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民挖沙修猪圈,不料挖出3000斤巨剑,专家:古时可离不开它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剑,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有特殊的含义,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多男孩子小时候最希望的就是有自己的一把宝剑。

在历史上,从黄帝时期一直到现代,我们有上古十大名剑轩辕剑、湛卢剑、太阿剑、赤霄剑等等。

在影视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断臂之后单手挥舞的玄铁剑,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来越难以发现它们的身影了,他们仿佛被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等待有缘人来挖掘。

山东,一个侠客气息浓重的地域,在山东兖州一个小山村里,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竟然在扩建自家猪圈的时候,挖出来深埋底下的巨型玄铁长剑,近8米长,3000多斤。

大剑

历史上有很多传奇的故事被埋在了尘土之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有的被历史永远都埋葬,有的则会随着历史的流逝重现于整个世间。

中国兖州历史博物馆,陈列着一柄名为天下第一剑的宝剑,长7.5米,重1539.8公斤,正是因为其强度和重量是中国首见,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而如此传奇的一柄剑,竟然是在修猪圈的时候发现的,老农刘墉(化名),农村人,因为家中发展需要,买了两头小猪仔,因为家中原有猪圈过于破败,遂去附近河滩挖沙准备和泥重铸猪圈围墙。

来到了河滩之后,为了获取细沙,所以到河水刚刚褪去,并且没有人挖过的地方挖去河沙,在挖了大概有一段时间之后感到了坚硬的异物,起先感觉是石头,所以换了一个地方挖。

是换了地方挖之后在同样的深度又一次碰见了类似的坚硬异物,在多次破开无果之后发现并非石块,而是纯铁。

在长时间挖掘之后长七到八米的铁剑显露在刘墉面前,刘墉曾经多次尝试搬动无果,遂只能叫来邻居一起帮忙,在多种现代化机械,如,起重机、小卡车的合力配合之下,众人终于将深埋底下的铁剑拖到了河岸上。

根据村民观察,剑身上有若隐若现的繁复花纹,剑柄有睚眦雕刻,重剑无锋,重约3000多斤,初步排除是佩剑,应该是用来镇河神的祭祀用具,应该将此物埋入原地,也有不少人提议应该上交国家。

讨论无果,在众人提议之下,决定拨通专家电话,如果确实是有镇邪的作用就埋入河中,如果没有作用就上交国家。

起初专家不信,因为自农村寻宝活动开始,许多人以鉴定的理由经常打扰专家,在村民描述之后专家开始产生怀疑。

古籍

其一宝物发现的地方确实有讲究,属于历史城建遗失物品高发地区,如果排出意外,有可能是镇水宝物,另外如果是作假,不必建造一柄重3000多斤,长7.5米的巨剑来哄骗专家。

于此同时,嗅觉灵敏的记者也追查到了这件事,遂和专家一起前往兖州村落,来到村落之后,根据当地负责人指引,找到了当时发现物品的村民刘墉,以及宝物发现和摆放的地点。

根据专家细致观察,发现剑身上有深刻文字,上书著“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

金一凤为谁,为何铸此剑,因何而铸,此剑到底有何作用。

历史上关于这名官员的资料很少,后人也只能在当地的《滋阳县志》得以窥见一二,时年正值康熙年50年(约现在的1712年)。

泗水经过兖州,作为中国最严重的水患地之一,泗水的水患处在长江,黄河之后,泗水经过地的滋阳,在金一凤任知州府事的时候遇到水患,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实乃百年内罕见水灾。

后经官员百姓努力,水患平息,然所造成的损失和恐惧无法平息,多数人房屋被摧毁,又因水患恐惧,即将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为了平复民怨民怕,时任知州府事的金一凤对外宣布此次事件为河蛟作祟,为平复民怨请龙王镇蛟龙,随后拿出自己一年的俸禄,命人铸造了一柄长7.5米,重3000多斤的大铁剑,后凭借人力将此剑立于滋阳县附近的泗水河中央。

根据《滋阳县志》记载,此剑名为泗水镇河剑,上有睚眦为柄,下有山川草木为封,剑一面刻有滋阳县人抢险救灾画面,另一面有金一凤书写的《讨蛟檄文》只是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这些痕迹早已消失不见。

《滋阳县志》记载此剑并非一次性浇铸而成,而是每一个部位单独浇铸最后拼接而成,而在当时就能铸造出如此精密年代宝剑,无不让后人再一次惊叹古人的成就。

县志还记载,此剑下水之后,确实起到了缓解水患的作用,平息了民怨,背井离乡的村民变少,官员奉金一凤之命对外说,因为睚眦威能比蛟大,是龙王的次子,所以能够镇住此条河的河神,使得风调雨顺。

