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科学家入美籍,撞上中方出台反制芯片禁令,中国生气还是争气

【原创首发】

近日,两则大新闻很蹊跷地发生了“撞车”。

消息一:

我国32000名科学家加入美籍。其中,不乏半导体和芯片研究的高科技人员。

消息二:

2023年7月3日,中方出台反制芯片禁令。

严控对于制造芯片军事尖端武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通信设备等有着极为关键作用的镓和锗的出口。

其中,包括14种金属镓、氮化镓、氧化镓等8种镓相关物项以及金属锗、区熔锗锭、磷锗锌等6种锗相关物项。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出口。

有人在问:

一向恭俭让的温和中国这次是在生气了,还是争气了?

【一】:

三万二科学家入美籍的背后,与毒教材的教育有关吗?

近来,有关清北大学毕业生大批流入米国的话题,引发国人的热点关注和广泛议论。

三万二千名中国科学家和高科技人员加入美籍的新闻,更加爆火了舆论。

有人说,这是投敌行为。

有人说,这是数典忘祖行为。

有人说,这是教育的失败。

有人说,我们要反思科技工作者的环境问题,等等。

这些高科技知识的国人到了米国,比美西方断供我们芯片,更加严重。

他们与前段时间猛曝的毒教材问题得不到处理,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我们的孩子们,一直在崇尚美西方的毒教材中成长起来。

若干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成建制地进入美西方,为他们服务,甚至反制中国呢?

【二】:

被迫反制?主动争气?舆论众说纷纭

自从米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和科技封锁以来,我国深受其害。

为了顾全大局,我国一直采取忍让态度,尽量不产生矛盾扩大化。

因而几乎未对高科技产品所需的关键材料进行严控或限制。

五天前,日本、荷兰等国,在米国怂恿和威胁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我国的技术、材料和产品限令。

力度之大,令人乍舌!

国内舆论界,要求反制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人们不服的是:

他国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台限制和制裁

我们的禁令我们为何不可以反制?

我们的反制工具箱里,其实东西多得很。

比如稀土。

比如本次出台限令的镓和锗。

比如武器买卖。等等。

与强盗打交道,与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

只有打到他们的七寸,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痛,才能让他们有所顾忌。

你向我断供芯片。那好,我就断供你造芯片的关键材料。

你想让我没饭吃,饿死我。

我就砸了你的饭碗。

在商场和市场的战场上,对等反制,才能换来对等的公平。

这种警告,应该常常向美西方敲警钟。

大国的力量显示,不一定都要比拼“量”,而是要比拼“力”。

同样,对于吃里扒外、数典忘祖的人,既要生气,更要争气!

对于那些一门心思把外人甚至留学生都当成老子爷爷

而把自己的国民当成儿子孙子的人,更要既生气,又争气!

毫不含糊地亮出国家严正的态度,就是“生气”。

理直气壮地拿出国家正义的行动,就是“争气”。

中国在镓和锗这两种金属矿物的储量和出口方面,都领先于世界。

中国生产全球约60%的锗和约80%的镓。

其中,2018年至2021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镓金属占比高达53%。

在中方宣布管制命令后不到24小时

荷兰、日本、韩国、米国等,心理慌慌然了。

荷兰跟着米国卡我们光刻机。

现在,却求助欧盟帮忙,要求欧盟出面,向中方讨说法。

日本收到中方管制令后,还嚣张地表示即为关切。

他们好像忘了:

就在一周之前,他们出台了比中国严格得多的限令。

这是一个流氓都不如的卑鄙国家。

对于那些中国皮、米国心的中国公知们,

对他们显示生气又如何?!

对于那些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流氓国家

对他们展示争气又如何?!

【三】:

我们自己不争气的状况,何时了?

三万多高科技人员入美籍固然与他们本人有关。

针对美西方无底线的制裁和卡脖子,我们及时反制固然是必要的。

可是,我们自己不争气的地方,需要反思和纠正吗?

笔者仅举几个不争气的例子——

【中国半导体功勋李爱珍,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如今成为美国院士】

李爱珍成功攻破的5毫米半导体的激光技术,成为世界领先技术,米国羡慕不已。

可是她连续四次申请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绝。

中科院拒绝的理由,是因为李爱珍的年林已经超过了65岁。

可见,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科研领域已经污染到什么程度!

我们与米国有斗争,但特朗普和拜登都80岁的年龄了,还在竞选世界头号大国的总统呢。

李爱珍不得不远走米国。

结果很快成为米国科学院院士。

够讽刺吧。

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呢。

【我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被挡在中科院院士的门外】

屠呦呦,是我国14亿人口中,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级科学家。

凭此贡献和成果,评为中科院院士理应够格了吧?

国人同胞若真这么想,就错啦。

中科院竟然拒绝了!

中科院拒绝的理由,更加颠覆人们的三观。

理由是:

屠呦呦没有留洋背景

没有博士学位

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不到。

可见,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科研领域已经侵透到什么程度!


笔者再举一个科学院逼走年轻科学家的例子。

【年轻女科学家颜宁,三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远走米国却成米国院士】

出生于1977年的山东姑娘颜宁,才40多岁。

她本来在美国留学,却放弃了在美优厚待遇,回国搞科研。

历经千难万险之后,她破解了世界级的生物难题。

在实际上首次揭示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

被推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并被不少业内人士预言:

下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也许就是颜宁。

谁知道,她的资历“不够”,太年轻,按照中国的论资排辈,怎么也轮不到年轻人。

于是,连续三次,颜宁都未获得成功批准。

在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含泪离开祖国,再次重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结果,她很快就被批准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说明了什么?】

——我们自己有太多的不争气!

——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论资排辈

让无数爱国的中国人,很生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反制   美籍   中方   中国   争气   芯片   限令   荷兰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美国   禁令   中科院   院士   科学家   学家   生气   我国   万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