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沙特航班成功迫降却无人下机,救援人员开门后全是尸体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相较于其他的交通工具,乘坐飞机的时候需要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一些程序会让人觉得异常繁琐,甚至还会破坏难得的出游体验。

事实上,这些复杂的程序和繁琐的注意事项都是有的放矢的,每个细节背后往往都隐含着深意。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让人抓狂的繁琐操作背后都是血泪的凝结,是一次次空难留下的警示。

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灭火器都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迭代。

而兴师动众的背后是一场发生在1980年的大型空难,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有超过300人丧命于机上。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全球范围内最惨烈的空难之一。

航班

震惊世人的恐怖空难

这场发生在沙特的重大空难又被称为“8·19”空难,因为飞机出事的时间正是1980年8月19日。

这一天,沙特阿拉伯航空163号班机从沙特首都的利雅得出发,这是一趟定期航班,航程的起点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而终点则是吉达。据悉,飞机上的所有乘客都是来自巴基斯坦的虔诚伊斯兰教徒,预备乘坐飞机到吉达朝圣。

这一天的下午6点零8分,163号班机从利雅得机场起飞,但飞机升空后不久便出现了问题。有工作人员发现飞机的下层货舱出现了烟雾,疑似有着火的可能。

和所有交通工具一样,飞机上如果出现火灾,将引发致命的后果。

而且因为飞机本身的特殊性,无法立刻得到外部的支援,因此火灾很难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一个不慎就会引发空难。在航空史上,此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类似的事故。

空难

然而,163号班机的机组人员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却不够迅速,他们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4分钟才确定了飞机上出现了火灾,随后启动了警钟程序,这几分钟的延误是非常致命的。

在确认飞机上出现着火点之后,机长立刻联系塔台,请求让飞机紧急降落。塔台方面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机长接着启动了紧急迫降的程序。

但经过几分钟的耽误以后,飞机上的火势已经变得很大,不仅机舱内出现了明火,大量的烟雾也弥漫开来。

到了这个地步,即使是最迟钝的乘客都意识到飞机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哪怕机组人员努力试图控制局势,但机舱内部还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大量乘客冲到飞机的前端,拼命拉扯飞机大门。

航班

一部分机组人员试图使用飞机上的灭火器去控制火情,但此时火势已经很大,灭火器提供的力量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止火势的蔓延,情况愈发危急。

好在出现烟雾时,飞机刚升空不久,因此虽然二号引擎因为货舱着火受到影响而被迫关闭,但依然不影响飞机成功迫降。

然而接下来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飞机成功降落之后,机组人员非但没有第一时间停下打开舱门,反而一直让飞机在轨道上缓慢地滑行,这个过程一共持续了将近三分钟。

这可是火灾救援的黄金时间,就这样生生被浪费掉了。

飞机

而且飞机停下之后,舱门依旧没有打开,甚至引擎还在轰鸣,这又耽误了3分钟。

好不容易等到引擎熄火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便冲了上去,试图打开舱门。

但没有内部的配合,光靠人力无法打开厚重的飞机舱门,必须从后方调配大型工具来支援。

这个过程一共花费了23分钟,等到机舱门终于打开之后,救援队只看到了惨绝人寰的一幕。此时飞机里的287名乘客以及14名机组人员全部停止了呼吸,众人只从浓浓的烟雾中抬出了301具尸体。

火灾

造成空难的关键因素

沙特8·19空难发生之后,立刻震惊了全球,引发了强烈的舆论风暴。整整301人死于非命,堪称是航空史上最惨烈的空难之一。

没过多久,全球媒体的目光就都集中到了沙特的利雅得。

从事故发生的经过来看,此次空难的发生人祸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由始至终,机组人员的处理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他们浪费了最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导致无数人因此丧生。

因此空难发生后不久,乘客家属便将洛歇、沙特阿拉伯航空告上了法庭,不久后又追加了给沙特航空机组人员提供培训的美国环球航空。

航班

死难者家属人认为正是因为机组人员的应急培训不过关,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让几百个家庭承受了丧亲之痛。

