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兵败被杀,多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决她们的方式让人不齿

前言

唐僖宗继位之初,天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然好景不长,僖宗渐渐变得骄奢淫逸,政务日益延缓。此时,天灾频仍,水旱成灾,百姓涂炭。朝中奸佞当道,朝政日非。这一切,都让一个叫黄巢的年轻人看在眼里。

黄巢是曹州冤句人士,爷爷黄玘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父亲黄皓身居朝中官职,后来归隐家乡,经商为生。黄巢从小聪慧过人,十分勤奋好学。每每有空,便捧着书本窝在院子角落读书。父母和乡亲都说,黄巢必成大器。果然,黄巢18岁便高中了秀才,全家人都为他骄傲。黄巢也产生了当官报效的志向。为此,他开始为科举打算,朝夕苦读,孜孜以求。

一、科场失意,归隐故里

26岁那年,黄巢终于迎来第一次会试,全家人都为他鼓劲加油。会试那天天气很好,黄巢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考官严谨坐于高台上,满堂考生默默作答。黄巢拿起笔,思路一片清晰。他先后滔滔驳论了数道政事大题,又作了一首贺新郎即位的应试诗词,一气呵成。黄巢心想,自己发挥稳定,试卷应该能取中上。

可是,结果出人意料。会试试卷的难度和深度远超黄巢的想象。回家路上,黄巢就预感自己这次又要铩羽而归。果然,榜单一公布,黄巢的名字远远不在其列。母亲红着眼眶道:“儿啊,人生风雨兼程,挫折是成功的阶梯。来日方长,明年再试,定会高中。”

黄巢点点头,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读书人要有大志,才能成大事。”他暗暗捏紧拳头,立志重新出发。一年后,黄巢再次赴试,还是没有达成心愿。如此三番四次,六次会试,黄巢均未中举。终于,黄巢明白自己与科举无缘。这天,黄巢站在庭院中,望着孤月出神。

母亲轻声劝道:“人各有命,莫要太过执着。你我儿聪明贤惠,回家亦可干大事。”黄巢轻轻拥抱母亲,眼中涌起泪花:“母亲,儿子明白了。我会回家,帮父亲经营盐业,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于是,黄巢离开了长安城,回到老家曹州冤句县,接手父业,成为黄氏盐商的掌舵人。黄巢学业优异,经商头脑敏锐,很快就打理得井井有条,使黄氏生意兴隆。乡亲们都说,黄巢是个智勇双全的英杰。

在故乡隐居期间,黄巢见证着唐廷的腐败丑陋。有回黄巢路过县衙门时,看到一个农民被镣铐锁着,口中喃喃自语:“我冤枉啊!我被混了户籍,多交了租税。我只是想讨还公道,他们就把我关进牢里,还要鞭笞我!”

黄巢心中一片冰凉,这就是朝廷黑暗的真面目。他还目睹官场充斥奸佞小人,朝纲败坏,百姓涂炭。黄巢时时叹息当前朝政黑暗,暗自思忖要为天下计。

二、民变爆发,揭竿而起

元和九年,唐僖宗继位。新君登基,民众期盼朝政新气象。然而僖宗只沉迷享乐,视民疾苦于无物。在他统治期间,天灾、水旱频繁发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僖宗置之不理,只一味搜刮民财充实内帑。

那年,黄巢家乡曹州也发生了蝗灾。蝗虫所过之处,毁坏无遗。乡亲们的庄稼被蝗虫吃得精光,何时能恢复还难说得准。黄巢看着老百姓绝望的样子,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天,黄巢路过街边一家小酒馆,听见几个人在议论朝政:“国家怎么了?我们交了那么多租税,灾年还要缴,真是米袋子打折了!”“都是奸臣当道,皇上被蒙在鼓里。咱们老百姓只能认命啊!”

