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在中国基金业的落地生根(投资策略篇)

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公募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进一步丰富细化,ESG理念也被进一步内嵌入投研框架、信息披露和日常工作实践中,通过本土化解读来拓宽ESG理念的内涵和外延,追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利平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也指出:“ESG投资除了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之外,同时考虑表外的环境管理风险,综合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增强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但也应当看到,ESG投资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着眼于ESG理念本土化的动态发展,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ESG估值模型,最终建设扎根本土的ESG投资体系。

当前主流的ESG投资策略主要包括筛选策略、整合策略、企业参与和股东行动、主题投资策略。筛选策略基于投资者偏好、价值观构建投资组合,其中负面筛选策略发展最早,应用较为广泛;整合策略将ESG因素系统且明确地纳入投资组合,目前已成为最主流的ESG投资方法;企业参与和股东行动是指投资者利用股东或持有人权力影响企业行为,在机构投资者中应用较多;主题投资则基于近年来ESG主题投资产品的增加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目前ESG投资者致力于将ESG因素纳入估值分析,通过“双重重要性”原则将ESG因素区分为“影响重要性”与“财务重要性”两类因素,以区分两者对企业估值影响的传导机制。其中具有财务重要性的ESG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经营成本以及风险控制三种路径作用于企业估值端;而部分具有影响重要性的ESG因素基于“回旋镖效应”间接影响企业估值。

中国社科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院长张蒽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也指出:“ESG投资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防范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避免投向那些有损社会福利、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或项目;二是发挥投资在创造社会环境价值方面的积极影响,比如投向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投向环境友好的项目等。”

张蒽还提到,近年来政府和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这些都属于ESG投资的范畴,但依然缺乏从整体上引导ESG投资理念的政策文件,“从政策端来讲,监管部门应当加强顶层指导和统筹,进一步明确ESG投资的内涵、要求、重点领域,推动投资端提升ESG投资意识、找准ESG投资的着力点。”

以嘉实基金为例,在公司层面成立了可持续投资业务办公会,并制定了可持续投资战略三大方向。目前嘉实ESG评价体系已经覆盖全部A股、H股超7000家上市公司和境内7000多家发债主体,能较好地区分和识别ESG领先者和落后者,并前瞻和高频地提示ESG风险和机遇,提升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及稳定性。对此嘉实ESG可持续投资基金经理蔡丞丰强调到:“ESG不应是投资的枷锁,更应助力实现更好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环球   本土化   可持续   投向   中国   股东   重要性   投资者   因素   策略   基金   企业   落地生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