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又乱了?全欧洲都吓尿了?

听说巴黎又骚乱了,这一次,是因为一个阿尔及利亚少年被警察在执法只能跟射杀...然后呢,然后就引发骚乱了...

其实也没啥大不了,除了一部分地区,在巴黎旅游的人在骚乱区外该吃吃,该玩玩...

为啥说没啥大不了呢?因为在全世界大都市里,巴黎是个特殊的存在,如果巴黎哪天不闹腾了,哪还有啥浪漫可言嘛!

什么叫浪漫啊?就是情感大于理智,热烈大于冷静嘛...现在这个,在巴黎的历史上,小场面小case!老巴黎人如果连这个都觉得了不得,那肯定不是正宗巴黎人。

我就随便聊下,历史上巴黎真正的大动乱吧。

说法国是天主教大女儿那是没错的,但在新教崛起后,也有不少新教徒,他们叫胡格诺派。两派在法国斗的不可开交,爆发过好几次国内战争...

1571年,鲁昂三月的一个星期天,在天主教徒游行期间,40个胡格诺派的教徒因为拒绝在圣体前跪下被杀。由此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徒的关系恶化。

为了减轻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敌意(其代表分别为波旁家族和吉斯家族),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安排波旁家族的继承人亨利·德·纳瓦尔(胡格诺派的领袖)和她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婚礼给予了将胡格诺派最重要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的机会。

表面正常其实也狂热的凯瑟琳因而计划在屠杀为婚礼而聚集在城中的胡格诺派。但是她必须说服她的儿子查理九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和科利尼有非常好的关系。

经过很多的争论后,查理九世变得激动并掌掴了他的母亲,但他最终还是决定执行屠杀,而且一旦进行就必须非常彻底(换句话说,他不想面对任何的报复,所以他命令斩尽杀绝)。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洛缪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科利尼和其他的12个胡格诺派的领袖在巴黎被暗杀,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发地掀起了屠杀胡格诺派教徒的浪潮。

仅仅在巴黎,就死了不下两万胡格诺教徒,这次屠杀让法国境内的新教徒纷纷逃往北美和邻国普鲁士,这些逃出法国的人都是坚定的反法中坚,他们后来帮助普鲁士打败法国,帮助在北美的英国人打败法国...这一系列的后果,都将在7年战争中兑现。

你看,巴黎消停吗?

再来......

1795年10月正是法国葡萄收获的季节,也称为葡月。巴黎形势凶险,反对新宪法的巴黎武装部队总司令梅努将军狂叫复辟,准备推翻热月政变后建立的督政府政权。

保王党准备进攻国民议会所在地杜伊勒里宫,复辟波旁王朝,反动气氛极为嚣张。巴黎民众厌倦了法国大革命以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更迭,对督政府没有好感,对事变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热月党人个个擅长玩弄权术,可是对军事领域来说完全是门外汉,能够指挥的兵马只有五六千人,力量对比悬殊,而且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大家普遍认为督政府必败无疑。

9月下旬,法国中部地区开始出现了动乱。要复辟的暴乱分子在巴黎已达到约4万人,而忠于国民公会的兵力却只有5000人左右,陆军部队当时远离巴黎。再加上热月党人的倒行逆施使得国民公会失去了群众的支持,热月党人的统治岌岌可危。

热月党的国民公会决定任命热月党的著名人物巴拉斯为巴黎武装部队司令。

巴拉斯为人无比自信,善于辞令,擅长玩弄权术,既能在派系斗争中明哲保身,又善于见风使舵。他虽然在陆上和海上经历过一段战争生活,但不是职业军人,简单说就是他不会打仗。

现在,战斗将在几个钟头后展开,他必须有一个英明果断的将军作他的助手。巴拉斯想起了拿破仑,一个穿着破灰大衣、曾几次找他帮忙的瘦削的年轻人。巴拉斯命人将拿破仑找来,问他能否把叛乱镇压下去,拿破仑考虑了几分钟,给了肯定的答复。但他附加了一个条件:谁也不能干涉他的指挥。他说:“等大功告成以后,我才会放刀入鞘。”

叛军人多,而国民军人少,拿破仑咋办?他从仓库里拖出了大炮.....拿着步枪的叛军举着旗帜,向杜伊勒里宫进军。拿破仑用炮火迎接了他们。叛军完全没有料到拿破仑会使用大炮,他们被炮火轰得措手不及,只能用步枪还击。在留下200具尸体后,拖着伤员仓皇逃窜了。这时,另有一股5000人的叛军又向杜伊勒里宫冲来,拿破仑毫不留情地进行猛烈轰击,这股叛军很快就溃散了,战斗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便结束了。

为啥巴黎主要街道又直又宽?方便开炮嘛....这个如何?现在的骚乱算个事?

