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伏,老人讲:今年是“中伏包大暑,三伏半包秋”,有啥说法

导语:今日入中伏,老人讲:今年是“中伏包大暑,三伏半包秋”,有啥说法

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今年的中伏到了,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共计20天。

进入中伏后,天气将会更加酷热,但是,极端高温却不一定出现在中伏内,甚至还有可能不在三伏之内。就拿今年来说,北京地区从6月22日-24日,连续三天气温都超过40℃,分别是41.1℃、40.3℃和40℃。而进入三伏天后,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

7月21日入中伏,紧接着7月23日就迎来大暑节气了。如果,没有台风和暴雨来袭的话,基本上都会迎来酷热的天气。因此,在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到(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说法。

今年中伏不同于往年,听老人讲:今年是“中伏包大暑,三伏半包秋”,怎么理解呢?下面来看一下:

一、中伏包大暑

中伏的计算时间是通过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排列共同来推算出来的。比如,“夏至四庚数末伏”,意思是说,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当天开始便入中伏了。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一个节气大约15天多。

满足“中伏包大暑”的条件必须两个同时出现,一个条件是中伏必须是由两个庚日组成,一个庚日10天,2个就是20天,大于一个节气的长度(15天多);一个条件是中伏在大暑节气之前,如果中伏在大暑节气之后,中伏就无法包大暑了。

今年中伏是7月21日,大暑是7月23日这天,显然是中伏在大暑之前了。而今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共计20天。

所以,今年是中伏包大暑,凡是中伏包大暑,末伏必定在秋后,也就是“秋包伏”。

老话说“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大暑中伏后,五谷全丰收。”看来,今年秋粮能够获得丰收。

二、三伏半包秋

按“秋后一庚数末伏”的规定,立秋后必有一伏,如果没有,中伏就要延长一个庚日,让末伏出现在立秋之后,这样才能和天气匹配上。

立秋后的庚日包括和立秋是同一天,也包括立秋之后出现的庚日。

古人规定立秋那天正好是庚日,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称为“伏包秋”;把末伏出现在立秋之后,为称“秋包伏”。其实,“秋包伏”的情况比较常见,近30年来,只出现过4次“伏包秋”。

真正的“伏包秋”,其实是三伏天将整个立秋节气包围在中间。而今年末伏出现在立秋之后,三伏天都完事了立秋节气的15天还没完事。因此,今年是三伏半包秋。

老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今年是秋包伏,立秋后凉爽的天气会早来一些。

不过,2022年是“伏包秋”,今年是“秋包伏”,相比之下,今年的秋季比去年还能稍微凉爽一些,但热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今日中伏了,我们这最高温度29℃,您那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今日中伏#​#中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大暑   中伏   北京地区   秋粮   荒年   小暑   今日   秋后   立秋   夏至   节气   凉爽   高温   说法   老人   天气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