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朝首饰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引言:

首饰,最初是人们根据花鸟虫鱼的形象而制作的一系列装饰品,早在新石器社会就已经出现。

经过现代考古学发现,在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已出现了具有装饰性质的骨珠项链。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所能使用的材料也更加丰富,首饰的造型和材料都出现了许多的新的变化。

通过考察可以发现,自宋朝以后,中国古代首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朝本身首饰发展的较高成就也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首饰的纹饰、造型和材质等诸多方面,其中优秀的部分已经得到了现代陶瓷首饰的学习和借鉴。

对此进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首饰发展的大体情况,也有利于让我们了解现代首饰设计对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承继关系。

宋朝女子首饰大观

可以说,宋朝时期女子的首饰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

在宋朝时期发展出的诸多女性首饰中,要以耳饰和簪钗最具代表性,因此研究重心便放在这两类上,从它们的造型和纹饰上来进行叙说。

就其造型而言,宋朝时期很多的首饰造型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换句话就是,宋朝的首饰造型是在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前提下,选取自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形象进行造型。

其中,瓜果花卉成为了最主要的取材对象。

实际上,用瓜果来表达感情这一做法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已经可以见到了。

在《诗经·卫风》中有一首《木瓜》,就是说的以木瓜、桃李相赠,以美玉回报,用来传达这种不吝惜金钱,只求精神契合的高尚追求。

西晋有个美男子叫做潘安,因为长相十分俊美,当他上街的时候,念慕他的女子纷纷用送瓜果来表达自身的感情,因此留下了“掷果盈车”的佳话。

在人们通常所食用的瓜果中,有几种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往往被人们选择作为收拾的造型。

其中一种便是石榴。

关于石榴的来源,一般认为它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张华的《博物志》就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得到了安石国石榴种子并将其带回中国的故事。

石榴这种舶来水果在落地中国、生根发芽以后就凭借其多子的形象受到了人们喜爱。

在首饰设计中,也往往将石榴的形象与祈求子嗣绵延,人丁兴旺这一愿望连接起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石榴以外,还有一种人们可能想不到的瓜果形象常常被用到首饰设计中,那就是茄子。

茄子形象的使用主要与当时的官场文化有着比较深刻的联系,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关于不同品级的官员有着不同的复试要求。

其中,红色和紫色这两种颜色是地位较高,品级较高的官员才能采用的颜色,将首饰设计成茄子状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升官发财的渴望。

除此以外,花卉也成为首饰设计的重要取材对象,由于花卉形象简单,既可以作为整体造型,又可以作为纹饰点缀,因此在此处对其进行总体叙说。

纵观宋朝时期女子首饰中出现的花卉形象,要以莲花、梅花、菊花等为最多,这与人们对这几种花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关系。

莲花品行高洁,即使生长在淤泥中也不染尘埃,又不依附别的植物来求得生存,文人雅士欣赏莲花这种高洁的性格,在他们审美的影响下,莲花造型在首饰中的运用不断增多。

梅花、菊花形象的广泛运用,其原因也大多类似于此,受到文人审美倾向的极大推动。

除此之外,莲花造型的推广还与当时的佛教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佛教绘画中有一种专门用来说明佛陀出身的绘画,往往以童子坐在莲花中来展现,这也给莲花增添了另一种意象,人们同样用它来表示对于子嗣的祈求。

由此可见,宋朝女子首饰的发展,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宋朝首饰繁荣发展的原因

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宋朝女子所佩戴首饰的发展程度比唐朝来说要更高,这一点与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影响的更加深入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包容而又开放的年代,对于女性的限制和约束还不像后世以来那么的严苛。

儒学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人们吸收了其中的孝悌观念,接受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不能够轻易损毁。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接受了这一观念,因此,需要穿耳才能佩戴的耳环类首饰在唐朝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

到了宋朝,这一情况出现了变化,儒学成功击败佛教和道教成为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流,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我们都知道,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男性与女性是不平等的,认为女性处于一种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地位上。

在这一思想的干预下,儒家学者用各种手段来强化男女之间的身份对立,强调女子柔顺的“天性”。

实际上,穿耳便成为其中一种手段,它实际上进一步固化了男女有别的社会思想,成为宋朝理学家建构男尊女卑社会的举措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宋朝女子首饰发展的整体水平要高于唐朝了,但这一问题实际上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宋朝的女子首饰为什么能够出现这样的发展盛况呢?

