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为刺激背着老公车内与其他男子私通,不料却惨死车中是为何!

声明:所有内容来源于真实案件分析,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只为记录真实案件,警醒后人,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事正常的商业活动,谨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昆明市圆通北路大学附近一名女子与一男子被路人发现惨死车中,而女子丈夫不知其妻子已经遇害身亡,四处找寻无果,在一筹莫展之际,竟还被民警带至警察局!为何他们会惨死于车内?警察人员为何带走该女子的丈夫?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隐情?下文就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妻子失踪

杜斌(化名)戒毒所中的一名警察。他在岗期间兢兢业业,一心投入工作中,待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比在家中还多。

在1998年5月的某日清晨,他像往常一样和妻子告别,马不停蹄的来到戒毒所中工作。由于这天的事务比较多,工作到很晚,所以杜斌便没有回到家里,而是直接来到了所里给他分配的寝室里休息。

没想到,刚到寝室,他的右眼皮就跳个不停,想到家中老人常说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杜斌就一阵心慌,觉得要出事了。第一反应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妻子王华(化名),他立即打电话给了家里,接电话的是家中的保姆,保姆表示王华没有在家中,并且已经出去好一会了。杜斌见状,便发了几条短信给王华,询问其下落,但都没有收到回复。

这也让杜斌感到更加不安,按他对妻子的了解,王华不可能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她是个很注重睡眠质量的人,对自身的身体保养十分看重。

次日,杜斌再一次拨打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任然是保姆,她表示王华从昨天晚上到现在都还没有回家。

杜斌惊觉妻子可能是出事了,他挂断电话后,便立即联系了王华的娘家,得到的答复是,王华最近都没有回去。杜斌立即赶往家中,询问邻居有没有人知道王华的去处,他们都表示不知道。

就这样过了两天,杜斌向所里请了假,联系了所以的亲戚朋友,他们都表示没有见到过王华。这加大了杜斌的疑惑,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能到哪里去,这么久了都联系不到人。

来到专案组

杜斌便想着到妻子常去的地方找找,就在他刚出门不久,两名壮汉找上了他,他出示了他们的警员证,并表示找上他是有公务在身,需要他的协助

杜斌虽然感到很疑惑,但还是没有反抗,顺从的和他们上了车。

来到目的地的杜斌十分震惊,他们竟然将他带到了一个专案组的审讯室中,并且要他老老实实的交代前一天的全部行程,而这一天正是杜斌联系不上妻子的第一天杜斌虽然感到疑惑,但也具体的交代了自己的行程。

令杜斌更为疑惑的是,审讯室中的警察似乎不相信杜斌所说的话,一连几天都让他回答这一个问题。并且态度十分强硬,不但不让杜斌吃饭,连休息的时间都不给,只要他一闭上眼睛睡觉,就会有警察人员拿着电棍击打他,让他清醒过来。

同样身为警察的他知道,这是一种审讯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击溃被审讯人的心理。

杜斌深受折磨,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错事,让警察这么对待他。在这期间,他也试图问过警察人员,为什么要把他抓来,但他们都避而不谈,表示只要他好好回答那一天做过什么事就好了。

妻子遇害

就这样,过了3天3夜。在杜斌的又一次崩溃质问下,警察才向他说了将他带来的缘由。

在几天前,有市民发现在某大学旁的小路上停着一辆面包车,其看到车门没关,便好奇的上前查看,没想到一看就被吓了一跳。

车中只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都死在了车中,头上均一个有窟窿眼,像是被枪杀。市民于是拨打了110报警。

警察人员立即赶到了现场,对现场进行了勘测,确定了两人都是被人用枪谋杀身亡,并且死前两人还发生了性关系。由于两人是死于枪杀,案件性质较为严重,所以就成立了专案组。

回到警局的警察人员立即对这两人进行了身份调查,发现这两人并非是夫妻关系,还都是国家公务人员。男子为该县的副局长王某波,女子为公安局的通讯员王华。

他们还调查到王华的丈夫为戒毒所中的一名警察,对枪的使用也十分熟悉,其可能因为妻子出轨而产生报复心理,于是警方就将杜斌列为了杀害两人的嫌疑人。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的杜斌被受打击,他不敢相信前几天还与他在一起的妻子,竟然被人杀害,导致两人阴阳两隔。妻子竟然还出轨了,在与其他男子私会时被杀,这名男子还是杜斌的好兄弟!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杜斌一时无法接受,这大大出乎了他的认知,他心中充满着妻子与好友去世的悲痛和妻子与好友私会的悲愤。

两人感情深厚

杜斌出生在一个满是知识分子的家庭。但唯独杜斌,他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仿佛一直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浑身都充满着力量,是个很阳光的人。

他虽然没有和家里人一样,考上一所双一流大学,但也凭借着自己的运动天赋,进入了一所警校学习。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戒毒所工作,工作时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案发前更是得到了一个晋升副处级的机会。为此,他更加努力的工作。

他与妻子王华是一对校园夫妻,他们是在大学相知相爱的,更是在毕业后就成了婚。妻子在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公安局做通讯员,丈夫在戒毒所中工作,两人感情十分要好。这让周围人都羡慕他们这对相濡以沫的感情。

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妻子对杜斌愈发嫌弃。但杜斌也不觉得生气,他很理解王华。毕竟她容貌出众,在校时便是校花,出来工作时更能接触到很多高层人员,且能力出众,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眼界自然是不一样的。

