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传奇指挥官被捕,曾率100人占领克里米亚,3千人击败6万乌军

文/空山

有着传奇色彩的俄罗斯战地指挥官斯特列科夫失去了自由,但逮捕他的不是恨其入骨的乌克兰人,而是他曾宣誓效忠的莫斯科当局。

(斯特列科夫被捕)

据环球网援引俄媒7月22日消息,当地时间21日,莫斯科法院下令逮捕前乌东武装组织指挥官伊戈尔-斯特列科夫,罪名是“号召极端主义活动”法院认定斯特列科夫拥有“庞大人脉和技能”,有可能帮助其逃脱司法,因此要求拘禁他到9月18日,期间不得保释。据介绍,一旦罪名成立的话,斯特列科夫将被判处5年监禁。在此之前,海牙法庭缺席审判斯特列科夫,以其涉嫌在2014年下令击落MH-17航班,判处斯特列科夫无期徒刑。

(斯特列科夫被捕)

消息一出,立即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了强烈震动,尤其是在强硬派的圈子里,斯特列科夫被捕如同一颗炸弹爆炸。大量的支持者迅速在莫斯科等大城市举行示威,要求俄当局立即释放斯特列科夫,但是接近俄高层的消息人士指出,斯特列科夫此次“踩中红线”,面临着俄罗斯法律的严惩。与此同时,斯特列科夫被捕的消息令乌克兰方面欢欣鼓舞,基辅方面对此显然有些幸灾乐祸,认为这是不开一枪除去了生死大敌,俄罗斯方面逮捕斯特列科夫无异于“自毁长城”,反映出“克里姆林宫的内讧正在加剧”。

据报道,斯特列科夫原名伊戈尔-吉尔金,1970年出生于苏联一个军人世家,自幼就在军队大院成长,苏联解体前,斯特列科夫在军校里接触到了“皇俄”思想,立志要恢复俄罗斯帝国的光荣,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国内一片混乱,斯特列科夫认为必须要采取强力手段,恢复莫斯科的权威,对于那些试图分裂的边疆地区,采取强硬的打击措施。

随后他参与了多次俄境内的局部冲突,包括德左、车臣等战区都出现了他的身影,期间甚至还出国前往巴尔干半岛,参与了支持塞族武装的波黑冲突。由于手段十分强硬,斯特列科夫令敌人闻风丧胆,即便是残暴的车臣叛军都心有余悸,称其为“恐怖的吉尔金”。

2013年,斯特列科夫从俄联邦安全局辞职,然后前往局势不稳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在当地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和基辅当局公开对抗。2014年3月份,斯特列科夫率领一支100多人的特种部队,突然潜入了克里米亚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瓦解了当地的乌军,并宣布占领了克里米亚,让基辅当局大吃一惊,甚至也让克里姆林宫都颇为意外,赶紧派出“小绿人”部队进入克里米亚,顺势接管了这块战略要地。

(乌克兰方面悬赏10万美元,捉拿斯特列科夫)

这还不是斯特列科夫的巅峰时刻,2014年7月份,缓过了劲的基辅当局调集重兵,对顿巴斯的武装力量发起猛攻,试图将分离势力彻底消灭,然而虽然乌克兰正规军人多势众,卢顿民兵只有区区几千人,但是战事的发展却让所有人意外。

时任“顿涅茨克共和国”国防部长的斯特列科夫率领3000多人的杂牌武装,一举击败了乌军6万之众,成功突出重重包围,然后在乌东地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迅速整合各方力量,集结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将前来围剿的6万乌军击溃,在事实上奠定了乌东地区的独立基础。顺便说一下,斯特列科夫当年的手下败将里,就有现在的乌军一众“名将”,包括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和陆军司令西尔斯基。恼羞成怒的基辅当局悬赏10万美元,试图捉拿斯特列科夫,但是丝毫奈何不了这位传奇人物。

但是紧接着,斯特列科夫就遭遇了命运的滑铁卢,志得意满的斯特列科夫不满足于现有的进展,而是准备一鼓作气向基辅进军,直接“夺了鸟位”占领乌克兰全国,然后将其并入俄罗斯版图,奠定恢复沙俄全盛时期版图的第一步。就在此时,马航MH17航班在乌东上空被击落,西方国家指控斯特列科夫对此负责,虽然俄罗斯拒绝交人让步,但是却紧急将斯特列科夫召回,这也让俄罗斯的强硬派抱憾多年,认为俄罗斯失去了吞并乌克兰的历史机遇。

被召回国的斯特列科夫没有闲着,一直在整合俄罗斯的强硬派势力,并创建了“愤怒爱国者”的组织,对莫斯科的“温和政策”大加批判,在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爆发之后,斯特列科夫不断针砭时弊,对俄军在乌克兰的战事多次激烈批判,认为俄军事统帅层过于无能,导致了大批英勇的战士白白牺牲。他还给绍伊古防长起了个“胶合板元帅”的诨名,认为按照目前的打法,俄军永远无法击败有北约全面支持的乌克兰军队,甚至俄罗斯也可能会“万劫不复”。

(绍伊古)

斯特列科夫亲自前往前线,掌握了一线的真实情况,他认为,目前俄军的作战行动十分混乱,基层士兵根本不知道为何而战,指挥官也不清楚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而乌克兰人则目的明确,就是要赶走“莫斯科的侵略者”。斯特列科夫认为,事实上,俄军已经失去了击败乌克兰的机会,2014年没有彻底解决问题,2022或2023年就更不可能了。除非能够迅速宣布总动员,倾举国之力对乌克兰发动全面战争,才有翻盘获胜的机会。

在瓦格纳兵变之后,斯特列科夫对俄高层的批评声音再次升高,甚至开始直接批评克里姆林宫,认为克宫要为俄罗斯目前的窘境负责,这也是莫斯科无法容忍的底线,因此此次将其逮捕,也表明俄罗斯对于强硬派的容忍限度再次收紧,然而只要前线始终打不开局面,俄罗斯的强硬派就会有更多生存壮大的土壤,只逮捕一个斯特列科夫,又能否扑灭星星之火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克里米亚   指挥官   克里姆林宫   基辅   吉尔   车臣   乌克兰   莫斯科   强硬派   目的   俄军   武装力量   俄罗斯   当局   千人   地区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