根据专家解释,并非铁剑起到了镇邪的作用,而是铁剑本身巨大,质量大,放置于泗水河中可以起到河流分流的作用,在那个时期,泗水刚刚经过了百年难遇的洪水,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过严重的水灾,所以才显得风调雨顺。

可以说当时百姓的父母官金一凤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柄铁剑并没有起到,河流的分流,以及测量水位的作用,反而被流水的侵蚀冲进了河底。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柄铁剑确实安抚了民众,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起到了最开始想要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确实是一柄国泰民安剑。

后来泗水的水患依然存在,岁月的变迁也让人们忘记了河中有这样一柄剑,水患问题也指导建国之后对泗水的长期治理中想慢慢消弭于无形。

随后泗水陷入了一定时间的枯水期,这让许多村民得以获取河沙,也让这柄传世名剑重新展现在人们都面前。

诸侯剑

专家对村民解释完这些事情之后,村民也是恍然大悟,明白了这柄剑的来历作用,以及历史意义。

后来村委会和专家决定将这柄剑送于兖州历史博物馆,在经过更加专业的专家鉴定之后,一致决定将这柄剑立为中华第一剑。

这柄剑不仅仅在重量上,在长度上位居中国剑之首,在意义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剑。

《庄子,杂篇,说剑》中讲过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类剑,湛卢剑,太阿剑,即使再锋利也只不过是庶人剑,只有智勇之士做剑尖,清廉之士做剑刃的诸侯之剑才能所向披靡,而拥有了诸侯剑才能让一个国家团结。

泗水镇河剑就是诸侯之剑的外显,是《庄子》中的诸侯之剑。

其实像是很多历史的事物都像这柄剑一样在农村的各个角落,等着有缘的人挖掘,就像是安徽省的一个村民在盖自家猪圈时候也挖到过国宝。

正是下图这一只并不起眼的小碗,他是南宋年间胡母圩古墓的普通陪葬物品,通体由玛瑙制成,碗沿镶金边,在这样脆弱的材质上将金属物品镶嵌入内,且800年未曾脱落,这种工艺被称为金镶玉工艺

中国古代有一句流传很久的童谣,千种玛瑙万种玉,有钱难买金镶玉,其所要求的工艺之高,程度之罕见,被中国博物馆誉为一级甲等文物,属于镇国之宝。

谁能想到这样的国宝是在猪圈里发现的呢?

就和所有人推测的一样,这个即将搭建的猪圈旁边是一座南宋淳熙年间的坟墓,也是中国陪葬文化最为兴盛的时候,根据坟墓的规格和壁画,以及墓室地方墓砖,可以推测这是一个南宋富商女眷的坟墓。

只是坟墓在考古队来到之前就已经被盗墓贼光顾,目中的金丝楠木棺材被打开,尸体被丢出,现场留下了陪葬品除了那只玛瑙碗之后也只剩下一个做工复杂的金钗,不免让人惋惜。

历史空白

类似于农村出现宝物的故事还有很多,2003年陕西省宝鸡市杨家村的村民在自家北山坡取土的时候就一锄头挖出来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同行的几人在往里面瞧了一眼之后发现里面黑幽幽的还有一口棺材。

因为怕中邪,所以这五个农民就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当地的警察,后辗转找到了陕西省文物保护局。

知道这件事之后文物保护局立刻组织了人手去探查这件事,让人感到庆幸的是,这座如此浅的古墓并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的痕迹,在经过细致的考察之后,让所有人高兴的是,这座古墓竟然是周代的。

之所以令专家如此激动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中虽然记载了周代,但是缺少文物的论证,所以一直被别人所诟病。

而这座古墓中出现的27件青铜器,包括铜鼎12件、铜鬲9件、铜壶2件、匜、盘、盂、盉各1件,上面的青铜文字足足4048字,记载了单氏家族爸带人辅佐西周12为王征战的历史,弥补了当时中国历史上西周文化的空白,印证了《史记》的西周体系。

其实这也侧面说明了古物不仅仅有经济价值,收藏价值,还有历史以及文明价值,中国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传承性是刻在血脉中的印记。

我们通过吴王夫差剑的寒芒读懂了卧薪尝胆,我们通过庄子的剑说,了解了诸侯剑的风骨,通过泗水镇河剑真正见识到了诸侯之剑。

陕西发现的青铜器证实了我们的根,安徽发现的“金扣玛瑙碗”让我们见识了传奇的古代工艺。

不同的历史遗器见证了不同的历史,他们有不同的意义,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意义在让我们见证了殊途同归的中化文明,让我认识到我们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猪圈   刘墉   泗水   兖州   水患   专家   古时   挖出   山东   诸侯   村民   农民   发现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