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李玉刚跌落神坛,不再被世界宽容,梅葆玖:死不原谅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双儿

编辑/双儿

一个是备受尊崇的京剧大师,一个是刚柔并存的流行歌手

一个是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一个是半路出道的李玉刚。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却有着非常激烈的矛盾, 甚至梅葆玖先生直到去世也没有原谅李玉刚。

李玉刚究竟做了什么让大师如此愤怒,二人之间到底有何渊源呢

半路出道的草根歌手

提起李玉刚,绕不开的便是他那独特的戏曲唱腔,和流行音乐融合起来,流畅而自然。

不得不说,其实李玉刚和京剧的确有着不浅的渊源。

李玉刚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生活的拮据让年幼的他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甚至为了能多帮家里赚些钱,主动改了名,原名李刚的他在名字里加了一个“富裕”的“裕”字。

直到多年后出道成名,才成了大众熟悉的“李玉刚”。

家境清苦的他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但家中连读大学的钱都没有。

19岁的他揣着仅有的二百块钱,孤身一人踏上了漂泊之路。

屋漏偏逢连夜雨

命运并未轻易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还没到地方,钱就被偷了,对于居无定所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饭店当服务员,被醉酒的顾客殴打;在市场跑销售,因为没经验被老板开除。

最终,在歌舞厅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地。

每日打杂的他看着舞台上万众瞩目的歌手,内心的音乐梦无声发芽。

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小乐队,每天接商演渐渐有了些许收入。

但好景不长,乐队因没有演出证件被查,就地解散,前期的投入更是血本无归。

刚刚萌芽的音乐梦想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中,给了他致命一击。

居无定所、身无分文、没有希望、没人依靠。

此时的他心如死灰,一念之间跑到辽河边纵身跃入水中,跳河自杀

或许是他命不该绝,最后一刻被路边的乞丐拽了上来。

绝望的他索性也当起了乞丐,每天捡破烂,睡在天桥下、公园里。

最终被好心人送回父母身边,结束了这浑浑噩噩的一个月。

归家的他看着父母的满头白发,幡然醒悟,闭口不谈那段辛酸经历,如获新生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在死神面前走一遭的经历唤醒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为了学习唱歌,去了薪水微薄的音像店的工作,借此机会接触流行、戏曲等各类音乐。

热爱能迎万难。

有了前进动力的他白天打工,晚上去夜总会驻场,累并快乐着。

命运会眷顾每个努力的人,属于李玉刚的转机终于到了。

在一次演出时,搭档的女歌手迟迟不到,李玉刚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一人分唱男女声,没想到却意外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这种新颖的形式很快获得大众的喜爱,李玉刚自此画上了红妆,学习了舞蹈,只为让自己的动作看起来更加“妩媚”,唱起反串。

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道路。

玫瑰总是带刺的,男性的身体唱着柔美的歌曲势必会带来无数争议,“娘娘腔、变态”的词汇不绝于耳。

但“死过一次”的李玉刚已经挣脱了世俗的枷锁,一身傲骨走向了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舞台。

2006年,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星光大道》。

一曲《新贵妃醉酒》,悠然动听的歌声配上风华绝代的造型,任谁也想不到端庄吟唱的杨贵妃竟然是一个男生。

流行与传统的碰撞,男声与女声结合,一举开创了华语乐坛的新天地。

那个曾经和乞丐抢食的李玉刚终于火了。

曾经四处打工赚钱的小人物成了中国歌剧院的一级演员;曾经小酒馆驻场的歌手站到了万人舞台之上。

聚光灯下是装扮俨然的歌手,台下歌迷高举灯牌横幅,毫不吝啬对偶像的夸奖,李玉刚也确实但得起众人的鲜花掌声。

可天不遂人意,一句“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把李玉刚打回原形。

陷入了和传统京剧长达数十年的矛盾,更惹怒了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成了一生无法释怀的遗憾。

子承父业的梅氏传人

梅兰芳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放到整个艺术界都是无比炸裂的存在。

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凭借一己之力创京剧之新高,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被为“梅派”,其代表作《贵妃醉酒》广为流传。

梅兰芳膝下岁弟子众多,桃李满天下,但仍未找到适合男旦的继承人,这时其第九子梅葆玖吸引了他的目光。

梅葆玖虽未系统学习过专业的戏曲知识,最初并不喜欢戏曲,但每天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天赋异禀,加之父亲的殷切希望,开启了无止境的学戏生涯。

