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民勤?

为什么是民勤

一一民勤驼队断想

作者:乐见其成


我们这一代人,在见证了许多新事物出现的同时,也见证了不少旧事物的消逝。

就在几十年以前,谁能料想到,曾经闻名天下的民勤驼队,就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消声匿迹了呢?又有谁能料想到,曾经在民勤城乡随处可见的骆驼,如今却很难再寻觅到它们的踪影了呢?而伴随着这两种现象的共生的便是:今天的民勤人并不知道,“民勤驼队”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块多么灿烂辉煌的金字招牌!

远的不说,既使是在我们童年时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勤县的几乎每个生产队(生产队是人民公社化时期,最基础的生产和独立核算单位。一般由几十户人家,一,二百口人组成。)都养有骆驼。每到秋冬之交,驼铃声就会应时响起。驮着各种货物的驼队,就穿行在十里八乡的大道小路上。拾驼粪的孩童们,一边追逐着南来北往的驼队,一边唱着童谣:

月亮月亮亮荡荡,

你搭梯子我上房。

上乞房,望哥哥,

哥哥拉的个白骆驼,

骆驼骆驼高高,

马家园里捎捎。

捎死马大哥,

哭死韩舅母。

韩舅母韩舅母,

你不勒哭。

我给你杀羊点豆腐……

这首在民勤不知传唱了多少年的童谣,总是带着些许悲凉的情愫,令人闻声泪闪。

那时候,由于经常看得到驼队,就认为它就是那样的稀松平常而不值一提。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我从民勤县政协编纂的《文史资料》上刊登的刘均国老先生的文章《民勤驼队访问莫斯科》后,才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促使我不由的去重新认识民勤人,骆驼及民勤驼队。

刘老先生在文章中介绍,当时的民勤驼队曾肩负着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政府赋予的重要使命,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万里之遥的莫斯科。驼队成员还受到了列宁,布哈林等人的亲切接见和热情款待,还在红场上同以列宁等苏联领导人合了影。文章中所介绍的该事件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圆满的结局,总是叫人难以忘怀。

由此,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民勤?

要知道当时中国的治下可是有好一千多个县呢,既使是在广袤的大西北,也有许多养殖着大量骆驼的县区呢,为什么当时的中央政府偏偏要选择偏居西北一隅的,民勤县的驼队来承担这份空前光荣,重大而艰难的任务呢?如果这个选择不是草率的,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其时,民勤驼队的名气早已誉满天下了。换句话说,“民勤驼队”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块金字招牌了。而打造这样一块金字招牌,可不是能在短期的内完成的一件轻松的事情,那是需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经由很多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的。


很久以前,人们就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这也就证明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骆驼在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运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于是精明的民勤人,就于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的养殖骆驼并开创自己的驼运业了。据县志载,清朝某时期,县内骆驼的养殖量曾达到过惊人的三十多万峰,远超当时全县的人口总数。

若非巨大的驼运业的需求的刺激,若非全县民众普遍具有的超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非凡的运筹管理能力,坚持不懈的纠错进化能力,地处边远的民勤,肯定不能把许多个性不同的人,和成群成群的生龙活虎的骆驼,转化成一个个驯服,机智而又具有充沛动力的驼队的。也就不可能使全县形成那样庞大的养驼量的,更不可能形成在全国有持久影响力的“民勤驼队”的。

我们且不要从三十几万峰骆驼的最大量出发去考虑问题,就保守的以全县十万峰骆驼的存有量,并以其中七成来计算,便有七万峰左右的骆驼是可供役使的。过去,人们常常是把每七峰骆驼串联在一起的,这个组合就叫一链子骆驼,交由一个驼工牵控。这样全县便有一万链子左右的骆驼,相应的也就需要一万名左右的驼工。再加上管理,后勤,联络,保卫(对付土匪),防疫治病,行走路线的探测规划等等事项。需要的人就更多了。想想看,这在当时全县人口总数中,是多么庞大的的一个从业群体呢!

特殊的行当要求这些人不仅身强力壮,而且还要有非凡的忍耐力。能经得住酷暑,抗得住奇寒,更能耐得住寂寞,长时间走在无人区,依旧有说有笑,乐观豁达。

他们中还有一些身怀绝技的人。有的武艺高强,深藏不露,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使出浑身解数,奋勇抗敌,舍生忘死的保证驼队的安全;有的会察天观地,准确的预报天气情况,可使驼队免受无妄之灾;有的有超强的方向感,无论天气是阴还是晴,是风还是雨,他们总是会凭借着星光,亦或凭借着是沙漠的形状等等,准确的辨别方向;有的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跟踪能力,他们可以为驼队中所有骆驼和它们的的蹄印相匹配,就像今天的人脸或指纹辨别系统一样的精准;有的是手到病除的医生或兽医,面对人驼的突发状况,他们总是沉着冷静并毫不迟疑,或用灵丹妙或药偏方验方起死回生,或用针灸推拿之术妙手回春。

这群人也深谙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出手助人。最要紧的是,在整个驼队遭遇各种险情时,他们总能协调一致,共同以最佳方案应对。

