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放下身段,降价、取消服务费却仍无济于事,究竟错哪了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转发,继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文|巴斯德的笔记

编辑|巴斯德的笔记

前言

相信去过北京的朋友们都知道,北京有一样远近闻名的美食-----全聚德烤鸭。

曾经的全聚德,门庭若市,很多人排了很长的队只为品尝一口他们家的招牌烤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可如今的全聚德却遭到了大众的排斥,早已没从前那般“嚣张”,甚至还放下了百年老店的姿态,主动进行降价,取消了维持20年之久的服务费。

本以为这次消费者会为其买单,可没成想还是效果甚微。

烤鸭之王全聚德到底做错了什么?有朝一日还能否东山再起呢?

衰败落寞不是没有原因的

难以想象,一个烤鸭店已经走过了158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品尝过全聚德的烤鸭。

百年累积的口碑和名气都是别的饭店可慕不可及的,全聚德更是凭借着老字号的名声赚的盆满钵满,收益稳步上升,谁看谁羡慕。

这种情况直到2020年戛然而止,2020年数据显示,全聚德的营业额出现断崖式下跌,而且并没有要停下的架势,持续不断地下滑令全聚德出现了亏损的状况。

这种状况近十年来都是没有的啊,明明前几年好好的,为何到2020年突然就不行了。

近几年,疫情肆虐,大家都被封在家中,基本上很少有机会能去堂食,这也是疫情期间餐饮行业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觉得全聚德也是这个情况,可是如今已经开放,全聚德却还是站不起来,这就说明疫情并不是全聚德生意惨淡的根本原因。

那么全聚德不再受消费者待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价格虚高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如今的物价相较过去,确实是高了不少,商品价格也随之提高。

曾经的全聚德走的是亲民路线,普通的北京群众每个月赚了钱,都会选择带着一家人去全聚德吃顿饭。

可如今的全聚德一只烤鸭高达200、300一只,一家四口去全聚德吃顿饭,少说也得800块钱。

反观别的地方的普通鸭子,便宜的二三十,贵一点的六七十,和全聚德的差价可不是一点半点。

大部分的顾客都是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几千块,扣除房租贷款一大堆,全聚德的这一顿800的烤鸭实在是让人招架不起啊。

说来说去只是个烤鸭,成本价能高到哪去呢,群众们更愿意吃便宜实惠的烤鸭,而不是全聚德。

2.离谱服务

除了价格之外,全聚德一直以来还有一个收费是大众所不能理解的。

那就是高昂的服务费,说白了就是小费,可是给小费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外国这么流行的,什么时候到了中国餐馆吃饭,还得给个小费?

咱们很多服务很好的餐馆,比如“海底捞”之类的,人家服务就不错,但是从来都没收过所谓的服务费。

更何况全聚德的服务费高达百分之10,比如你在全聚德吃饭花了800块钱,光这个服务费就80,有这80块钱都够再多点一道菜了。

原本吃一顿就挺肉疼的了,还要在多余给个服务费,这也是全聚德最受诟病的一点。

3.质量不在

虽说全聚德的价格和服务费都不被大众所接受,但还是有很多人都奔着全聚德的高质量去吃的,就算贵一点,但能吃上纯手工的鸭子,也是值得的。

可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并没有让全聚德珍惜人工手作的来之不易,反而选择了大规模的机器烘烤。

机器烘烤确实和纯手工做的不同,起初大家都还会买单,觉得终于抢到了全聚德烤鸭,殊不知抢到的这份早已不是从前的味道。

烤鸭的味道让人十分失望,价格虚高以及离谱的服务,逐渐让消费者觉得全聚德“德不配位”,自从之后,全聚德就真正的走上了下坡路。

4.行业竞争

疫情过后,百废待兴,餐饮行业也迎来了一波“大换血”。

消费者被憋了太久,解封之后纷纷出来堂食,客流量暴涨。

有很多老板有先见之明,抓住商机,推出了许许多多的新品牌。

就这样,大量新鲜血液注入到了烤鸭的市场里,比如四季民福、金百万烤鸭、永乐饭庄等等。

虽说不如全聚德历史悠久,但却在价格上便宜了不少,而且每一个都是特色鲜明,味道十分拿得出手,花样百出,全聚德早已排不上号了。

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大家动动手就能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看到一家店的评分,好评多的,就会越来越火,差评多的,就会越来越糊。