白天上学,晚上练习,无论寒冬酷暑,不管日落鸡鸣。

父子二人合作的《游园惊梦》将梅葆玖推向了大众眼前,走上了京剧舞台,一时间万众瞩目,好评不断。

而梅兰芳似是完成了最后使命,在儿子能独当一面后撒手人寰

面对父亲的突然离世,梅葆玖痛苦万分,想起父亲的殷切希望,立志要将梅派最大最强,将中国京剧发扬光大。

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话,继承父亲衣钵,终其一生。

致力于传承“梅派”艺术,多年来一心发展戏曲,把毕业精力贡献给京剧事业。

也正是对父亲的敬爱和对梅派的负责,让他听到那句“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勃然大怒。

一句话,惹怒大师

一个是梨园前辈,一个是后辈翘楚

本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句话掀起了腥风血雨,甚至得罪了整个京剧圈。

彼时的李玉刚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借着一曲《新贵妃醉酒》走红全国,不禁让人联想到梅派经典《贵妃醉酒》。

一时间“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被粉丝拿来当噱头,大肆宣传。

起初,梅葆玖听到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还曾真切点评:

老艺术家的格局之大令人敬佩,但这欣欣向荣的场面并未持续多久,平静的湖面下是波涛汹涌。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喧嚣直上,加之部分媒体的恶意揣测和夸大,彻底打破了和平。

事实上,《新贵妃醉酒》只是把传统戏曲唱腔融入到流行歌曲中,顶多算是一种创新之举,谈不上是京剧。

而李玉刚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京剧,只是有样学样地唱过几嗓子,舞台服饰也不是传统的京剧装扮,顶多沾了个边。

梅葆玖先生听到这些话认为这样是对父亲的不尊重,更是不止一次抨击其有辱斯文。

网友更是指责其“碰瓷”行为。

而年轻气盛的李玉刚起初并不以为意,直到多个通告被退,春晚被拒,他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惹出了大祸。

想要求和却总找不到合适机会,终于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了坐在台下的梅葆玖先生。

本以为事情迎来了转机,却不曾想因为此次晚会彻底将两人的关系降到冰点

台下的他在心里暗暗打气,一定要借此机会向梅先生致歉向梅派艺术致敬。

结果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一张嘴就来了句:

好心办坏事,本想宣传梅派艺术却祸从口出,给自己打上了梅派的旗子。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梅葆玖更是脸色大变,愤然离席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更是直言:“不希望有人再借父亲的名义炒作”。

此次口误无疑是火上浇油,事后李玉刚后悔不已,修修改改写了一封道歉信。

找到著名艺术家王昆老师,帮忙转交,王昆对此拒绝并说“想道歉就自己亲自去”。

或许是无颜以见,或许是碍于面子,这封信到底是没能交到梅葆玖手中。

2016年,梅葆玖大师去世,至死也未原谅他

而李玉刚的那句道歉终究没能说出口,仅能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对梅葆玖的悼念。

在后来的采访中,提及此事,李玉刚更是表示:

“希望梅先生九泉有知,能原谅当时这个懵懂少年的无知”。

而后来的他确实在用行动为之前的错误忏悔

传统与流行的碰撞

雁过不留痕,往事终会经过时间的冲淡被人们遗忘,但却成了横在李玉刚心中无法跨越的沟壑。

两人的纷争实际上就是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的碰撞。

梅葆玖先生认为,在流行歌曲中加几句四不像的京剧,是对传统的亵渎和歪曲

而李玉刚则是本着新旧交融的想法赋予传统新生机。

不曾想导致了长达数十年的纠纷。

经此一事,如梦初醒,李玉刚抛弃了那些莫须有的名号。

深深保留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把艺术刻入骨子。

更是萌发出将京剧元素播撒到流行音乐中的种子,身体力行地推崇传统文化。

倾心推出舞台剧《昭君出塞》,跨越三千里,重走昭君之路。

经过六年打磨,五十多场演出座无虚席。

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启了全球巡演。

在《经典永流传》中一人分饰两角,跨越时空,用歌声讲诉其中的哀怨情长。

后来还登上了世界级艺术殿堂——悉尼歌剧院,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文化金奖,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人听。

2021年一首《万疆》更是再次将他推到舞台之上。

正气凛然的歌词,悠扬婉转的旋律配上李玉刚独特的音色,唱出了古典雅致的中国韵味,唱尽了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歌曲一经发行,播放量突破了百亿,人民日报更是称其为“国民歌曲”、“年度十大BGM”,传唱度极高。

不少网友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结语

时隔多年,再次提起李玉刚不少人仍会想到他和梅葆玖先生的恩怨纠纷,但现在的李玉刚显然已经“吃一堑长一智”了。

现在的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罗马大道,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为人谦虚谨慎,也不会再说自己是哪一派的传承人。

希望李玉刚日后能谨言慎行,不忘初心,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梅兰芳   昭君   跳梁小丑   神坛   大众   贵妃   戏曲   京剧   中国   台下   乞丐   宽容   舞台   父亲   大师   传统   歌手   艺术   世界   李玉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