一由表邪方炽而误下,故心腹烦满,卧起不安,乃却欲出表而不得,故方名但出厚朴,不出枳实,以厚朴之性原向表也;一由里气壅逆,故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乃气欲下归而不得,故方名但出枳实,不出厚朴,以枳实之性原向下也,于此可见枳朴之同而异。“发汗不解,腹满痛者,宜大承气汤。”“腹满不减,宜大承气汤。” “腹胀,不大便者,宜大承气汤。” “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宜厚朴七物汤。” “腹满,痛而闭者,宜厚朴三物汤。” “支饮,胸满者,宜厚朴大黄汤。”是枳朴明为胀满设矣,而方中分数,惟小承气汤枳朴最少,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即小承汤,惟以枳朴多用易其名,且表证多者厚朴多,表证少者厚朴少,于此可见枳朴之异而同,同异之间,枳实之所以泄满,厚朴之所以已胀者,可窥矣。

现代药理

厚朴含挥发油约1%,油中主要含β-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5%以上,另含厚朴酚约5%,及它的异构体和厚朴酚。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木兰箭毒碱、厚朴碱及鞣质等。

厚朴煎剂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球菌、志贺及施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及若干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厚朴碱、异厚朴酚有明显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厚朴碱、木兰箭毒碱能松弛横纹肌。对小鼠离体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厚朴酚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并对组胺所致的十二指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厚朴有降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加。厚朴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致龋性变形链球菌有强抗菌作用,并能抗肿瘤。此外,厚朴煎剂对小鼠实验性肝炎能改善实质性病理损害。


时间:2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厚朴   中土   承气汤   木兰   枳实   中焦   寒热   伤寒   气血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