面对媒体不断地问责以及受害者家属的对簿公堂,沙特航空方面一开始的态度还不错,他们先是恳切道歉,接着又表示会提供赔偿。但是等到新闻热度冷却后,沙特航空公司却迟迟不提供事故报告。

在死难者家属反复催促之后,他们才公布了一份根本无法让人满意的事故调查报告。

因为在这份报告中,沙特航空并没有对最关键的起火原因以及机组人员为何不进行紧急疏散等疑问进行解释。

航班

不过还是有神通广大的媒体挖到了一些关键性的信息,首先是163号航班机长的信息。据媒体报道,机长名为阿里·克豪伊特,是一位资质较差的飞行人员。

有媒体找到了他在航校的训练记录,这份数据显示,克豪伊特在训练中的表现并不出色,甚至在平均水平以下。按理来说,他是不会被沙特航空聘为机长的。

但偏偏此人有非常优秀的家世,在父母的运作下,他成功进入了沙特航空。

而和克豪伊特一起执行飞行任务的副机长是26岁的阿卜杜拉·赛哈因,这同样也是一位靠着父母庇荫进入沙特航空的能力平平之人。

甚至他在航校的表现还不如克豪伊特,赛哈因的多门功课表现极差,以至于被学校开除,最后却神奇地进入了航空公司。

沙特航班

除了机长和副机长,飞机上还有一个关键性的机组人员,那就是飞航工程师,如果他相对靠谱一点,就能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作出准确判断,说不定就可以力挽狂澜。

然而,163航班的飞航工程师布拉德利·柯蒂斯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他曾经是预备做机长的,只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过一次重大失误被吊销了飞行执照。然而柯蒂斯之后又凭借人脉成为了飞航工程师,继续留在了沙特航空。

这三个黑历史满满的机组人员同时出现在一架飞机上,难怪163号飞机出事后会暴露出如此多问题,最终导致了惨绝人寰的空难。所以总的说来,8·19空难的发生更多还是人祸。

沙特航班

8·19空难的后续影响

虽然知道了机组人员的不堪是导致8·19空难的关键原因,但是此次空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各大航空公司都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随后做出了很多有益的调整。

比如此次空难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航空公司对紧急逃生程序的执行和训练是很不到位的,以至于灾难发生之后,机组人员出现了明显的处理失当。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航空公司对这方面的培训力度有了明显提升,机组人员对紧急逃生程序的掌握也深入骨髓。而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不少飞机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都被妥善解决。

沙特航班

其次,航空公司也意识到飞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机组人员必须掌握安抚乘客的技巧,否者很有可能导致机舱出现混乱,加剧问题。因此,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加强了对乘务人员这方面的培训。

与此同时,8·19空难也暴露出飞机设计的一些问题,各大公司也针对性的进行了处理。

比如移除了货舱后的隔离室,还使用最先进的玻璃纤维对这部分结构进行了强化。这样当货舱发生火情的时候,对客舱的影响会大大降低。

最后,8·19空难中还有一点也是被很多人关注的,那就是飞机上的灭火器效用不足,以至于火灾发生的时候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完全沦为了可有可无的配置。

飞机

因此,从此次空难后,各大航空公司都对飞机的灭火装备进行了升级,使用了效用更高、技术更先进的全新灭火器。

这些举措着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飞机上乘客的性命。比如中华航空的120号班机之后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它同样在起飞后遇到了大火,最终不得不选择迫降。

但因为有了完善地紧急逃生训练以及足够的灭火器去压制火势,最终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在陷入火海之前顺利逃出生天。

此次事故的妥善处理再次让航空公司意识到于这些方面加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飞机

结论

总的来说,机组人员的处理失误是导致8·19空难发生的关键因素,它也给航空公司敲醒了警钟,要持续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否则必然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对机组人员的筛选,不能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总而言之,事故既然已经发生,那么对后来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环球大空难》——成柳

《治理空难之道:飞机事故的检查与分析》——洪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沙特   航班   机长   空难   航空公司   机组   尸体   飞机   航空   发生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