民众的期望是很重要的,说白了其实消费者才是“衣食父母”。

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全聚德渐渐地遗忘了自己的初心,一味地追求盈利,忘了最重要的就是品质。

百年老店昔日过往

其实最开始的全聚德也旨在让消费者满意,吃的更舒心更放心,并不是今天这副模样,毕竟这158年的历史不是说来就来的。

你敢相信吗,做出闻名全国的全聚德烤鸭,他的创始人居然不是北京人。

全聚德的创始人名叫杨全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人,从小家里就穷,很小的时候为了生计被迫来到北京打拼。

刚到北京的时候,杨全仁什么都不会,既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学历,整日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一个老大哥见杨全仁可怜,就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去菜市场买肉。

好不容易有了份工作,杨全仁十分卖力,卖的是鸡鸭鱼肉,必须得新鲜,杨全仁就每天五点的时候起床,骑车去北京的郊区进货,杨全仁也很眼尖,一眼就能看出来哪只鸭子不好,哪只鸭子新鲜。

可是赚来的那些钱也只够杨全仁自己吃喝的,更别说帮衬家里了。

杨全仁意识到,自己如果一直给别人打工,那这辈子恐怕都不能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做点买卖。

和鸡鸭打交道了这么多年,对这些最熟悉,杨全仁最终决定要做烤鸭生意。

可是北京的房租不便宜,想要租下一个店铺对杨全仁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好巧不巧的是,当时有一家叫“德聚全”的干果铺在往外转让,这家店铺不大,离杨全仁卖肉的地方很近,街上到处都是人,一般是不太可能注意到这家小店的。

但杨全仁心细如发,早就在偷偷地关注这家店,如今这家店往外转让,真是天助我也。

杨全仁还特意找了一趟店铺的老板,找他砍价:“老板,我是在你旁边的菜场卖肉的,好听的场面话我真不会说,但是我保证一定会把店铺经营好的,至于房租您能再便宜点吗?”

老板见杨全仁如此诚心,就点了点头,杨全仁十分开心,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找菜市场的几个好朋友借了点钱,盘下了这家店铺。

刚拿下店铺,杨全仁就马不停蹄的求人给店铺写了个大大的招牌,“全聚德”,只为了能给这个店开个好头。

之后杨全仁就开始四处打听做烤鸭的师傅,他深知别的一切都是虚的,只有食物的味道是最重要的。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杨全仁遇见了一位孙师傅,曾经是宫廷里的御厨,专门给宫里的贵人做烤鸭的。

杨全仁知道后三顾茅庐,请了孙师傅出山,两人还在一起探讨了许多烤鸭的方法,最终才敲定了一版制作方案。

万事俱备,筹备许久的全聚德终于开业了。

刚开始的时候店里位置不大,烤鸭房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位置,所以所有的烤鸭基本上都是孙师傅和杨全仁两人做出来的。

又要烧火,又要亲自给烤鸭翻面,控制火候全靠手法,那个时候没有秒表,也没有空调,烤鸭房里的温度往往要比外边高不少。

夏天的时候更别提有多难受了,在烤鸭房里带上一会儿,衣服就直接被汗透了,十分辛苦。

皇天不负有心人,杨全仁的细致,再加上孙师傅的收益,很快全聚德烤鸭的招牌就打响了,名声大作。

后来一代代的传承下来,门店遍布全国,成为了一道北京的美食代表作。

曾经的辉煌时刻和如今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聚德也意识到了问题,那他们究竟该这怎么做才能挽回消费者的心呢?

能否翻身

为了挽回口碑,不让百年招牌毁于一旦,全聚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了百分之10的服务费,并且还把餐品进行了大幅度降价。

原来要300元的烤鸭套餐直降50,在各种各样的节日也推出了大大小小的优惠活动,团购套餐,什么的更是应有尽有。

这种方法也确实挽回了一部分顾客的心,但却并没有起到大的作用,对于日渐亏损的营业额也只是杯水车薪。

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全聚德不应该只追求金钱和利益,更不是在收益下滑后一味的降价,而是要跳出舒适圈,进行创新。

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全聚德   服务费   小费   烤鸭   疫情   无济于事   身段   北京   师傅   店铺   消费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