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钱学森参加国宴却没找到座位,毛主席:你的名字被我划掉了


1956年2月1日,毛主席举行了一场国宴,钱学森受邀前来参加。国宴上,每个座位都有相应的名字提示,钱学森记得自己是坐在37号位置的,但他始终没有在座位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周围的人,有知情的人告知他,毛主席将他的名字给划掉了。钱学森疑惑了,毛主席为何要划掉我的名字?其实,这还得从钱学森的经历娓娓道来。

01 学成归来

1935年,钱学森带着坚定的志向:“掌握技术,报效祖国”,远赴重洋留学。当开启他的留学生涯时,钱学森发现,世界名校的教学方式和国内的不太一样。

这里的学习环境非常宽松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兴趣。这是一种很适合钱学森的学习方式,更让他在学习上如鱼得水。没过多久,大家就认识了这位从中国来优秀的留学生。

钱学森知识涉猎广,思维敏捷,尤其是对抽象的概念有超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他在数学上的逻辑运算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都超出一般的同学一大截。连学校里的老师都纷纷称赞他是位高材生。

远在大洋彼岸中风雨飘摇的祖国,无时无刻都在鞭策他的求知欲,使他不敢丝毫懈怠。就这样,钱学森一路攻读到了加州理工的博士学位。

偶然间,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火箭研究,还加入了相关的研究小组。这个看似不太起眼的选择,却对钱学森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和研究小组成员坚信,未来的某一天,火箭能够飞入太空。他们走在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危险道路,每一步都要自己摸索。但他们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几年后,“JATO”火箭助推器研发成功,大大推动了他们的研究工作。

后来,钱学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美国的第一枚导弹设计工作。他还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飞机飞行的研究,给美军的军事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钱学森的贡献与价值,一次次的得到了美国官方的赞扬和肯定,而他深知自己的根在哪里,这里终究不是他的归宿。

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郑重向留学的学子们发出提议:回来发展建设祖国。钱学森拿着珍藏多年的祖国地图,两眼含着泪水说道:“终于到了我该回去的时候了。”

他申请辞去所有的职位,却迟迟没有得到美方的批准。当他准备踏上回国的飞机时,却遭到了阻拦,并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将其关押了半个月。

美国政府阻拦钱学森,是出于对新中国的忌惮。尤其是钱学森拥有的火箭研究技术将会对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带来重大的突破。假以时日,新中国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钱学森的信件往来和电话都会受到严密的检查。这种变相软禁的生活,并没有浇灭钱学森回国的热情,他依旧时刻做好回国的准备。

1955年,在我国政府的多番争取下,钱学森终于能结束几年被非法监控的生活。当他通过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之际,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协助祖国的人民建设一个能令他们活得快乐又有尊严的国家。

国际著名的火箭专家钱学森,今日启程返回红色中国的新闻传遍了大街小巷,而钱学森也在回国后开启了新的征程。

02 被划掉的名字

钱学森回国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在中央的支持下组建了力学研究所,这在之前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同年下旬,钱学森受邀来到彭德怀的办公室。彭德华十分敬重这位大科学家,他请教到:“钱先生,我是个军人,不懂你们的研究。但是今天找你来,就是想问问。以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情况,如果研制一种射程较短有能有作用的短程火箭,需要多长的时间呢?”

钱学森在回答完彭德怀的问题后,提出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自控系统,才能让导弹在预定的射程路线上发射。

而后在毛主席举办的国宴上,钱学森到了之后,在他原本的位置上,反复寻找却始终没看到自己的姓名。


原来,有人说毛主席将他的名字划掉了,是因为毛主席将他安排到了第一桌坐到自己身边。这也体现出了,毛主席的爱才之心和钱学森卓越的能力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与赞赏。

宴会开始前,毛主席指着钱学森笑着对大家说:“这可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未来的几十年,新中国在火箭导弹研究方面都得靠钱学森同志带路。”

其间,毛主席几次对钱学森嘱咐道,要是在研究上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向组织汇报,组织上会积极的配合并给予全力的支持。

在这次宴会上,毛主席亲密的揽着钱学森交谈甚欢的画面被记者拍到,这张照片也让钱学森珍藏了许久。

后来,钱学森的研发下,中国前进的步伐加大,在历史和时间的见证下,大步跨进。

03 人生显辉煌

短短十四年期间,我国在薄落的经济基础,资料匮乏,专家人员少的艰难情况下。在钱学森的带领下,靠着自己的科研人才,设计研发出了导弹、原子弹、氢弹以及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拿到了进入世界军事强国的入场券。

钱学森提出了组装卫星要上天的理念,为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他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世界领域的人才交流分享经验,推动我国航天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可以很现实的说,要是中国没有导弹、人造卫星等这些武器,中国的综合国力难以提升,也不会有如今的国际地位,更不能得到那么多国家得认可。

钱学森的学术不仅是在中国,就是在世界都是前沿领域。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他的领导才能、科研水平以及对国家付出的精神和治学态度都令人欣赏。尤其是他在我国的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思维科学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奠基人。

真正的科学就是探究事物的真理,为人类事业的发展为使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从中获取经验,得到结果。钱学森正深刻的践行这一点,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推动着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老人离世,无数民众为之感到悲痛。葬礼那天,上万名市民随着三军仪仗的队伍,自发为其送行。更是有专家评价他是真正的“国士无双”,他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追随的榜样和偶像。

钱学森的风风雨雨的一生,充满着辉煌,伴随着很多荣誉和赞赏,但他自己将这些身外之物看的很淡。因为他始终认为,他只不过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刻苦专研于科学之中,并取得相应的成果。而他独立的个体又是如此的渺小,他所能够取得的一切都建立在集体、民族和国家之上。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当我们屡屡从新闻中听到:各种型号的探测器着陆火星,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空间站正以自己的姿态在世界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贡献,继续发扬他的精神,为建设我国的事业做出更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国宴   名字   射程   力学   新中国   导弹   中国   座位   祖国   火箭   努力   领域   我国   时间   国家   世界   钱学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