百姓怨声载道,仇恨情绪日益高涨。终于,875年,尚君长、王仙芝等人在濮阳举旗起义,农民战争拉开序幕。消息传来,黄巢心潮澎湃,久违的斗志再度燃起。

这天,黄巢对随从说道:“王仙芝揭竿而起,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黄巢也要响应,为天下苍生讨个公道!”随从们纷纷拍手叫好。黄巢立时拟定计划,四处联络,准备起事。

次年三月,黄巢带领侄子黄皓、外甥林言等亲信,率领八千乡兵,在博野山举旗,随后迅速壮大实力。消息传开,附近州县的农民纷纷前来投奔,人数暴涨至数万人。起义军势如破竹,攻下沂州、蕲州等地。

朝廷震惊,派兵前来镇压,战事十分激烈。当黄巢得知御林军开来时,他对众人说:“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家鼓起干劲,歼灭来犯之敌,保卫农民的家园!”起义军士气高涨,在黄巢指挥下,接连击退朝廷军队。黄巢的声势与日俱增。

三、起义攻城,入主长安

877年,王仙芝在徐州被官军击败。黄巢抓住时机,收编了王的残部,实力大增。为安抚民心,唐廷决定招安王仙芝,授予官职,而拒绝了黄巢的要求。黄巢于是愤而离去,独立继续起义。

在接下来的战役中,黄巢以少胜多,战无不胜,先后攻克郓州、蕲州、汴州、潼关等地。每夺一座城池,黄巢就派人温言抚慰百姓,减少搋扰。因此民心渐渐向他倾斜。

879年冬,黄巢大军直指长安,轻松攻破潼关,兵锋抵达鸡鹿山下。长安城内,僖宗闻变色变,仓皇出逃奉天。次日黎明,黄巢军队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占领长安。

黄巢进入太清宫,看到奢靡的场面,轻声叹道:“天下苍生涂炭,而君上日夜享乐,与民众何其隔绝。”他命人将宫中金银财宝分给军民,稍作休整,随即登基称帝,年号大齐,向天下宣告农民起义的最终胜利。

他任命亲信为要职,着手整顿朝政,稳定局势。黄巢还制定新的农业水利政策,希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各路藩镇等机会崛起,纷纷反扑。883年,朱全忠、李克用等人会师长安,合力攻城。黄巢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终于兵败如山倒。

四、兵败被杀,姬妾遭殃

884年6月,黄巢在逃往苏杭的途中,遭部将林言杀害。林言割下黄巢首级,想献给朝廷求官。殊不知,他也很快死在另一支农民军手下。黄巢之死,标志着农民起义彻底失败。

得知黄巢被杀,唐僖宗手舞足蹈,大喜过望。当晚,他对左右侍臣说:“黄巢这个贼子,居然胆敢窃取我的皇位,罪该万死!如今他已经伏诛,朕甚为欣慰。”侍臣们都附和称是。

为惩罚黄巢,唐僖宗下令将黄巢的姬妾们活活烹杀。侍卫长奉旨前去捕捉她们。这些柔弱的女子们被粗鲁地五花大绑,像牲口一样赶到长安城门口。她们满面泪痕,哀声悲鸣。

这些女子被俘后,饱受屈辱与折磨,命运悲惨至极。她们被吊在高台上示众,任人鞭笞,衣不蔽体,终日暴晒。期间谁给她们一口水一点食物,就要受极刑。这些柔弱的女子们很快就在痛苦中死去,尸骨暴露野外。

这残忍的手段震惊朝野。轻生者慨然长叹,暗自想着,生在乱世,最是女子难为。旁观百姓不忍直视,纷纷唾弃朝廷的暴行。然而,在王法森严的年代,普通民众无力改变什么。

在封建专制的末世,生命如蝼蚁,没有丝毫尊严可言。弱肉强食,成为丛林社会的定律。所有人都唯恐遭受同样命运,只得低头苟且偷生,以求渡过这乱世风云。

黄巢起义虽告失败,但他对封建腐朽的憎恶与对新生的热忱,永远写入了历史长河。他和那些血染长安街的芳魂,都将激励着后人继续向前,为正义而战。

结语

黄巢起义虽告失败,但他对封建腐朽的憎恶与对新生的热忱,永远写入了历史长河。他和那些血染长安街的芳魂,都将激励着后人继续向前,为正义而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潼关   长安街   黄巢   会试   长安   朝政   乡亲   朝廷   百姓   方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