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上山劝降日军,却被拖进山洞,找到时只剩下一块头巾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

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仅仅被几个字概括,后世翻阅的人们或许都不会注意,在大篇幅的文字中,隐藏着这样一位为推动历史做出贡献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做嘎丽娅。

在成摞的书籍,她的人生被记录在其中的某一本中。

翻开书页,上面寥寥几字便概括了嘎丽娅的一生。

“本土居民张焕新的中俄混血姑娘女儿嘎丽娅为身犯险境,上山劝降日军,却惨遭杀害。”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究竟嘎丽娅与她的家人们当年经历了什么?

为何在一众人中偏偏选中了她去劝降?是逼迫还是自愿?

被拖入山洞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找到时只剩下一块头巾!

一切都等待谜底的揭晓……

热爱音乐的姑娘

嘎丽娅生于1928年的绥芬河畔。

父亲张焕新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与她的母亲相爱后,很快便有了爱情的结晶——嘎丽娅。

所以她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

嘎丽娅自小便有音乐细胞,十分擅长声乐,父母亲见她如此热爱,也是默默地支持着。

上小学的嘎丽娅表现出了超高的学习能力,老师对这位学生赞不绝口。

于是,嘎丽娅便经历了跳级学习,很快进入了更高的学府。

在此期间,她音乐方面的造诣也逐渐攀升。

1941年,嘎丽娅与同学合唱的歌曲获得了俄侨民音乐会的奖杯,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鼓励。

在她毕业后,为了延续自己的音乐梦,将动听的音乐带给他人,她决定留校做一名音乐老师。

学生们十分热爱这位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老师,她的音乐课总是在此期间,她有了自己独立创作的歌曲《丁香雨》。

嘎丽娅为了更好地将各种国家的元素融入到音乐中,她学习了多国语言,可以流利地和这些国家的人进行沟通。

或许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这一特长,改变了她的命运。

和平谈判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嚣张跋扈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嚣张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导致大量中国军民伤亡,流离失所。

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随着中国军民团结联合起来的不懈努力,日军最终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在欧洲战场大获全胜的苏联军队也开始对日军进行了制裁。

他们一路南下,向占据东北领土的日军发出了最后通牒。

日本关东军似乎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妥协,依旧在战场上蹦跶,发觉抵挡不过后,便开始退到山上做最后一搏。

苏联本想乘胜追击,但很快却发现了问题。

虽说日本失败已成定局,但他们毕竟拥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开火的时候难免会给苏联红军重重一击。

并且这些日本人似乎是不要命地往前冲着,那种凶猛让人大开眼界。

看到红军伤亡数量逐日攀升,苏联方准备改变作战方案。

经由他们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对盘踞在山头的日军进行劝降。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伤亡,也能够尽快看到胜利的曙光。

巾帼不让须眉

可当时的情况并不算好,因为双方语言不通,派谁去劝降就成了一个世纪难题。

于是,苏联红军便开始张贴告示,看看是否有懂的日语的民众可以自告奋勇。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苏联军营依旧没有等来好消息。

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已经见证了日本人的丧心病狂,谁又敢以身涉险呢?

正当他们以为只有开火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们有人揭下了这份告示。

当嘎丽娅被带到众人面前时,众人都大吃一惊。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揭下告示的竟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

嘎丽娅看出众人眼中的惊讶,开口解释道,“我曾学过日语,可以和他们很好的交流,如果要人前去谈判,我是个很好的选择。”

听到她这一番话,红军首领有些为难。

毕竟眼前的小姑娘才17岁,如果谈判不成,她必然会丧生狼腹!

嘎丽娅看出他的迟疑,快步走到他的面前说道,“我们都想要一个和平的家乡对吗?首长大人,请允许我去与他们谈判吧。这样会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嘎丽娅的年纪虽小,但已经将战局看的很清晰。

如果她的劝降有效,那将会避免更多的人经受炮火的攻击。

为了这一线机会,她愿意奉献!

最终,在嘎丽娅的百般请求下,红军首领做出了决定:派遣她作为翻译官,前往北山与日军进行谈判。

在嘎丽娅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几近晕厥。

她哭泣着请求女儿不要去,但嘎丽娅去意已决,只是抱着母亲轻轻劝导。

在临别前,她亲吻了父母亲的额头,让他们在家中等待自己归来。

母亲担心嘎丽娅会有危险,便按照古老传说,给她做了一顶红色的头巾帽,希望能够保佑自己的女儿平安归来。

带着父母亲的嘱托和所有人的希望,嘎丽娅踏上了谈判之路。

即使她知道这条路满布荆棘。

谈判失败

嘎丽娅在数十名苏联红军的护送之下来到了日军驻扎的寨子。

他们刚刚靠近,附近站岗的日军便举起了枪瞄准他们。

嘎丽娅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挥手用日语流利地说道,“我是苏联方派来的翻译官,想要与你们和谈的,还请你们的长官出来。”

她脸上带着一丝友好的笑意,但这群日本人依旧露出冷冰冰的眼神,对她不理睬。

嘎丽娅没有放弃,依旧用友好的方式喊话,直到她嗓子嘶哑,才看到了一丝希望。

日本长官石岛长吉阔步走了出来,他瞥了一眼嘎丽娅,然后隔着栅栏同意了她的谈判。

嘎丽娅将苏联方给出的条件一一陈述清楚,只见石岛长吉的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依旧冷漠。

苏方对这些不择手段的日军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只要他们投降,苏军不会伤及他们的人身安全,这些士兵也不用再提枪打仗,大家都可以拥抱和平。

可石岛长吉心中并没有将这些优渥的条件放在心上,反倒是从心底升起了一个怪异的念头。

他先是假意拒绝,等待苏方的下一次谈判。

嘎丽娅没有办法只能将日方的要求如实地告诉苏方。

反反复复,直到第三次谈判,日本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喜悦。

嘎丽娅以为谈判终于要成功了,胸中汹涌澎湃。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日军居然要求她亲自前往军营中谈判,否则绝不同意在投降书上签字。

嘎丽娅知道这是件前途未卜的事,但为了能够让日方投降,她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

日军士兵见状,上前做邀请状,将嘎丽娅带到了山上。

随着山路越来越偏,嘎丽娅发现事情不对劲,正当她想要寻机会开口询问时,身后的日军却将她扑倒。

紧接着,其他日军纷纷上前将她拖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山洞中。

等候在寨子外的苏联红军神色焦急,当他们听到山洞中传来的枪响时,瞬间反应过来,想要下山通报。

还没等他们走下山,埋伏好的日军便挥起手中的机关枪进行扫射。

山下的苏联红军听到枪声四起,急忙冲上山,开始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

最终,得知他们的日本帝国已经昭告天下投降一事时,这些人放弃了挣扎,被红军剿灭。

当苏联红军奔至山洞,看到的嘎丽娅已经成了战火中的粉末,她那象征幸运的红头巾正挂在不远的树杈上。

结语:

嘎丽娅用她的生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她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历史卷轴那寥寥数字根本无法说明她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一生是鲜活的,是值得被我们后人所记住的,那个山洞困住了她的生命却永远困不住她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头巾   日军   苏联   日语   日本人   日本   父母亲   山洞   红军   少女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