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更大?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这四位每个人都为秦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商鞅在国内实施变法,增强秦国综合国力;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张仪奔波在外推行连横策略,范雎为秦王献上远交近功的战略,李斯在推进秦国的统一战争和内政的建设上,都有卓越的贡献。

可以说,他们都是秦国的功臣,那么,在这四个人当中,谁的功劳最大且能力更强呢?

商鞅变法为秦国带来了什么?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掀起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来势汹汹,力度之强,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书》一文中,对商鞅的贡献这样总结: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这个总结非常到位,特别强调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力之深。谭嗣同也曾指出,两千年来,秦政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从制度改革方面来说,商鞅无疑是历史上的集大成者。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部分历史学家,更是认为商鞅变法使中国社会从腐朽、落后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过渡到先进的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因而把商鞅变法看作是一场中国历史的革命。

可见,商鞅的历史地位之高。但是商鞅变法并不容易,在当时来看,他也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变法颠覆了秦国人的社会理念。

在变法之前,秦国是一个以宗法为纽带的“礼俗社会”,变法后,变成了以国家法律为准绳的“法理社会”。

比如,在变法初期,秦民对商法抱有侥幸心理,对于犯法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他们看到凡是犯法的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甚至包括贵族在内,如公子虔,而对于告发者也确实得到了奖赏。

由于奖罚分明,使秦国出现了“路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的稳定局面,故而“秦民大悦”,所以,奖罚分明是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实现的重要原因。

但也正是由于在变法过程中,他奖罚分明,漠视权贵,办事手段冷酷,所以在秦孝公去世后,他也遭到旧奴隶主贵族的野蛮报复和陷害,成为旧势力反扑的牺牲品,被五马分尸。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使秦国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从而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才有了后来的秦国一统六国。

由此可见,不论从历史影响力来看,还是从现实效果来看,商鞅变法都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商鞅的能力不容置疑。

如果一定要挑毛病,有学者指出,可能就是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欠缺,没有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赋予一套系统的文化思想。不过,这个缺憾后来被董仲舒弥补了,于是,才有了绵延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张仪的“连横”策略对秦国有何帮助?

张仪、范雎、李斯,与商鞅一样,都是被秦孝公的招聘广告吸引来的人才。但不论张仪的连横战略,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还是李斯提出的各个击破的办法,这些策略的实施都是建立在商鞅变法后的强秦基础之上的。

如果说商鞅变法是秦实现大一统的内在驱动,那么张仪、范雎、李斯的政治谋略,就是外在驱动。

在战国中后期,魏、楚、齐相继衰落后,秦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面对这一形势,纵横家们出动了,他们奔走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外交主张,其中最著名的战略,就是合纵与连横,张仪和苏秦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纵横家。

张仪进入秦国时,同僚公孙衍也在,张仪工于心计,且善行不正之术。没过多久,公孙衍就被排挤出了秦国。

从秦国离开后,公孙衍到了魏国,他在魏国谋划合纵,以抗衡秦国。在他的奔走下,先是促成了魏齐联盟,之后魏齐楚也走到了一起。

为了破坏公孙衍的合纵,张仪试图拉拢齐楚两国。面对张仪的咄咄逼人,公孙衍又发起了“五国相王”的合纵,即魏、齐、赵、燕、中山国,但是并未成功。

公元前322年,秦国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平周等地,但齐楚两国并未对魏施以援手,在这种情况下,魏王对合纵逐渐失去了信心。

这时,张仪的机会来了,他入魏为相,促成了秦魏连横。不过公孙衍也没闲着,他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合纵,即魏、楚、燕、韩、赵,五国伐秦,但由于各国各怀鬼胎,合纵也以失败告终。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合纵与连横作为外交战略手段,一立一破是对立的关系,其作用重在削弱对方。张仪主张的连横策略,对于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达成了秦、魏、韩连横,并用欺诈的手段削弱了楚国,为秦国消除了一个劲敌。

但是,张仪在内政上,以及对秦国的内政上,并没有提出有战略性的建议。所以,他对秦国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也是短暂的。

范雎“远交近攻”如何促进秦国统一?

进入战国中期,随着合纵连横活动的不断进行,齐、楚、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为秦国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创造了条件。

此时的秦国,国君虽是秦昭王,但实权却在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手里。穰侯、华阳君是宣太后的弟弟,也就是昭王的舅父。当时的魏冉,其财富堪比国库,而他为了个人利益,甚至不惜强令秦军越过韩魏远攻齐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范雎出现了。

对外,范雎向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简言之,就是交好远国而攻击近国的策略。其战略精髓并非消极地维持平衡与对抗的现状,而是要积极改变现状,为军事扩张创造条件,分化瓦解各个对手,以大吃小,各个击破,并最终消灭对手。

当时的韩、魏居于诸侯的中央,是天下枢纽,范雎认为要善用“天下枢纽”,先攻打韩、魏,然后从两翼进攻赵、燕,统一北方;再以举国之力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攻灭齐国。

但是在攻击韩、魏时,要与远国齐、楚交好,以防止他们结盟。秦国这样逐一蚕食邻国领土的战略,逢战则可实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在范雎的主导下,秦国相继攻占了魏国的怀地、邢丘,魏国请求归附;之后秦国又起兵攻打韩国的荥阳,一旦拿下,韩国就会被分裂成三块,有了灭国的危险,所以,韩国也投靠了秦国。

秦国的这一战略,使赵国深感不安。赵国经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实力大增,而秦国要实施远交近攻战略,赵国是绕不过去的。所以,后来还是发生了秦赵之间大规模战争:长平之战。

赵国经此一战,之后也衰落了。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到秦始皇时,最终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标。

由此可见,与张横的“连横”策略相比,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更胜一筹,其战略意义更加明显,对秦国一统天下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张仪的连横策略,对于秦国后来制定出远交近攻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范雎除了提出这一伟大战略,他对秦国内政也有贡献,对此李斯也有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可见,范雎在秦国统一进程上的重要作用。

李斯是如何帮助秦始皇的?