这就要与宋朝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

就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中国诸多朝代中算是名列前茅的,这一点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来一直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和粮食的供给,封建王朝采取诸多手段限制商业的发展。

但是,在宋朝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了,宋王朝取消了过去对于商业经营时间和经营地点的诸多限制,将商业真正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市民社会地发展。

在这样积极的商业政策地支持之下,宋朝的经济也不负众望地发展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南宋政府后期偏安一隅,但它却对海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在《萍洲可谈》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海外贸易盛况,中国运出的商品以瓷器、茶叶为主,受到其他地方人们的广泛追捧,获利颇丰。

海上丝绸之路给南宋政府地税收提供了大量支持,管理海外贸易所获得的收入一度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们不难发现,宋朝女子首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是在是与宋朝的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联系。

宋朝女子首饰发展带来的影响

任何一件事物只要曾经存在过,就能对周边的环境乃至许多年之后的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首饰也不过于此。

我们可以发现,宋朝时期女子首饰的发展实际上是宋朝市民文化繁荣的一种反应。

正是因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有能力进行金银首饰消费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审美倾向构成社会审美倾向的重要部分。

从宋朝女子首饰中常见的石榴造型、莲花造型等,都可以看出市民阶级审美倾向对于首饰造型的影响。

但同时,中国古代又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传统秩序使得士大夫们尽管人数较少,但也同样把握了社会审美的话语权。

因此,他们的审美倾向也对宋朝女子首饰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通过对宋朝女子首饰造型的研究,我们便可以看出首饰背后所展现的市民文化和士人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于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此外,宋朝女子首饰发展的蔚然大观同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现代,在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设计师们不再执着于国外的设计元素,转而向中国古代历史中寻求优秀的设计素材,

在现代陶瓷首饰的设计中,就可以参考宋代女子首饰的设计进行现代化改造。

首先,现代陶瓷首饰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重新去塑造那些早已淡出装饰行列的瓜果鲜花的形象,借鉴目前所出土的宋代女子首饰实物,将其运用到设计之中,让这些传统的纹样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其次,现代陶瓷首饰可以关注宋代首饰中的塑造手法。

通过对于宋代女子首饰考古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宋朝时期,首饰风格都是典雅而不失婉约的,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中国古代首饰的塑造手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来看中国古代的首饰,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无论是簪子还是耳环,它都有一个主体,或是珍珠,或是翡翠,再根据形象和主材料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辅材进行搭配。

这样既不会喧宾夺主,也不会过于简单朴素,相比之下,现代女子首饰由于受到简约风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少的出现这种塑造手法了,即使有,也不过是对于前人的简单复制,并没有与当今的时代特色相结合。

结语:

宋朝是女子首饰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这一高峰期的出现,与宋朝繁荣的经济状况,发达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对宋朝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

这种繁荣,表现在首饰品种的丰富,运用材料的广泛,花纹与造型的多变上。

通过现代考古资料我们可以追慕宋朝时期首饰的发展盛况,想象这些镂金嵌玉的首饰该是如何的熠熠生辉。

宋朝时期对于女子首饰设计的探索,实际上为中国传统的服饰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能够为后世人所借鉴。

但再借鉴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不能泥古不化,照抄古人文章,而是要同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社会生活这些东西相结合,关注人们的审美倾向,用心结合古今,才能真正设计出受到大众欢迎的作品。


参考书籍:

《诗经》

《博物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宋朝   首饰   瓜果   石榴   后世   中国古代   时期   造型   形象   女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