驼运中, 一链子骆驼是载货量的常用单位。这样就可以根据运货量的大小,来自由灵活的拼组所需要的驼队总链数了。 一个驼队往往由几链子或十几甚至于几十链子骆驼组成。这么庞大的队伍,要历经艰难的长途跋涉,自然是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山高路远凶险难测。因此,就需要有一个人统筹管理,相机把控,这样的人就称为把总或者是工头吧。他们大多是驼工中的姣姣者。他们往往粗通文墨,知书达礼,思维敏捷,能写会算;他们曾走南闯北,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他们也为人忠厚,轻财重义;他们头脑灵活,面对突然出现的复杂局面,总会应对自如。他们或严厉或宽厚,或幽默或严肃,总是在驼工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大家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兄弟,也是大家的主心骨。他们也许是这个驼队的老板,也许是驼队老板的代理人,是驼工和老板联系的桥梁或纽带。他们和广大驼工一起,在长期的历经风雨中塑造着民勤驼队的形象及精神风貌。

这是一个讲诚信,重践诺的有巨大运力的驼队群体。

每一次历经磨难的货物的成功运达,就是驼队最好的广告。由是,民勤驼队的声誉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好,驼队的路也就越走越远,越走越广。几百年以来,在哈尔滨的冰原上,在大库伦(今乌兰巴托)的毡房里,在喀什的巴扎中,在北平的市场里……,总是会有民勤驼队频频出现的活跃身影。

甚至于,两支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出发的驼队竟然还会在遥远的它乡巧遇。驼工们凭借着着一口浓重本真的民勤土话:“倒灶龟日的,彼们是多回到了的朗?”就会认识老乡,彼此忘我的喧在了一起,喧着喧着就喧出了几对新认识的老亲戚(镇番亲,胡搅筋)。天涯遇着故乡人,那是多大的缘分啊,什么也不说了,忙里偷闲吧,怎么也得在一起打一回“平伙”吧。大库伦的羊肉绑份子,虽然没有老家的鲜美,但确实比和田的羊肉更像老家的羊肉,而且便宜的离虎。按哈数紧接着再咥一顿稠稠的全羊汤黄米大头揪面。灌几口地道的景苏老白干,吼一阵子略带荤味的小放牛,唉!那个舒坦,真是没法说!


据说,民勤驼队曾为收复新疆的左公驮过辎重,也为抗日将士运过军粮,还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安宁,两度大规模的登上了青藏高原。这些看似平淡甚至于有点干巴巴的话语和枯燥的数子背后,却是以多少民勤驼工鲜活生命的付出,多少峰运驼庞大身躯倒下为担价的呢!

我终于明白了,打造,擦亮“民勤驼队”金字招牌的还有很多滚烫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

我也明白了,很早以前就有的“天下有民勤人”,的说法,并不是民勤人虚妄的自夸,而是那时国人对民勤人的中恳评价。几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民勤人就是凭借着自己数量庞大,运力超强超大的驼队而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甚至还涉足了遥远的欧洲。


然而,今天的不少民勤人并不知道,自己家的在历史上和曾和驼队有多么紧密的联系!

我们家的那座两进四院的转廊房子,就是我的二伯公以从事驼运和商业所挣的银子,于民国元年修建的。

而那时遍布民勤城乡的海量的民宅,基本上都是松木椽子和檩条盖的,但是民勤并不产松木,它们都是老家的驼队,从贺兰山从祁连山驮运而来的。

我的发小,同学,兼铁哥们告诉我,他的爷爷在二十岁左右时,就是跑东北的驼把式了,有一次从东北驮回来了一个十七岁的大姑娘,后来就成了他的奶奶。不再需要多么复杂曲折夸张的爱情故事情节了吧,这跨越千万里的两个年轻人的结合,不就是一个由民勤驼队做鹊桥的婚姻奇迹吗?

或许你的祖父所牵引的驼队,就为同仁堂运过药材,也在乔家大院里卸过货吧;或许就是我的高祖父的驼队,把胡雪岩所交付的一批重要的货物给驮到了新疆的,并亲自交到左公手上的吧;也许是他的先祖的驼队,把因国难而失散于北京街头的国宝级典籍,用骆驼驮回民勤的吧;对!就是我们的先祖的驼队,总是会抢救那些因病痛饥渴而倒卧于路边的可怜人的吧,听说,被救的人中还有年幼的于佑任和他的母亲哩。而现今大批生活在青海西宁,漠河牧场,茶卡盐湖一带的人们,依然操着浓重的民勤乡音。他们大都是六十多年前英勇赴藏的民勤驼工们的后人。说起先辈的经历,他们总是如数家珍,也会泪眼朦胧。

于民勤驼队而言,善良也是一种习惯,大家都一致长期践行了,就成了一种规范,成为了一种大德,一种口碑。驼队不一定记得仁者无敌,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暗合了这种精神!

于民勤驼队而言,吃苦耐劳那是男子汉的本分,要干活挣钱,要挣钱养家。每一份活都要干得亮亮豁豁的,每一个铜板的来历都是清清楚楚的!

于民勤驼队而言,为国出力那是每个人应该有的自觉。每当国家有难,有需求的时候,总会有人想到民勤驼队,而民勤驼队也总是会挺身而出,慨然领命,并全力以赴而不辱使命!

二零二三年七月九日乐见其成于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民勤   民勤县   莫斯科   库伦   舅母   金字招牌   链子   全县   骆驼   庞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