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轮到中国来洗牌了,基辛格游说失败,中方依旧“已读不回”

国家之间大事变幻莫测,每一次变化都会引起全球的关注和影响。

最近,一些重要的事件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为了重建中美两军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渠道,基辛格亲自访问中国,获得中方的充分尊重和接待。

尽管基辛格亲自到访,但同样无济于事。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也表达了与中国同行直接对话的意愿,但中方要么忽视要么拒绝了这一要求。

基辛格游说失败,中方依旧已读不回,美司令若威慑失败将准备战斗

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亲自接见了基辛格,并就中美关系以及两军对话问题进行了交流。

然而,尽管中方明确表达了希望恢复两军对话的愿望,要求美方解除对中国国防部长的制裁,并创造适宜的氛围来促进双边对话,迄今为止美方尚未采取任何行动。

中方非常重视中美两军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两军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对于双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至关重要。

中方一直希望恢复两军对话,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分歧。

中方要求美方解除对中国国防部长的制裁,是为了确保对话的平等和互惠性,而且这一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和正常交往的基本原则。

迄今为止,美方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来满足中方的合理要求。

这表明美方在对话问题上缺乏诚意,且对中方的关切持不合作的态度。

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两军对话的恢复,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中美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也是中美两军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然而,美国却将台湾当局视为所谓的“民主伙伴”,并不断加强与其的联系,试图通过所谓的“军事威慑”迫使大陆接受“一中一台”的分裂,放弃两岸统一的目标。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一中原则”,且严重低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属于俄罗斯的悲情时刻!刚刚取消隐身护卫舰,俄海军又传来新消息

俄罗斯海军宣布放弃继续研发20386型全隐身护卫舰,并取消生产九艘该型舰艇的计划。

他们还计划裁撤一些老式军舰,其中包括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非航母军舰之一,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在国力衰退和制造能力不足的困境下,俄罗斯海军正面临巨大挑战,可能会寻求与中国合作发展海军。

俄罗斯海军放弃研发全隐身护卫舰,并取消生产九艘该型舰艇的计划。

这意味着俄罗斯无法继续投入巨额资金和资源来研发和生产这一先进舰艇。

此举可能是由于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困境和技术限制所致。

俄罗斯海军将裁撤一些老式军舰,包括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尽管“彼得大帝”号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非航母军舰之一,拥有庞大的舰体和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但由于其老化和技术的相对滞后,无法与现代化的军舰相抗衡。

俄罗斯海军决定退役“彼得大帝”号,是因为无力维护苏联红海军的遗产。

俄罗斯海军面临国力衰退和制造能力不足的困境。

在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打压,国内经济陷入困境。

因此,俄罗斯海军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其战略需求,从全球争霸转变为有效捍卫国土安全。

必成为下一个中国?印度化身美俄宠儿,但至少4个领域追不上中国

近年来,印度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就,包括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超过中国。

一些人认为印度有能力复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下一个中国。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需要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进行拆解分析。

印度的经济增长确实是令人瞩目的。

除了2020年和2021年受到疫情的冲击之外,印度的GDP增速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在5%以上。

今年印度人口数量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为印度增添了一定的自信心。

要将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认为印度可以复制中国的发展模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产业链的不完整。

中国作为一个全产业链国家,企业可以找到几乎所有所需的上下游配件,而在印度,企业可能需要从外国进口某些设备,这增加了制成品的成本和时间成本。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落后。

中国作为“基建狂魔”,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稳定供应的电力和自来水,这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大面积的断电停水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

第三是教育水平的低下。

尽管印度的人口数量超过中国,但印度的识字率仅为74%,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许多人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甚至连字都不识,无法成为有效的劳动力。

乌军不惜一切代价反击,海上冲来不速之客,价值数亿美元大桥爆炸

7月17日,刻赤海峡大桥再次遭受爆炸袭击,引发了对该地区局势的关注。

据报道,这座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桥在短时间内受到了两次攻击。

当地时间凌晨3点04分和3点20分,爆炸发生在大桥上,导致桥面起火燃烧。

随后,克里米亚地区行政长官阿克谢诺夫宣布紧急暂停使用大桥,并要求居民和游客选择陆上线路离开克里米亚半岛。

关于大桥受损的情况,乌克兰和俄罗斯媒体存在不同说法。

乌方媒体称有两个桥墩被毁,一个桥跨倒塌;而俄方媒体称一个桥跨倒塌,另一个桥跨失去支撑,暗示桥墩被毁。

根据互联网上传的视频和照片,至少有一个桥面出现大洞,一个桥跨歪斜,显示桥墩的主体仍然完好,但支撑桥跨的结构受损。

有关乌克兰使用何种武器袭击大桥,各方存在多种说法。

一种可能是乌克兰使用自杀无人艇进行袭击,因为他们曾多次使用这种方式袭击俄罗斯军舰。

根据目前的破坏程度来看,这种说法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自杀无人艇很难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破坏。

另一种说法是乌克兰使用自杀潜水器,英国媒体甚至透露称这次袭击是使用英国海军的水下自主潜航器REMUS 600实施的。

然而,同样存在疑问,因为潜水器攻击和自杀无人艇攻击都无法解释桥墩被摧毁,而仅仅对桥面进行攻击的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是乌克兰使用巡航导弹袭击大桥。

有一家亲乌克兰的媒体声称,袭击是由英国援助的“暴风阴影”巡航导弹和德国援助的“金牛座”巡航导弹共同完成的。

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实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美国人总想软饭硬吃!中美频繁会晤,是寻求合作与关系缓和的信号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自2009年以来,特别是自2016年以后,中美关系持续下滑,双方的战略互信不断降低。

2017年底至2018年初,美国政府相继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错误地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印太地区”概念。

这些错误的定位导致中美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严重。

时至2023年,随着全球局势的动荡以及美国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社会危机,美国不可避免地将目光再次转向东方。

据媒体报道,中方领导人于7月13日在印尼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又于7月18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北京与多位中方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此前,美国经贸等领域的高官也接连访华,这种密集的访华频率引起了全球多国和媒体的强烈关注。

中美关系的发展绝不应由美国一方决定。

有媒体认为,美国积极寻求与中方对话的机会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政治筹码。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最近的访华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因为脱钩不仅会给两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还会增加全球风险。

她强调,世界足够大,足以让中美两国都健康发展。

中美关系的下滑责任在于美国。

自2018年春天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不断增加,迫使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这使得过去被视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领域瞬间变成了“绊脚石”。

虽然拜登政府反对所谓的“全面脱钩”,但延续了前届政府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和限制的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明确说要与中国“脱钩”,但实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基辛格   中方   中国   乌克兰   彼得大帝   中美   中美关系   美方   俄罗斯   印度   军舰   美国   大桥   海军   袭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