再看一个。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拿破仑三世被俘虏。

普鲁士并不满足于皇帝的投降,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再加上当前的食物短缺,军队失败,还有普鲁士军队的不断炮轰终于大大激化了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

巴黎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是巴黎应该自治,拥有自己的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享有与其他法国小城镇同样的权利,而这一要求一直被政府拒绝。一个与此相联系的但不那么明确的愿望是谋求以一种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经济,这些要求汇总起来变成了一句口号: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

1871年1月,围城四个月后,执政的国防政府谋求与新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签订停火协定。然后巴黎市民组织起来把国防政府赶到了凡尔赛,巴黎人民自己组织搞了巴黎公社...

4月到5月,政府军的兵力在数量上持续增长——普鲁士释放了法军战俘以帮助梯也尔政府——他们完成了对巴黎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并将国民自卫军赶回了城里。

5月21日,巴黎城墙西部的一道城门被攻陷,凡尔赛军开始夺回巴黎,他们首先占领了繁荣的西部地区,在那里他们受到了那些在停战后没有离开巴黎的市民们的欢迎。

最顽强的抵抗发生在东部的工人阶级区,战斗一直持续,直到五月流血周最后的巷战。

当时的报纸报道: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最后,她们被凡尔赛的军队包围,全部壮烈牺牲。

5月23日,政府军通过普鲁士军队的防线攻陷蒙马特高地。当天晚上面临失败的公社政权下令纵火烧毁巴黎。在当天和次日被烧毁的建筑包括波旁王朝和第二帝国的王宫杜伊勒里宫和与其相连的卢浮宫(部分被毁)、法国参议院、内政部、财政部、司法部、王宫(Le Palais Royal)、巴黎市政厅、圣马丁门歌剧院,同时开始枪杀人质。

5月27日,只有极少数的抵抗仍在持续,特别是最贫困的东部地区,如Belleville和Ménilmontant。当年战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间全部结束。据说,最后一个路障在Belleville的rue Ramponeau被攻陷。

喂,什么叫浪漫的巴黎?这就是浪漫的巴黎,激情四射的巴黎,政治智商很低,但有宏大理想的巴黎,也是一战二战以及战后那个实力不行,但野心很大的巴黎。

现在这事,也是法国人自找的啊...

那些移民,大多是他们殖民地的,法国殖民地跟英国不一样,英国人只是跟上层合作你原来咋样还咋样,法国人喜欢改变世界啊!他们到一个地方都按照法国的模式来治理,修学校,派官僚...所以英国人获取利益是间接的,是符合当地习惯传统的,法国人是直接的,但直接拿利益,当然被恨啊。所以你看下英国殖民地后来都发展还行关系也不错,法国殖民地呢?

1912年,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法国颁布法令,允许殖民地人民可以有条件入籍,比如有钱,懂法文,效忠法国等。

这就给了殖民地人民去更好地方的希望,几十年来,一批批殖民地精英人群来到法国,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法国工作,亦或是参加外籍军团,都加入了法国籍。

1970年代开始,戴高乐搞了全民普选嘛,大家纷纷争夺选票,那就比谁更圣母呗,不仅允许殖民地人民入籍,也允许他们把亲戚带来。

一个带一串,一串带一大串...

法国又没有那么多低端工厂容纳这些不断来不断生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的底层年轻人能干嘛啊?

我也想不出,除了乱搞他们能干嘛。有个法国电影,叫B13区,讲的就是这些法外之地。

平时警察看到这些人就紧张,动辄拔枪自保,这次打死了个阿尔及利亚小伙子,也正常...闹事,也正常...

没工作的年轻人多了,就没个好,这跟啥肤色,啥宗教都没啥关系,你真相信那些没吊事的小年轻,是什么虔诚的教徒吗?不是的,就是失业小流氓罢了。

就像这边90年代,砍手党,车费路霸,有啥意识形态?没有,就是生活没出路罢了。

算大事吗?没啥大不了的,法国从大革命以来这都第五共和国了,还不是好好的在那,大不了崩盘一次搞第六共和国呗。

巴黎人民啥没见过?这算个啥?大炮拖上街没有,爱丽舍宫被火烧了没有?巴黎圣母院被拆毁了没有?卢浮宫被抢劫了没有?

都没有的话就接着奏乐,接着舞...

所以围观的,就别替人捉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法国   普鲁士   凡尔赛   拿破仑   叛军   巴黎   共和国   欧洲   殖民地   国民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