秦国的统一战争,在秦昭王时已经打响了。由白起主导的四场大战,即伊阙之战、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就此四战,白起斩杀三晋和楚军至少在百万以上。

可以说,战争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实力,减弱了他们的战斗力。面对秦国的强势,其他诸侯国试图再次合纵攻秦,进行垂死挣扎。

在这种形式下,李斯为秦王献上了他的计谋,手段与张仪相近,也是损招,但很效。他让秦王派人持金玉珍宝出使各国,游说、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逐个加以消灭吞并。秦王采纳了李斯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重用李斯,提拔他为客卿。

后来经《谏逐客书》事件,秦王更被李斯的才华和谋略所折服,在李斯的争取下,秦始皇坚定任用客卿,并招揽了一大批贤才,如王齿奇、茅焦、尉缭、王翦、蒙恬等,都是来自别国的客卿。他们都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李期在秦国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秦统一六国后,他在秦国各个方面的建设上颇有成就。

比如,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全国三十六个郡,郡下又设县。这一政策的推行,加强了秦国中央集权,也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套中央集权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再比如,他还主导了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同轨等伟大壮举,这些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斯也是划时代的人物。但他与张仪、范雎相似,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秦国的覆灭,他也难逃罪责。

通过以上对此四人的简要分析,现在可以排位了。个人认为,商鞅当之无愧的第一,李斯与范雎也可以同排第二,张仪第三。

商鞅通过颁布《垦草令》、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等改革方略,使得秦国在制度层面确立了对山东六国的绝对优势。

在“列国伐交频频”的的混乱年代,以“耕战”为核心的“商鞅变法”,毫无疑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且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特征的,他完全将秦国变成了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秦国上到君王、下到黎民,全都成为了为这台战争机器服务的零件,这是秦国能够迅速崛起,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

不可否认,“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商鞅本人的能力息息相关,但同样不能忽视,“商鞅变法”的成功具有一定特殊性

首先,商鞅变法受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影响较大,而这两次变法为商鞅提供了一定经验。

其次,秦国文化受西戎文化影响较大,贵族影响力相对较小,再加上秦简公嬴悼子和秦献公嬴师隰变革的影响,变法阻力要比山东六国小。

再次,相较于山东六国来说,秦国无论在文化思想还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这为“商鞅变法”打破旧有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最后,秦孝公嬴渠梁的绝对支持,以及秦惠文王嬴驷对变法的认可,避免了“人死政消”局面的出现。

历史上共先后有六次变法,但仅有“李俚变法”和“商鞅变法”取得成功,这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商鞅的个人能力,但正因其成功又有客观原因,因此我将商鞅排在了李斯之后。

第三,范雎:以谋略见长的承上启下者

范雎本为卫国芮城人,早年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受诬陷而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并通过上书自荐而引起秦昭襄王嬴稷重视。

正如李斯的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范雎通过辅佐秦昭襄王,使得秦国得以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者。

纵观范雎一生,其最大的能力便是善用谋略,尤其是在掌握人心方面极为出色,这点从其离魏入秦和说服秦王两件事上便可看出。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他最大的贡献便是辅佐秦昭襄王加强王权和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从而使得秦国得以进一步蚕食列国,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此外,范雎担任秦相之后,还曾主持修褒斜栈道,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又在“长平之战”中,设计在外交上孤立赵国,防止各国合纵,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从而使得秦国取得“长平之战”胜利。

毫无疑问,范雎是个极为出色的谋略家,虽然在人品方面不敢恭维,但其能力无疑极为出色,而且性格极度坚忍,就算被人诟病为小人,也算是小人之中的佼佼者了。

第四,张仪:外交能力极强,治国理政相对较弱

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并受到秦惠文王嬴驷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纵观张仪生平,其在秦国的主要作为就是主伐交,即主要从事外交工作,通过与他国“连横”,对抗同时期公孙衍提出的“合纵”。张仪通过出色的游说能力,先后两次说服魏国退出“合纵”,又通过忽悠楚王破坏齐楚联盟等等,从而为秦国巩固国力,全面崛起争取了时间,使得秦国得以避免因列国“合纵”而陷入持续战乱。

在成功游说各国的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张仪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更多只体现在外交层面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上,同时又有秦国强大的国力在背后支撑。而在治国理政方面,张仪的贡献非但较小,反而因判断失误,而差点让秦国错失了攻占巴蜀的机会。

毫无疑问,张仪乃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之一,但伐交固然需要能力,同样需要国力支撑,否则公孙衍未必便会败于张仪之手,这也是张仪比不上李斯、商鞅、范雎三位的原因。

如上,如果不论功绩和人品,而仅以能力强弱来排名,个人认为李斯能力最强,其次是商鞅,第三则是范雎,张仪则排名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连横   魏国   秦国   秦王   公孙   齐楚   远交近攻   能力   策略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