两人由于工作原因,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更是没有了共同话题。在案发前,王华便怀过一次孕,那时的她因为怀孕的缘故,脾气越来越暴躁,总是指责杜斌,一点小事也要呵斥他。爱妻心切的杜斌也没有因此生气,他甚至还陪着妻子去做了人流手术,尽管他内心十分不舍得这个孩子。

好友的身份

想到妻子的杜斌也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王某波。王某波与杜斌是同时竟然这所警校学习的,他们在这里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某波比杜斌出色得多,在校被同学们戏称为“神枪手”,最后更是在毕业考核中斩获了第二名。

王某波也用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在33岁就成为了公安局的副局长。他无疑是局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还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

虽然他们俩的身份差距越来越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杜斌遇到烦心的事情也总会与王某波倾诉。

而王华也是他们的学妹,所以他们的关系在学校时便十分要好。在杜斌比较忙的时候,他也总会让妻子王华去招待自己当然好友王某波,他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妥。

直到案发后,杜斌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妻子与自己最信任的好友有染,这也让他十分不能接受。

案件进展

专案组的警察人员虽然同情杜斌的遭遇,但也没有为此放过他。由于被害人是死于枪杀,警察人员认为,即使犯罪人不是杜斌,那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他们的身边人。一连再审了10几天,都没能从杜斌的口中得到有用的线索。且杜斌也是一名警察,一直对其使用过激的手段审问,并不是很好的做法。

无法,专案组就将杜斌带到了派出所中。来到派出所的杜斌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他任然接受着审讯,并被关在一个有铁窗的审讯室中,被人24小时轮流看守

而警方在对杜斌进行审讯的过程中,也在案发现场进行了仔仔细细的勘察。他们询问了案发现场的居民,他们均表示没有听到枪声。并且在现场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等线索,只发现了被害人的贵重物品被拿走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杀害他们的枪正是王某波的配枪,这把枪却不见了,疑似被犯罪嫌疑人带走了。

怀疑他们可能死于抢劫与仇杀的警察询问了被害人的家人,得到的结果便是,他们都没有和人结仇。

这一时让案件陷入了僵局。公安厅便派了一名专家来协助警察破案

专家表示,这很可能是熟人作案,并且对方极有可能是一名警察。这让案件顿时有了解决的方向。警察再一次进行了案件分析,发现对方的射击方向十分刁钻,显然是对枪的使用很是熟练。这也让警察人员更加确定了凶手就是警察。

于是,警察就将杜斌带到了一处测谎机构,只要有人说谎,测谎仪器的电磁波就产生异常波动。连续测了几次后 仪器均显示杜斌说了谎。他们并没有想到,杜斌可能会是因为连续的审问,而导致的心情起伏过大,致使仪器异常。最终,警方确定杜斌就是凶手。

确定凶手

就这样,在七月,警方以故意杀人罪将杜斌逮捕了起来。并对其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拷问,更是用了许多常人不能忍受的审讯手段。杜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硬生生的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在最后实在坚持不住,才表示自己就是杀害他们的凶手

他也自己编造供述了自己的作案过程,表示自己就是因爱生恨,在知道了自己的好友与妻子有染之后,设计将他们杀害,并把他们身上的贵重物品给拿走了。

但还是缺了最重要的一个物证,那就是王某波的手枪,只有手枪的下落知道了,案件才正真结束了。杜斌又怎么可能知道手枪的下落,为了更快结束这痛苦的遭遇,他只好谎称手枪被自己扔进了大海里。

1999年1月,杜斌因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死刑。但杜斌并不是正真的凶手,他对此很不满,于是申请了上诉。

尽管杜斌的辩护律师将警方提供的证据给一一推翻了 也没有改变其死刑的结果,只是让法院改成了死缓两年执行。

案件真相

终于在2000年,杜斌才被无罪释放

警方在该年6月抓获了一伙犯罪团伙,他们手上有着枪支,进行了大量的抢劫。他们并不害怕警方的抓捕,而是愈发猖狂,杀害了许多警察。

杨某就是组织这一团伙的人,他们一共有七人,都是退役军人或是曾经做过警察的。他表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报复当年任职时所遭受的不公。

据杨某表示其当年在一次抓捕犯人的时候,因为疏忽职守而导致罪犯逃跑。其后,便总是遭受处分,还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他对此耿耿于怀,所以便怂恿了几个和他差不多遭遇的人进行了犯罪。

杨某对他们这几年所做的是都一一供述了出来,这其中便包括了杀害王某波和王华的事。他表示,当时他们只是想着好好的敲诈他们一番。没想到,王某波识破了他们的身份。他们一怒之下,便将他们给杀害了。王某波的枪他们至今还留着。

最终结果

杨某的话也让警方重新彻查了当年的案件,还了杜斌一个清白。

法院宣判杜斌无罪释放,也给其3万块的赔偿,这已经是当时最高的赔偿了。对当时严刑逼供杜斌的警察人员,法院根据他们的参与程度 进行了降职、辞退与罚款处理。

然而出狱后的杜斌任心有余悸,他的头发已经被折磨得发白,人也仿佛老了十几岁。

结语

法律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准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做了违法犯罪的事,都会被法律给制裁。我们应当知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戒毒所   专案组   手枪   凶手   警方   案件   疑惑   法院   丈夫   妻子   警察   老公   身份   男子   女子   好友   人员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