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刚下飞机,马斯克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美国“惹不起”中国人

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而马斯克在一场大会上着重提到中国的经济潜力。恰逢美国经济“掌门人”访问北京,种种迹象都在凸显中美关系的“政冷经热”,也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吸引力是不可替代的。站在新一次科技革命的风口浪尖,中国更是极具潜力有望成为一骑绝尘的科技强国、经济大国。

综合彭博社、《南华早报》报道称,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当天以视频方式参加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期间,马斯克表示“我钦佩中国人的智慧和决心,只要中国人决定做好一件事,他们就会做好,包括人工智能。”马斯克是一位商人,在中国称赞中国的好,在印度夸赞印度的潜力,但联系到美国对华的一系列政策足以说明美国精英阶层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综合潜力。这番话恰巧在美国财长耶伦乘专机抵达北京时,掷地有声地出现在两国舆论中,足以说明美国企业家对耶伦寄以厚望,也在表达他们的心声。在特朗普掀起的对华贸易战中,美国人清楚认识到中美“脱钩”是不现实的,而且美国人也无法孤立中国,打造供应链的“小圈子”。

其实中国并非没有被孤立过,抗美援朝时被整个资本主义阵营所孤立。中国在缺乏工业基础和产业资本甚至是粮食的情况下,依然撑过最艰难的日子。同理,现在的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底蕴与最庞大的消费群体,只是在技术层面受人钳制,封锁迟早会被打破。中方在反复提倡内循环策略,是为最坏的情况而做准备。美国也在做着两手准备,正将海外制造业转至“近岸”或“右岸”,低附加值的产业链则放在东南亚。实体经济的“脱钩”是双方不得不准备的后招,但眼下还远未到这步,耶伦访华就是中美关系回暖的真实写照。只有两个大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甚至是关联至深才会令美国“投鼠忌器”。

曾担任美联储主席、白宫特别经济顾问,现任美国财政部部长之职的耶伦,被誉为是美国经济的“掌门人”。她对华态度谈不上友善,但却非常务实。美国通胀能否得到抑制将决定2024总统大选,而中国提供的低端制造商品是“灵丹妙药”。中美之间的这层联系是比购入美债更重要的选项,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耶伦访华就是推销美债,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债务违约问题刻不容缓,而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有能力选择增持。

我倒认为,持有多少美债取决于央行制定的收益率和整体考量。耶伦最大的目的是稳定经贸关系,并对未来做充足的展望,因为中美合作是必然趋势,而在合作中的较量才是展现能力的时候。例如气候治理看似是个宽泛又无关紧要的话题,但深层次却是新能源转型的经济命题。如果说政治上的“解冻”大多只是场面话,那经济上的回暖,则是双方都期盼能落实到具体问题上。

总而言之,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全无半点好处,但“反华”的政治正确令这种声音被逐渐淹没。尤其是中美环境的不确定性,令许多美国企业家望而生畏,生怕会受到各种政治紧张与地缘冲突的影响。针对于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法案可能很快将出台,届时发达国家的资本将难以流入中国市场,没了投资也就没收益,也就不会有动机将技术转移至中国。这种毫无意义的封锁,只会令中国更集中精神地去闯关,而马斯克等人正是看到中国在逆境中被激发的潜力,才会对中国市场迸发出浓厚的兴趣。围堵中国发展只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伤人伤己的结果是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都不愿看到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美国   南华   美国政府   中美   中美关系   人工智能   美国人   中国市场   意味深长   孤立   北京   中国   美国经济   大国   惹不起   潜力   中国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